了凡四训因果观(了凡四训世间因果不虚)

发布日期:2024-12-22 11:00:46     作者:清风花影下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vsc265039.html     违规举报

在这世间,伪善是一个非常可悲的行为,因为对于伪善的人来说,不仅会伤害了身边的人,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深受折磨,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了凡四训因果观?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了凡四训因果观

一、

在这世间,伪善是一个非常可悲的行为,因为对于伪善的人来说,不仅会伤害了身边的人,也会让自己的内心深受折磨。

因为世间真正的智者,内心充满着平和与善良之后的宁静,这样的人无需刻意通过做好事期待他人回报,来给自己内心填充安全感,更不会通过到处宣扬的伪善行为来得到内心的平静,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什么。

而在真善和伪善之间,受煎熬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身边的人。

在《列子》之中有这样一件事情:

赵简子定了一个习俗,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放生斑鸠,所以每年适逢正月初一时,民众都会向赵简子进献斑鸠,而赵简子非常高兴,重赏了他们。

这个时候有一个门客就问其中的缘故,赵简子说:“正月初一放生,表示对生命有所恩德。”

这个门客就对赵简子说:“人们知道你想要放生,就抢着去捉斑鸠,而在捕捉的过程中被弄伤的斑鸠就更多了,您如果真想让那些斑鸠活下去,还不如禁止人们去捕捉,捉来了又放回去,那放生的恩德还补偿不了伤生的罪过呢。”

赵简子听了点头称是。

对于真小人来说,他尚且知道自身存在过错,但是对于伪君子来说,他甚至从未察觉自己存在的问题,因为当他拿仁义道德伪装自己太久之后,连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真的善良。

所以说这样的人是可悲的,而由可悲生出的便是可恨。

因为他在通过外在名声标榜自我的同时,也在拿虚伪伤害着身边的人,就像赵简子伤害着那些因为捕捉而受伤的斑鸠一样。

这个世界有很多事情都是类似,有些人自以为是地去行使自己的善良,却不知自己的善良也在无形之中伤害着别人,甚至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善良而得到善报,但是他们从未想过,当善良成为一种交易时,这样的交易怎么会有好的善报呢。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做了坏事最忌讳认识不到自己的过错,反而拼命遮掩,做了好事,最忌讳为了显示功劳而到处宣扬。所以说显而易见的坏事造成的灾祸较小,而不为人知的坏事造成的灾祸较大。显而易见的善事所积累的功德较小,不为人知的善事才能积累真正的功德。

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世间没有无过错之人,圣贤尚且有错,何况平常人,所以当一个人在生活中犯了错之后,不要刻意地去掩盖,只有直面错误,这个错误才能妥善的得到解决,也能得到别人的谅解。

而行善也是如此,不需要刻意地去张扬善事,善事的真正目的是为他人排解苦难,而非以善事标榜自我,否则你的善事不仅毫无意义,反而给自己带来沽名钓誉的嫌疑,让自己坠入伪君子的行列之中,这样的人生才是可悲的。

在《了凡四训》之中,曾讨论过关于真善与伪善之间区别的标准,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所以人们行善,有利于别人就是出于公心,出于公心就是真的,有利于自己就是出于私心,出于私心就是假的。发自内心的行善才是真的,只是为了模仿别人来行善就是假的,做善事不是出于某种目的,就是真的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假的,这些道理都要自己慢慢的去体会。

所以真善与伪善之间的区别,就是一个人是真正的为他人着想,还是企图以善良谋划自己的利益,这之间的区别是不虚的。

就好像大禹治水一样,三次路过家门,本来可以回去看一下自己的妻子儿女,但是他没有回去,是为了早一些让百姓免受水患之苦,所以才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

这就是一种真善,因为他的出发点是为他人着想,完全摒弃自私心理之后做出的反应,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和遵守的一个准则。

世间有一个永恒不变的道理,那就是因果不虚,一个人无论是真善还是伪善,最后的结果都会反映到自己身上。

所以当一个人真正的能够见相非相,看透世界因果之后,就别再去拿伪善伤害别人,因为在你伤害别人的同时,最后也煎熬了自己,倒不如踏踏实实去行善,厚道一些地去做事,到了最后,上天都会还给你一个公道的结果,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摒弃伪善,奉行真善的道理。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国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vsc26503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