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红旗渠有关的知识(在红旗渠的源头)

发布日期:2025-01-22 11:36:17     作者:的雨季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vzn113810.html     违规举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冬日,黄昏,微风余晖如水,缓缓流淌远山巍立,半山微红,半山苍茫,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和红旗渠有关的知识?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和红旗渠有关的知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冬日,黄昏,微风。余晖如水,缓缓流淌。远山巍立,半山微红,半山苍茫。

站在红旗渠的源头,群山环绕、陡崖峭峰之间,滔滔不绝的浊漳河激流澎湃、白浪翻飞,涛声如雷霆滚滚。

漳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上游分为“清漳”和“浊漳”。浊漳河有南、北、西三大支流,当地人称之为“南源”“北源”“西源”。在山西长治境内,浊漳河从平顺县北部过境,走峡谷,断峭壁,切山峰,弯弯绕绕,一路欢腾,落差最高可达二百五十米,两侧山峰,海拔多在一千二百米以上。

我曾无数次沿着浊漳河河岸行走。那里绿树成荫,草木旺盛。浊漳河水依山而行,或安静或奔流,如诗如歌。群山之中,是星罗棋布的村庄。弯弯曲曲的小路,如丝带般系着村舍和梯田。小路上,扛着农具的农人在行走,后面跟着悠闲的黄牛,时不时还会跑出一只淘气的小狗。

每一次行至平顺县石城镇附近,我总会寻一块石头安静地坐一坐,因为这里是红旗渠的源头。在这里,奔流的浊漳河被拦腰斩断,河水像是被收入一个大口袋之中,然后从另一端放出,朝着河南林州的方向奔流而去。刚刚钻出口袋的河水更加猛烈,白浪拍打着坚硬的山体,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我的耳边,仿佛响起当年修渠人手握钢钎、挥着大铁锤敲打山体的叮当声,那声音和涛声融为一体,响彻山谷。

我无法想象20世纪初的林县(今河南省林州市),在没有水的状况下,乡亲们是如何生活的。但我知道,我的祖籍就在那里。我的祖先为了生存,一条扁担挑起全部家当,走出了林县,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路乞讨进入山西,太行山最终成为他们的庇护之地。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恶劣的环境,立誓凿开太行山,引水入林县。他们连续奋战十个春秋,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凭着一双手和铁锤钢钎等原始工具,硬生生在陡峭的悬崖上凿出红旗渠。这条长达七十多公里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成为当地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红旗渠的建成通水,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生存条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孕育和铸就了红旗渠精神。

记得我爷爷在世时,常对我讲起红旗渠。他虽然没有参与修建红旗渠,但修建红旗渠的人当中,有他的长辈,也有他儿时的伙伴。爷爷多次叮嘱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红旗渠上走一走、看一看,只有亲眼看了才会明白修这条渠有多了不起。当年,就在红旗渠的源头,林县任村的五百名男女齐上阵,在这里打响了筑渠截水第一炮。他们把绳子绑在腰间,整个人悬在半空,挥锤凿石开山。后来,四十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一起跳进冰冷的激流中,他们排成道道人墙,用血肉之躯保障了大坝截流的顺利进行。今天,坐在渠首,任风吹过脸庞,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那充满磅礴气势的人墙截流的场面。那些呐喊声,早已定格在这里,成为一种永恒。

沿着浊漳河一路行走,看到的不仅是红旗渠的源头,还有千百年来人类活动的轨迹和文明的遗迹。河之两岸,山高坡陡,气候湿润,林草茂盛,利于种植,人类居住的历史十分悠久,古村落和古建筑随处可见,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厚。仅在长治市平顺县这一段,浊漳河沿途就有多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处古建筑都独一无二,极具代表性。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了追寻美好的生活,在这个平平常常的山谷中,留下了丰富的印记。我喜欢浊漳河,只要有时间,总会到这里走一走,坐一坐。无数次行走,每一次走过,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26日 20 版)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vzn11381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