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生平简介心得(巴赫的生平故事)

发布日期:2025-01-22 06:22:58     作者:独坐饮春茶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wjh297621.html     违规举报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音乐(主要是器乐演奏和作曲)在这个78家族内部代代相传,从16世纪起经历了260多年,共7代人,其中成为音乐家的多达78人,卓有成就的有42人,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约·塞·巴赫(以下单称巴赫),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巴赫生平简介心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巴赫生平简介心得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的一个著名的音乐家族。音乐(主要是器乐演奏和作曲)在这个78家族内部代代相传,从16世纪起经历了260多年,共7代人,其中成为音乐家的多达78人,卓有成就的有42人,而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约·塞·巴赫(以下单称巴赫)。

据记载,巴赫的始祖是维特·巴赫(死于1577年),他是一位会弹琉特琴的面包师。他的很多后代都很有音乐才能,并在教会、宫廷或市政府谋得各种音乐职位。如巴赫的祖父克利斯多夫(Christoph,1613-1661)曾任埃尔福特市和阿恩施塔特宫廷的乐师。巴赫的父亲约翰·阿姆布罗修斯(J.Ambrosius,1645—1695)曾是爱森纳赫市的乐正和宫廷小号手。巴赫的堂叔约翰·克里斯多夫(J.Christoph,1642—1703)是巴赫以前家族中最重要的音乐家,曾任爱森纳赫宫廷小教堂的管风琴师和羽管键琴师。

巴赫1685年3月21日生于爱森纳赫,从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小提琴和中提琴。7岁起进入当地的文科学校,接受了一般的人文和神学的教育。他的父母相继于1694和1695年逝世,于是,巴赫便到奥尔德鲁夫随他大哥约翰·克里斯多夫住在一起,继续上学,并随大哥学习键盘乐器的演奏。1700年他来到吕内堡,在圣米歇尔学校学习,并参加了校内的晨祷唱诗班。他在吕内堡还结识了伯姆和赖因肯这些北德管风琴学派的大师,从他们的演奏中获益匪浅。

1703年3月巴赫在魏玛宫廷短期担任了小提琴手和宫廷乐师。8月他成为阿恩施塔特新教堂的管风琴师。他在那里的职务不重,有足够的时间弹奏管风琴。他请了4周假去吕贝克聆听布克斯特胡德的演奏,但却在那里呆了近4个月,回来后受到上司的斥责,差点丢了工作。在阿恩施塔特,巴赫开始创作管风琴曲,并开始接受学习管风琴的学生。

1707年,巴赫获得了米尔豪森的圣布拉修斯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10月间,他与他的远房堂妹玛利亚·巴巴拉结婚。由于教堂内部的教派之争,使巴赫创作“规规矩矩的宗教音乐”的理想得不到足够的支持,于是,他在第二年7月便提出了辞呈。

在 魏玛大公的聘请下,巴赫来到魏玛宫廷担任管风琴师。他在那里也创作了不少管风琴作8首众赞歌前奏曲》、《管风琴小曲集》和各种前奏曲、幻想曲或托卡塔与赋 格的组合。1714年他被任命为宫廷乐队的指挥。不过,巴赫必须身穿大公要求的音乐仆人的制服,在一些节庆的场合为大公服务。大公喜爱意大利音乐,巴赫也 是在这时开始认真研究和吸收了维瓦尔第、科雷利等一些意大利作曲家的风格和手法。在魏玛,他还结识了德国作曲家泰勒曼(他是巴赫二儿子的教父)。1717 年,巴赫想去科滕宫廷任职,但魏玛大公不愿放他走,巴赫一再坚持,竟遭到了大公长达一个月之久的监禁,最后,大公才萨同意他离职。

科滕的利奥波德亲王喜欢音乐,并会演奏一些乐器。从1718年到1723年,巴赫在这里担任乐队指挥;由于亲王的兴趣是在世俗音乐,所以巴赫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世俗器乐曲上,创作了《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大量的传世之作。

下例选自巴赫出版于1722年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中的第一首前奏曲与赋格(C大调)。这是一首用分解和弦写成的练习曲式的前奏曲,既很有规律又神采飞扬,这些分解和弦的最高音可以连成一个旋律,随后的赋格主题便是从这个旋律中孕育出来的。这部曲集也是巴赫创作的许多有教学目的的作品之一。在这类作品中比较著名的还有《二声部创意曲》、《三声部创意曲》(D以及《管风琴小曲集》和后来写于莱比锡时期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二卷等。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在巴赫的器乐曲中是非常重要的作品。它们各有24首前奏曲与赋格(24个大小调各一首),合起来共有48首。除了教学目的,巴赫创作它们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向世人展示运用十二平均律便可以在任何一个调上自由地转调。这两卷作品是一个惊人的艺术宝库,不仅在音乐技巧上无与伦比,而且充满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因此被后人誉为“钢琴家的们日约全书》”。

1721年巴赫收集了他的6首最好的协奏曲献给勃兰登堡的克里斯蒂安,路德维希侯爵,这就是著名的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勃兰登堡侯爵的宫廷位于普鲁士的首都柏林,巴赫无疑是想在政治上更加重要的城市柏林寻求一份工作(但没有成功),同时,他也是想向这位未来可能的雇主展示一下他写作大协奏曲的技巧。大协奏曲这种以一组独奏乐器与乐队相抗衡的协奏曲形式通常也有三个乐章,在第一乐章,乐队一般先演奏一个随后反复再现的主题,独奏者小组(通常是两三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与 乐队一起演奏,然后,独奏者继续演奏自己的技巧性更强的段落。巴赫的这部作品规模较大,使用了多种多样的独奏乐器的组合,例如第一首运用了一个木管乐器 组;第二首用了小提琴、双簧管、竖笛和高音小号;第三首全用了弦乐;第五首的独奏组则有羽管键琴、小提琴和长笛。作为巴赫最早的大型器乐作品,这部作品展 现了绚丽多彩而又富于独创性的对比,华丽而高超的复调技法,以及活跃而宏伟的旋律,特别是木管乐器的运用极为出色。可以说,巴赫用这首作品把大协奏曲这种 当时已趋于过时的体裁推向了最后的高峰。

到科滕后,巴赫曾奉命到各地购买乐器,有一次到了哈雷附近,他想会见也在那里访问的亨德尔,但错过了机会。后来他又几次尝试与亨德尔联系,但两人却始终无缘相见。1720年夏天巴赫陪同亲王出游时,得知妻子病逝的噩耗。悲痛之余,他也动了重返宗教音乐领域的念头。他曾到汉堡的雅可布教堂应聘管风琴师,但在那里任职必须交纳献金,因而被巴赫拒绝了。1721年,他在丧妻一年之后又与宫廷歌手安娜·玛格达林娜·威尔克结婚。不久,莱比锡托玛斯教堂乐监库瑙去世,巴赫决定乘机应征这个空缺的职位。

1723年5月,巴赫举家迁至莱比锡,担任了托马斯学校(附属于托马斯教堂)的乐监和莱比锡市的音乐指导。此后27年, 巴赫一直在这个职位上,直至逝世。他在这里的任务是负责莱比锡四个主要教堂的音乐工作,并对托马斯学校的学生进行音乐训练,以便组成唱诗班为教堂仪式服 务,此外,他还要为市政府的仪式庆典场合提供音乐作品。由于路德派宗教仪式的需要,巴赫必须在每个主日都创作一首新的康塔塔,并为复活节等节日创作受难 乐、圣母赞歌等。在莱比锡他计划为教会年写五套康塔塔(大约每年60首),最后完成了两套,第三套只写了一部分,其他部分不幸遗失了。现存的巴赫康塔塔有两百多首,占了他作品总数的一半(其中绝大多数是宗教康塔塔),因此相当重要,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运用了众赞歌曲调的康塔塔,如第4首《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和第80首《我们的上帝是坚固的堡垒》。巴赫在这个时期创作的两部受难乐——《约翰受难乐》(1722-1723年作,1724年首演)和《马太受难乐》(1727年首演,1729和1736年修改)使 德国的受难清唱剧体裁的创作达到了一个辉煌的顶点。这些作品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英国 音乐学家帕里认为《马太受难曲》是“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也有人认为它是“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问世之前的最伟大的戏剧作品。”

《马太受难乐》根据《圣经》的《马太福音书》第26和27章中对基督受难过程的叙述写成,包括78首分曲,总谱要求庞大的双合唱队与乐队。第54分曲《充满血污和伤痕的头颅》来自一首新教赞美诗《2》,这首合唱在整部作品中先后出现了5次,每次的歌词、和声和调性各不相同,但都充满了高尚肃穆的情感。随后的由福音书讲道者(男高音)演唱的宣叙调(如第55分曲)慷慨激昂,较大的旋律跳进加强了紧张的戏剧性效果。

莱比锡的后期,巴赫的生活与创作出现了新的面貌。1729年,他担任了莱比锡大学音乐社的指导,经常指 挥演奏他自己的作品,包括一些世俗康塔塔。他由此开拓了在世俗音乐方面的活动,为自己的艺术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1733年,巴赫创作了《b小调弥撒》 中的“慈悲经”和“荣耀经”,并把它献给德累斯顿的萨克森选帝侯,以争取获得宫廷作曲家的头衔。此外,他积极出版自己的作品,教更多的学生,举办管风琴独 奏会,发明或改进新的乐器。在创作上,他开始对“古代风格”,即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感到兴趣,研究、抄写和改编了一些对位风格的作品,并对自己的创作 和巴罗克的复调音乐进行了反思和总结。这一点特别深刻地反映在他晚年的一些杰作中,其中包括《戈德堡变奏曲》、《音乐的奉献》和《赋格的艺术》。

1742年巴赫以《键盘练习》第四卷为标题,出版了他的《戈德堡变奏曲》。这首作品是应俄国驻德累斯顿大使的要求而创作的。主题是一首优美的萨拉班德舞 曲风格的曲调,随后是30个变奏,全曲像一首组曲,很有宫廷气派,对演奏技巧的要求很高。这一年巴赫还创作了他最后的一首世俗康塔塔《农民康塔塔》,其中 民歌风的主题向我们暗示,巴赫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自己的作品中吸收了一些前古典主义的倾向于主调和声的音乐风格,而这种风格在巴赫的晚年已经开始在欧洲 流行。 1747年5月,应腓德烈大帝的邀请,巴赫再度访问了柏林皇家宫廷(他1741年曾去探望在那里任职的二儿子)。腓德烈大帝赐给巴赫一个主题,要求他根 据这个主题即兴创作出卡农和赋格来。巴赫成功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不禁令四座皆惊。巴赫发觉这个主题很美,回莱比锡后又加以整理润色,以《音乐的奉献》为标 题,印成精美乐谱一册,连同一封写有拉丁文献词的信,呈送腓德烈大帝。这部作品包括两首里切卡、一首三重奏鸣曲以及10首卡农,全部以御赐主题为基础,显 示了巴赫炉火纯青的复调技巧。 在御赐主题的陈述和随后的两声部逆行卡农中,一个演奏者奏出完整的原形主题,同时,另一个声部从主题旋律的最后一个音开始,逆向演奏整个主题。旋律中间出现的自由的八分音符构成主题的富于流动感的对位。

巴赫在40年代中期开始创作《赋格的艺术》,但是还没有来得及修改完毕便逝世了。作为最伟大的赋格作曲家,巴赫在这部作品中对巴罗克时期已经发展到顶峰 的赋格曲进行了最后的总结。同时,这也是一部可供教学使用的作品。从中可以学到赋格写作的精髓。它由15首赋格组成,以一个简单的主题为基础,充分探索了 赋格写作的各种可能性。巴赫死后,他的儿子埃曼纽埃尔整理和出版了未完成的修改稿。为使作品有个完满的结束,他在曲尾增加了巴赫的管风琴众赞歌《走向主的 神坛》。 1747年巴赫还加入了音乐科学协会,并向协会提交了自己的作品——卡农变奏曲《来自高高的天上》。他想通过加入这个协会(亨德尔和泰勒曼等人都是会 员)把自己的创作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总结。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由于眼疾(白内障)而受到影响。后来,两次手术的失败(1750年3月和4月) 导致双目失明,更促使他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他于1750年6月28日逝世,遗体最初被安葬在莱比锡的圣约翰教堂公墓中,最终迁葬于托马斯教堂。 巴赫死后,由于18世纪末欧洲音乐趣味的变化,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兴起,导致了人们对巴赫的普遍忽视。对巴赫的再发现是19世纪的事。1802年,第一本重 要的巴赫传记出版。1829年,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门德尔松在柏林重新指挥上演了《马太受难乐》,聆听这首自巴赫逝世后一直未曾上演的杰作,促使人们开始 重新认识巴赫音乐的价值和他在音乐史上所处的重要地位。这次演出成为一个转折点,复兴巴赫的运动便从此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 纵观巴赫的音乐风格,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他一生足不出德国,但他却在自己的作品中广泛吸收了18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各种音乐风格与形式,并把它们发展 到了新的高度。他使和声与复调这两种对立的因素在作品中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其水准之高远远超出了他的许多同时代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不仅在数量上浩如烟海, 而且具有极高的质量,既有十分简洁而极有个性的主题,又有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表现,以及异常完美的音乐技巧。正是这一切,使巴赫不仅成为巴罗克音乐的一个 辉煌的终点,而且也成为后来的西方音乐的一个取之不尽的伟大源泉。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wjh29762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