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地蚯蚓养殖技术教程(农业技术分享蚯蚓养殖技术)

发布日期:2025-01-22 07:07:43     作者:歌与狂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wrl253862.html     违规举报


蚯蚓属大型土壤动物,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土壤肥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土壤中蚯蚓的活动频繁程度。

蚯蚓属于腐食性动物,以有机质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

蚯蚓所产生的蚯蚓粪颗粒均匀、保水透气性能强,富含营养,被称为有机肥之王

蚯蚓粪能满足包括一些挑剔的花卉的几乎所有植物的生长,因此,一立方米的蚯蚓粪可以卖到800元。

同时,蚯蚓由于富含高蛋白,因而是鸡鸭等禽类的很好饲料。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个关于蚯蚓养殖的技术。

蚯蚓的饲料

基本原则:蚯蚓饲料的碳氮比(C/N)应小于33,最佳碳氮比为22.6

蚯蚓的饲料可以是任何有机质,但必须充分发酵。如将未经发酵处理的饲料直接投喂蚯蚓,蚯蚓会因厌恶其中的氨气等有害气体而拒食,继而因饲料自然发酵产生高温(可达60~80℃)并排出大量甲烷、氨气等导致蚯蚓纷纷逃逸甚至大量死亡。

发酵方法:

采用沤肥法。饲料堆的高度控制在1.2-1.8m,宽度约3 m,长度不限,每次发酵的饲料重量不得少于400 kg。

在高温季节,堆沤后第2天饲料堆内温度即明显上升,表明已开始发酵

4~5 d后饲料堆内部温度可上升至70℃左右,然后逐渐降温

当饲料堆内部温度降至50 ℃时进行第1次翻堆翻堆操作时,应把饲料堆下部的饲料翻到上部、四边的饲料翻到中间,翻堆时要适量补充水分,以翻堆后饲料堆底部有少量水流出为宜。

第1次翻堆后1~2 d,饲料堆内部温度开始上升,可达80℃左右;

6~7 d后,饲料堆内部温度开始下降,这时可进行第2次翻堆,并将料堆宽度缩小20%-30%;第2次翻堆后,饲料堆内部温度可维持在70~75℃ ;

5~6 d后,饲料堆内部温度下降时再进行第3次翻堆,并将料堆宽度再缩小20%;

第3次翻堆后4~5 d,进行最后1次翻堆。

正常情况下,25d左右便可完成整个发酵过程,获得充分发酵腐熟的蚯蚓饲料。

饲料质量鉴定

发酵好的合格饲料应是粪料呈黑褐色或咖啡色、无异味、质地松软、不粘滞

一般最常用的饲料鉴定方法为生物鉴定法,具体操作方法是:

经感官鉴定认为饲料发酵合格后,取少量发酵好的饲料在其中投入成蚓200条左右,如

0.5 h内全部蚯蚓进入正常栖息状态,48 h内无逃逸、无死亡,表明饲料发酵合格,可用于饲养蚯蚓。


养殖床堆置及种苗接种

根据养殖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平行或垂直于大棚长度方向来铺设养殖床,一般养殖床的宽度控制在1.2 ~2 m,厚度约25 cm,基料湿度保持在60%~70%,并注意合理布置作业通道及开挖排水沟。

选择较适宜当地环境条件或有特殊用途的蚯蚓种苗,一般选择“太平2号”或“北星2号”等

品种进行养殖,蚯蚓种苗的投人量为0.5~2 kg/m2。

蚯蚓养殖管理

温度控制

设施菜田若是塑料大棚,蚯蚓养殖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必须做好环境控制工作。

蚯蚓养殖的适宜温度为17~28 ℃。当夏季天气炎热时,须采取降温措施。

饲料投喂

蚯蚓采食量大,同时会产生大量蚓粪,因此,必须及时补充足够的饲料,并定期清除蚓粪。当观察到蚯蚓养殖床的表面饲料粪化后,即可在上面投喂一层厚5~10 cm的新饲料,让蚯蚓在新饲料层中取食、栖息、活动,并定期翻动养殖床,保证饲料完全被蚯蚓采食及提高养殖床的透气性。

饲料的投喂量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按照适温(20~25 ℃)多投料、高温(25~30℃)减投料、低温(15~20 ℃)少投料的原则来确定具体的饲料添加量。

蚯蚓及蚓粪采收

在蚯蚓养殖密度达到采收要求、养殖床表面的饲料有90%粪化后,将养殖床表面1 0 cm厚的基料用叉子挑到之前铺好的与养殖床等长的塑料薄膜上,利用蚯蚓的惧光性一层一层地将表面的蚯蚓粪剥离,最后得到干干净净的纯蚯蚓

在采收完蚯蚓后,在养殖床的一侧添加新的饲料,等蚯蚓大量钻进新的饲料中时,将另一侧的养殖床全部清除,然后将养殖床进行整理,即完成了蚯蚓粪的采收工作。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wrl25386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92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