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鱼生态野生鱼(洱海的债单)

发布日期:2024-12-22 04:09:48     作者:笑她情深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wut306173.html     违规举报

洱海是云南的第二大高原湖泊,曾经有着非常丰富的渔业资源,甚至还被誉为滇西的“鱼米之乡”。上世纪60年代以后,洱海的土著鱼类就开始逐渐减少了,水质也开始恶化,洱海的生态也因此陷入了危机。


洱海卫星地图

从时间线上来看,洱海和滇池、抚仙湖、星云湖等众多高原湖泊的命运是“绑定”在一起的,各个湖泊中的土著鱼类也面临着相似的命运:过度捕捞、水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由于周边居民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缺乏环保意识,洱海在40年里开出了一张又一张的“生态罚单”,造成的损失已经难以挽回。

洱海土著鱼的危机

在50年代,洱海中有17种土著鱼类,常见的有大理裂腹鱼、云南裂腹鱼、大理四须鲃、大眼鲤等等。当时洱海的渔业产量基本都是由土著鱼“贡献”的,总产量1500吨,其中大理裂腹鱼每年的产量就能达到750吨,洱海四须鲃的产量也能稳定在300吨左右。


云南裂腹鱼

从1961年开始,当地人将草鱼、鲢鱼、鳙鱼等常见的经济鱼种引入了洱海,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然而当时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引进的鱼苗中同时还夹杂着中华鳑鲏、麦穗鱼、棒花鱼、鰕虎鱼等小型鱼类——就是这一个不起眼的细节,却给洱海的土著鱼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这些“偷渡”而来的小杂鱼并没有经济价值,当地渔民并不会特意将其列为捕捞对象。洱海的水草资源非常丰富,是很多土著鱼类的天然产卵场。当大眼鲤和洱海四须鲃等土著鱼类进入繁殖期时,鰕虎鱼、麦穗鱼等小杂鱼就会进入产卵场大量吞食鱼卵,严重影响了土著鱼的自然繁殖。


麦穗鱼

到了70年代,在洱海中已经很难看到云南裂腹鱼、灰裂腹鱼、洱海鲤以及大理鲤等土著鱼的踪影了。就连产量最高的大理裂腹鱼也没能逃脱厄运,捕捞产量急剧“缩水”。在1973年,大理裂腹鱼的收购量已经不足15吨,资源量在20年间减少了98%。1975年,大理裂腹鱼的产量进一步下降到了0.5吨;到了1976年,出水的大理裂腹鱼只有6.5公斤。


洱海渔民

正当洱海的土著鱼集体“没落”时,外来的小杂鱼却在洱海“招摇过市”。不起眼的小杂鱼抢占了湖中大部分的饵料资源,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优势种群,仅仅是鰕虎鱼的产量就高达1250吨。在短短的20年里,洱海鱼类的种群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土著鱼的生存危机已经不可避免。

太湖新银鱼:是“救星”还是“杀手”?

虽然在70年代洱海土著鱼的产量就已经“颓势尽显”,但这并没有阻挡住新物种引进的步伐。到了80年代,鲫鱼成了洱海产量最高的经济鱼类,每年的产量超过600吨。鲫鱼的生态习性和洱海鲤、大眼鲤很像,因此并没有对土著鱼的生存造成太大影响。真正对土著鱼造成毁灭性打击的,是1984年引入的太湖新银鱼。


太湖新银鱼

值得注意的是,同样是在1984年,云南的第一大湖泊——滇池中的银鱼产量达到了3500吨,创下了滇池经济鱼种的最高产量记录。对渔民而言,银鱼的经济价值更高,而且操作成本也更低,只需要从外地采购受精卵直接投放在湖中即可。滇池成功移植银鱼的案例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一股“银鱼热”随之席卷全国各地(尤其是在1995年之后)。

最疯狂的时候,云南省90%以上的高原湖泊都移植了太湖银鱼,洱海也不例外。洱海的银鱼真正获得可观的产量是在1991年,当年的产量为530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从银鱼在洱海“定居”之后,湖中的青鱼、草鱼、鲢鳙、团头鲂等大宗淡水鱼的产量却开始下降,总体来看渔民的综合收入并没有明显提高。


不同规格的太湖新银鱼

从食性上来看,太湖新银鱼主要摄食水中的浮游动物,比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等,但也会吞食土著鱼的鱼卵。因此,在银鱼爆发性增殖的水域中,其他鱼类的产量往往都很少。

另外,太湖新银鱼的寿命只有一年,亲本在繁殖之后就会死亡,腐烂的尸体对水质的影响也很大。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在洱海全年封湖禁渔的背景下,当地政府依然允许渔民捕捞银鱼,既做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减轻了水质污染,可谓是一举两得。


研究人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死亡的银鱼放进有草鱼和鲤鱼的水池中,结果一段时间后水池中的活鱼就开始死亡;而在没有放银鱼的另一个水池中,鲤鱼、草鱼却安然无恙。原来银鱼死后,蛋白质在分解时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其他鱼类窒息死亡。从这一结果来看,洱海中银鱼的定期“打捞”也是相当有必要的。

对于土著鱼的衰亡,水质污染、过度捕捞也同样“难辞其咎”

当洱海的天然渔获量减少时,当地渔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往往盲目增加船只的数量、缩小网目的尺寸、延长捕捞时间,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很多还达到性成熟的鱼类被“一网打尽”,渔获物小型化和幼龄化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在银鱼的移植获得成功后,洱海机动渔船的数量也猛然增加。1985年,洱海的捕捞船只有519艘,1995年就突然增加到了5488艘,其中有2625艘都是机动渔船。为了捕获更多的银鱼,当地渔民普遍采用拉网、拖网、丝网等捕捞方式,网中往往有很多幼鱼幼虾——这些渔获物最后全都会被无差别地转移到市场上进行销售。


到了90年代,洱海周边有很多农民开始将洱海的滩地开垦为农田(占地4776亩),也有人将滩涂改造成鱼塘(占地3035亩)。从1992年开始,作为对“菜篮子”工程的响应,滇池上出现了很多养殖网箱,养殖户通过收割水草和投喂饲料来养鱼创收。最疯狂的时候,洱海上共有7714只大大小小的网箱,每天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草和饲料。


就这样一直持续了4年,洱海的富营养化污染越来越严重。到了1996年秋季,洱海首次爆发了蓝藻引起的“水华”,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97年,当地政府紧急取缔了洱海的机动渔船和养鱼网箱,对过度捕捞的现象也进行了强力管制,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洱海土著鱼类面临的危机。

如今,洱海的污染治理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当地政府甚至计划投资30亿让洱海达到二类水质的标准。这项计划包含200个村庄的垃圾和生活废水治理、3万亩湿地建设以及“亿方清水入湖”工程,具体的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望。

总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经济利益比起来,洱海的水域环境始终是最好的生态福利。洱海的治理能否大获成功,我们共同来见证!

#洱海##裂腹鱼##保护生态##我要上#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wut30617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0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