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死后汉献帝还活着吗(蜀汉皇帝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是真是假)

发布日期:2024-12-22 05:29:51     作者:坚持不泄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xea133618.html     违规举报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刘备是汉末时期割据益州的枭雄,在曹丕篡汉后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宣称皇位而成为蜀汉皇帝。然而刘备与先祖中山靖王刘胜间的世系情况不详,且刘胜子孙多达120余人,双方又相隔300多年,所以许多人怀疑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是冒充的。那刘备是否冒充了汉室宗亲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身世疑云


根据史书记载,刘备的身世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中山王刘胜之子陆城侯刘贞的后裔,一个是光武帝刘秀侄孙临邑侯刘复的后裔。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三国志·先主传)


《三国志》记载刘备是范县县令刘雄之孙,郡吏刘弘之子。而刘雄是陆城侯刘贞之后,所以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王刘胜的后裔。然而刘雄与先祖刘贞之间的世系不明,所以无法得知刘备是刘胜的几世孙。

然而《三国志》对刘贞的记载与《汉书》有所冲突,并不完全一致。《汉书》记载刘贞是元朔二年(前127年)封侯而非《三国志》里的元狩六年(前117年),封的是“陆城侯”而非“陆城亭侯”。不过这有可能是陈寿记错了或是后人抄写错误导致。

备本临邑侯枝属也。(典略)


《典略》记载刘备是临邑侯的后裔,但东汉时有两个临邑侯,一个是真定王刘普之子临邑侯刘让,一个是北海王刘兴之子临邑侯刘复。不过刘让在东汉初年因与哥哥真定王刘杨谋反而被光武帝诛杀,且史书也未记载他有任何后裔在谋反后幸存下来,所以《典略》所提的临邑侯当是刘复而非刘让。

二,三国演义记载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三国演义》中为刘备编写了一份详细家谱,说他是汉景帝的第十九代孙,为汉献帝刘协堂叔。然而历史上的汉献帝是汉景帝的第十四代孙,那按《三国演义》里的辈分计算,他比刘备的高祖父还大一辈,所以《三国演义》编的家谱并不可信。


汉献帝到汉景帝之间世系明确且有据可查,而刘备到汉景帝之间世系不明,所以无法确定汉献帝与刘备的具体关系。因此《三国演义》中汉献帝称呼刘备为“皇叔”的情节并不可信,而历史上的刘备也从来没有以皇叔自居。

三,身份真假

船长认为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是真的,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

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三国志·先主传)


首先刘备的父亲刘弘与祖父刘雄都在幽州及涿郡当过官吏,尤其是刘雄还被推举为孝廉,可见当时刘备家族的家境不错。而根据东汉时的规定,一郡到达二十万人就可以每年推举孝廉一人,而涿郡人口为六十三万,每年可举孝廉三人。既然刘雄能被推举孝廉,说明刘家在涿郡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士人家庭。至于刘备少年生活穷困,只是因为其父英年早逝而导致家道中落,不能借此否定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

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三国志·先主传)


其次刘备家在涿县定居并非是一家一户,而是和整个家族一大家人在一起。况且刘备还在族人刘元起的资助下与公孙瓒一起到大儒卢植门下拜师学习,再次证明其家族有一定影响力。既然太守之子公孙瓒能把刘备当做朋友,且名士卢植能收他为学生,那就说明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是真的,所以公孙瓒与卢植才不嫌弃贫寒的刘备,把他当做朋友与学生。

初,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俄而委质于太祖,备遂鼎足于蜀汉。(孙楚牵招碑)


再次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合法性就是因为他是汉室宗亲。而涿郡归曹魏管辖,其官员牵招更是刘备的好友,那曹魏必定对刘备的家世知根知底,可曹魏却从来没有质疑过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甚至连曹魏所写史书《典略》也承认刘备为汉室宗亲,可见刘备真的是汉室后裔。

璋曰:“吾固忧之而未有计。”松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仇也……”(三国志·先主传)


最后荆州牧刘表与益州牧刘璋都是货真价实的汉朝宗室,而他们对刘备都十分客气,把他当同宗兄弟对待,可见刘备确实是汉室宗亲。而蜀汉丞相诸葛亮屡次北伐的口号就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如果刘备是冒充的汉室宗亲,那诸葛亮也不会跟随他四处征战,更不会喊出兴复汉室的口号。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xea13361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