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唐宪宗(唐宪宗李纯是怎么死的)

发布日期:2025-01-22 06:32:53     作者:面临大海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xoy125341.html     违规举报

在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中,中央势力是起起伏伏,有高有低。

高峰的时候自不必多说,而低谷的时候,那些带着大唐一步步走出低谷,实现中兴的皇帝,倒是值得我们敬佩。没有他们,大唐恐怕难以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然而,这样杰出的皇帝在大唐时期出现了三位:唐宪宗,15年的时间里,他一刻不敢松懈,终于夺取了各地藩王手中的权力,使四分五裂的大唐再次一统,重振朝纲;唐武宗,大刀阔斧改革,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倒佛行动,铲除了这群好吃懒做的吸血鬼,严肃了法纪;唐宣宗,人称“小太宗”,颇有手段,对内结束了朝廷的党内斗争,肃清官场,对外打得吐蕃抱头鼠窜,稳定河西。


今天,我们要深入的探究一下唐宪宗。

同其他皇帝一样,唐宪宗李纯的皇位,也经历了一番激烈的角逐。

李纯的父亲是唐顺宗李诵,在往上推便是唐德宗李适(kuò)。唐德宗还活着的时候,大唐的太子是李诵,即唐宪宗李纯的父亲。因为,唐德宗对李诵很不满意,所以,一度想废了太子李诵,立李谊为太子。虽然,被大臣们阻止了,但却让李谊生出了野心。

而李诵在唐德宗驾崩之后身患重疾,甚至,口不能言,李谊听闻窃喜,着手准备争夺皇位。然而,唐顺宗、唐宪宗父子自然不会同意,两人联合各自身后的势力全力阻击,李谊败北,李诵以重病之躯上位。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李诵继位后,不但没有请儿子帮病重的自己处理政事,反而将军国事务交给了自己的亲信。为了争夺权力,唐宪宗李纯和李诵的亲信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最后,李诵的亲信无力抵挡,唐顺宗被迫称太上皇,使得年轻力壮的唐宪宗李纯上位。好不容易获得了天下至尊的位置,正准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候,李纯却发现了一件无比尴尬的事情。

首先,经过三方势力激烈的角逐,朝廷已经虚弱不堪,中央权力衰弱到了极致;

其次,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根深蒂固,各地藩王更是嚣张跋扈,不尊王令。


一番思量之后,李纯觉得重振大唐的唯一方法就是:削藩,并且,只有“武力削藩”一条路可走。

我们都知道,唐宪宗做到了,他削去了境内所有嚣张跋扈的藩王,洗刷了这些人给他祖先带来的耻辱。然而,很多人却提出了疑问,在唐宪宗以前有很多皇帝削藩,但是,为什么只有李纯做到了呢?

这与李纯的自身性格脱不了关系,他是一个认定了一件事就一定要完成的人。在削藩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阻力,甚至于,身边的大臣们时刻都有可能被刺杀。在这样的恐怖氛围下,李纯的目标却从未改变,他的态度稳定了军心。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发现,在整个削藩过程中,出力最多的是他的手下。

由此可见,他绝对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且战略目光非常长远。在整个过程中,李纯从来都是抱着打长久战的心思。他采用先易后难的打法,从力量较弱的势力开始,同时,避免两线作战。在胜利之后,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甚至于,花费几年的时间来休整,才会攻打下一个目标。

正是这样正确的军事决策,才使得他最终能够成功削藩。


在公元820年,唐宪宗成功削藩后的第一年,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却突然去世了。这一年,他年仅43岁,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却暴毙了,百姓一片哗然,史学家们也为此痛惜不已。然而,经过后世学者们的研究,现在的学术界普遍认为:唐宪宗死于宦官之手。

《唐书·李道古传》认为他被丹药所害,笔者更倾向于王夫之等史学家的观点,唐宪宗李纯应该死于他儿子唐穆宗李恒之手。从作案动机来看,李恒有充分的理由弑父。史书记载,李纯共有二十个儿子,嫡长子为李宁,元和三年被册立为太子。也许是李宁的命薄,早早便夭折了,谥曰惠昭。

李宁死后,宦官吐突承璀提议立二子李恽为太子,唐宪宗思考再三还是否决了他的提议,最终,立三子李恒为太子。本来没什么,但是,李纯却在这里犯了和他的祖先唐德宗一样的错误。立李恒为太子后,不但没有限制李恽的势力,反而对他的势力很是纵容,甚至,有时候更加偏向于支持李恽的宦官一脉。


正如前文所说的吐突承璀,一直担任着护军中尉的重任,也许唐宪宗是为了削藩大业能够顺利进行,但却让二子李恽生出了野心。

毕竟,九五至尊的位置谁不眼红,没有希望便罢了,给了希望,自然不会有人愿意放过这样的机会。至于两派势力具体是怎样的角逐,现存的史料已经无法得出结论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太子李恒在争斗中落了下风,毕竟,有一个很会坑儿子的爹,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且,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群臣累表请立德妃郭氏为皇后,上以妃门强盛,恐正位之后,后宫莫得进,托以岁时禁忌,竟不许。”郭氏是谁?他可是太子的母亲,竟然不被允许成为皇后?真是令人贻笑大方。唐宪宗的解释是:郭氏的娘家太强大,担心立她为后,自己再不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可笑,为了自己的风流快活,竟然就这么坑儿子!作为一个曾经参与过争夺皇位,一肚子坏水的老油条,他会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决定会让臣子觉得太子是可以换的吗?


元和十二年和十三年,宰相李逢吉和王涯先后被罢黜,这两人的出身都是太子陪读。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太子李恒的处境不言而喻。但与之相对的是,元和十三年和十四年,皇甫和令狐楚先后升任宰相。唐穆宗继位后,对皇甫的判决中有一条罪状为“潜通奸人”,奸人自然指李恽。

由此可见,皇甫是二皇子李恽一派的人。自古皇位之争,都是有死无生,李恒肯定不会放弃争取皇位,否则,他的下场只有死。所以,尽管在唐宪宗的偏袒之下,太子李恒处处碰壁,但是,他仍然不能放弃。以至于,他最终选择铤而走险,先下手杀掉父亲,发动政变夺取皇位。

那么,唐宪宗究竟有没有给他行刺的机会呢?

答案是肯定的。

李纯晚年的时候,对宗教极为推崇,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来者不拒。特别是成功实现他的削藩大计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都知道,每个有为的皇帝都想长生,都想他的王朝能够千秋万代,秦始皇是这样,李纯也不例外。

当时,一个叫柳泌的江湖骗子四处宣扬自己能够炼制长生不老药。李纯听后,果断地将他请进宫,为他炼药。

那么,古代的炼金术士,他们炼制的丹药究竟是什么呢?

通过现代的化学研究得出结论,都是一些金属化合物。真正厉害的人炼出的丹药可能没有害处,但肯定没有好处,而那些骗子炼出的丹药自然只有毒性。轻者使人脾气暴躁,重者当场暴毙。史书记载:“数暴怒恚责,左右踵得罪,内官恐惧,禁中累息。”

不但如此,他还一连数日不上朝,搞得朝中大臣人心惶惶。由此,对于太子李恒来说,真是天赐良机。


有了这些证据,笔者认为:可以大胆猜测,唐宪宗李纯神秘死亡的幕后真凶应当是当时的太子李恒。至于宦官,他们在这件事情中,应当只是一个工具的角色。而那些唐宪宗死于丹药的说法,应该是唐穆宗李恒为了掩饰自己的弑父行为放出的烟雾弹,为的是名,是政权的顺利交接。

参考资料:

【《旧唐书·卷十五·本纪第十五》、《新唐书·卷一百五十四·列传第七十九》、《唐代的宦官》】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xoy1253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2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