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越野赛21名运动员死亡原因(甘肃白银百公里越野赛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布日期:2024-12-22 11:37:55     作者:嬌生惯養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yua372222.html     违规举报


图片来源:新华社

5月22日,甘肃白银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遭遇极端天气,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23日早上8点,共搜救接回参赛人员151人,其中8人轻伤,在医院接受救治。21名参赛人员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23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白银市市长张旭晨通报了事件的相关情况,并表示这是一起因局部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张旭晨说:“在此,作为赛事主办方,我们深感内疚和自责,并对遇难人员表示沉痛哀悼,对遇难者家属和受伤人员表示深切慰问。”

据指挥部透露,甘肃省委省政府已成立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原因进行进一步深入调查。目前现场救援已经全部结束。


白银消防救援支队正在救援。

还原现场│比赛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中国顶尖越野跑选手梁晶不幸遇难

一出惊天惨剧,令人扼腕。尤其是包括梁晶在内的多名国内越野跑顶尖选手遇难,让此次重大事故,被称为“中国越野赛史上的至暗时刻”。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中国顶尖越野跑选手梁晶在此次比赛中不幸遇难。22日赛前,梁晶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称,当时风已经很大


图片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作为一名标准的“90后”,梁晶是国内超级马拉松、越野圈内的顶尖选手,也是国内多项超级马拉松纪录的保持者。最近几年,梁晶参加了国内外多项越野赛事,即使是出征知名的环勃朗峰越野赛、环富士山越野赛,梁晶都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尤其是2019年环勃朗峰越野赛,在夜晚气温极低的勃朗峰,冰雨导致湿度很大,梁晶也一度出现失温症状,体力逐渐下降,很快从第4变为100多名,但他咬牙坚持,最终超越了数十名选手,一路奔回终点。

令人非常遗憾,经历过无数残酷赛事考验的梁晶,没能在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的公共安全事件中幸免。梁晶生前的一位身边人士向新京报记者确认,“梁晶不幸遇难。”

搜救队员讲述救援经过:

部分路段车进不去,全部得靠徒步

发现参赛者时都在山坳上避风,有人毛毯已被大风刮烂

据新华网消息,事发后,当地救援指挥部连夜发动700人搜救失联人员。新京报记者与参与此次救援的方舟救援队队员林凯祥(化名)对话,还原救援经过。

方舟救援队队员林凯祥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现被困参赛者时,他们都在避风处的一个山坳上,应该是在避风。现场没有光线,很黑,是我们自己打着光源上去的。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彼此相隔的距离都不是太远,应该是比较冷的时候,都聚集到一块儿去了。

这场赛事里有很多专业赛手,穿着都很轻便的,像短裤、跨栏背心等等的。专业赛手为了取得好的名次,基本上不会随身携带太多的衣物。找到他们的时候,有些人身上盖着保温毯,有些人的可能已经被风刮走了,或者是刮烂了。据我了解,组委会是要求每个参赛者都带一块保温毯的。


白银消防救援支队正在救援。受访者供图

搜救队员逆风而上,用热成像搜寻参赛者

“由于山上下过雨和冰雹,救援难度很大。”

林凯祥介绍,从今天零点40分左右开始正式救援工作,徒步上去。那是在山里面的一个赛道,有一段上山路程,长8公里,落差一千米左右,车辆是没有办法进入的,全部得靠徒步。而且因为邻近河边,路非常泥泞。高低起伏不平。我们逆着风上去,非常难走,能感觉到边上树枝树叶晃得特别厉害。山上的雨也停了,气温和山脚下差不多,五六摄氏度的样子。

22日晚七八点时,方舟救援队出发前往石林,据林凯祥介绍,当时景区气温很低,可能只有五六摄氏度。“森林公安、消防等等,政府的所有救援力量都在,还有很多省级的民间救援力量也在,加起来有几百人。我们分成三组,两组是综合救援组,带着医疗保障队伍和搜寻人员,在比较难行的路段沿途搜救。第三组是携带热成像无人机,根据组委会提供的参赛者们的GPS信号,做一个热成像的搜寻。”

大多数参赛者都被困在27公里到31公里处的范围内。23日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我们用热成像定位到一些发热点,据此找到了三名无生命体征的人员,可能刚去世不久,和地表有温差。早上七点多一点的时候,我们的搜索组和其他救援力量一起找到并转移了两名无生命体征的人员。

山路崎岖,搜救过程中下雨,找到11名被困者只有1人生还

白银消防救援支队特勤消防站指导员王晓东,作为当时首批前往黄河石林山地救援的队员,为新京报记者还原了当时的搜救过程。王晓东表示,因为山路崎岖,从Cp4集结点搜救至Cp3集结点用了三个半小时,搜救过程中还遇到了小雨,截至23日上午10时,白银消防救援支队共找到11名被困者,只有1人幸存。


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地图。官方线路图显示,百公里越野赛共设有9个打卡计时点。官方通报的高海拔赛段20公里至31公里处,主要位于第二打卡点(24公里)之前以及第二、第三打卡点(32.5公里)之间,突遭灾害天气的路段大多数是爬坡路段。受访者供图

据王晓东介绍,昨日他们按照赛事举办方给的卫星地图,沿着赛道上插的红旗,从Cp4向Cp3的集结点搜索前进。“地形比较崎岖,中间有沟壑、峡谷、山脊等地形。我们共用了大约3个半小时才从Cp4集结点搜救至Cp3集结点。”

22日21时,条山消防救援、西区特勤站经搜救至Cp3- Cp4段发现有3人被困,其中1人受伤,2人死亡。

这名受伤的幸存者为一名广东籍男士。王晓东表示,救援人员刚发现他的时候,他的生命体征已经比较微弱了,救援队将其转移到附近的窑洞,跟着救援队一起救援的医生为其做了保暖和简单的治疗,补充了水分和营养物质。随后救援人员将其送到Cp4集结点,再移交给景泰县中医院,带回进行治疗。

21时26分,白银支队消防队员们发现第4名被困人员,已无生命体征。23日1时30分,白银支队搜救至Cp2-Cp3段发现有4人被困,均无生命体征。23日上午搜救过程中,救援人员又发现3名遇难者。截至23日上午10时,白银支队先后发现11名被困人员(10死1伤)。


白银支队正在救援。受访者供图

参赛者穿着单薄,救援人员推测遇难最大原因或为失温

据方舟救援队队员林凯祥介绍,这次事故基本上90%以上的遇难者都是因为失温。本来他们就在剧烈运动,出汗多,水分流失比较快,然后外界气温骤降,就会得失温症。也有小部分是因为突降大雨,可能避雨的时候从山上滑落的。

白银消防救援支队特勤消防站指导员王晓东也认为,这次事故最大的问题是队员们遭遇了严重的失温。个人体质和所处位置不同影响了他们失温的情况。与山上、谷底的风力大小有关,所遭遇的失温程度也不一样。

王晓东介绍,他看到这次参赛选手穿着都十分单薄,有人穿着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服,短袖短裤,有人在外面加了一个薄薄的防晒衣。一下雨,把身上打湿之后,加上大风,体温降低得特别快。“他们参赛的路段,人烟稀少,而且还是山区,到了这个季节,偶尔会出现这种特殊的极端气象条件。”王晓东说。


图片来源:新京报我们视频截图

多名参加甘肃白银景泰县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赛选手讲述事发情况,一名选手称眼看着躺下十几名选手,自己不敢停下,一停就开始抽筋。“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如果再在上边耽误3分钟,我都下不来了。”

王晓东表示,“我们从后来中途退赛的选手处得知,遇到这种大风降温极端天气之后,有些人想原地休息一下,等待天气好转下山,但是由于在休息过程中体温丧失过快,导致发生了休克和肌肉痉挛。”


白银消防救援支队正在救援。白银消防供图

“大多数人刚过Cp1赛道,跑到Cp2之后天气恶劣了,所以大多数人在Cp2至Cp4处被困。出现问题的赛段在十五公里处左右。”

其次由于突遇大风和降雨,有一些队员失足掉落谷底。“据其他参赛队员描述,有六七级大风。”

这是一场什么比赛?事故将由谁来担责?

事故前两次发布天气预报 有跑友称大部分赛道处于无人区

据了解,由甘肃白银市委、市政府主办,景泰县承办的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暨乡村振兴健康跑5月22日在黄河石林景区举行,共有近万人参加比赛和健康跑,其中172名参赛人员参加了百公里山地越野赛。

新京报记者查询发现,赛事官方微信公众号赛前曾两次发布赛事天气预报。5月18日,组委会同步了5月18日至5月22日的天气,比赛当天的气温为10℃至20℃。比赛前一天,组委会再次在公众号同步了天气情况,5月22日的气温为9℃至19℃,白天有3至4级的西北风,并提示“昼夜温差大”。

有消息显示,当日中午12点17分,有遭遇变故的参赛人员在赛事工作群发布求助视频,危机才为组委会知悉。这就说明,有关方面对于赛事还缺乏全程追踪机制。根据跑友所称,赛道整体海拔两千,大部分赛道处无人区

登山圈内人士:山地马拉松危险性很高 我国对主办赛事有严格要求细则

该比赛官网显示,赛事执行单位为黄河石林大景区管理委员会以及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天眼查资料显示,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广告设计、企业营销策划、会展服务和体育赛事活动策划等。

2020年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提到,除国际体育赛事及特殊赛事之外,体育总局一律不再对体育赛事活动进行审批。

中国登山协会户外运动教师、越野跑者万聪告诉新京报记者此类山地越野赛对赛事组织方要求非常高,“赛事组织其实是一门专业的手艺,组织方应参加系统的赛事组织与管理以及山地救援培训,确保配备一定比例的有急救能力的工作人员。”

中国登山协会户外运动委员会委员陈铮曾有过多次山地竞速赛赛道的设计经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规定在传统登山项目中,3500米以上属于高海拔,但关于所谓山地马拉松的界定标准,没有官方特别界定,一般是跑友或赛事主办方等,沿用登山项目中的3500米海拔高度,作为分界点。”

由于山地马拉松的危险性和挑战性很高,所以对于主办方来说,赛前的准备工作必须相当充分,陈铮介绍道,“比如赛前的医疗准备工作,药品和救援物资很难送达,主办方一般会提前好几天派驻医疗队伍进山,安置妥当后才会开始比赛,这样操作的成本和繁琐程度是很大的。”

万聪建议,“选择比赛的时候也要看赛事公司的资质,和过去的办赛经验、救援力量配备是不是靠谱,不能说觉得比赛在我很喜欢的风景点,就去跑。”他表示,很多参赛选手都是跑城市马拉松出身,“跑山地越野赛,一旦遇到极端天气,没有处理能力。”

事故谁来担责?

对于这样一起造成21人死亡的公共安全事件,作为主办方、承办方及赛事运营公司,从法律角度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范辰表示,若天气预报有所警示,则不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如果主办方没做好相关救援等预案,还要追责活动主办方和承办方相关责任人,包括行政责任、党纪责任、以及刑事责任。

北京理工大学徐昕教授认为,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承办者对其承办活动的安全负责。承办方承担主要责任,如果承办方安全方案不合理或没有取得审批,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或甚至涉嫌犯罪,即可能涉嫌构成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场所管理方,也可能同样构成行政违法或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主办方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履行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职责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可能构成行政违法或相关犯罪。”徐昕分析,“主办方、承办方及赛事运营公司均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有协议约定,依协议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声音│21人遇难,生命悲剧拷问越野赛事安全保障

根据现有信息去看,比赛中突遭极端天气,是多人死伤的直接原因。常识表明,在气温骤降后,剧烈运动中的人极易失温,而失温易引发寒战、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

同时,救援难度大,也是造成多人死亡的一大原因。赛事组织者展开救援,但汽车只能开到第二打卡点的位置。虽然当地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700余人投入搜救,但由于赛段内地形地貌复杂,尤其是夜间气温再度下降,最终仍造成21人死亡这一悲痛事实。

而除去客观因素,也要注意的是,一项连续举办四届、已有初步品牌效应的长距离越野大赛,理应在赛事组织、赛前服务、应急救援方面做好保障。但需要直面的一个现实是,公众对相关赛事的常识认知、比赛保障以及突发情况的救援,还有诸多弱项甚至是空白点

事实上,在越野跑赛事中,装备检查是头等大事。因此,越野跑前的装备检查通常是强制性的,这也是为生命负责。对于百公里这样的长距离越野跑,装备要求更严。例如,选手必须配置包括保暖层、贴身层和防风层在内的保障装备,否则不予参赛。从事后流出的照片可见,多名衣着单薄的选手畏缩一团取暖,以薄薄的保温毯之类的物品遮体。这也说明,此次越野赛前的强制装备检查过于松懈。而这样的情况,本不该发生。

与此同时,对于参赛选手的安全教育也不可或缺。这既包括选手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也包括赛前体检。比如,据报道,此次越野赛,只要完赛就有资金补贴,这无疑也吸引了一些业余选手参赛。在此方面,赛事组织者就当负起必要的风险告知、资格把关责任。

就此去看,这起事件已然暴露出一些赛事管理上的硬伤和漏洞,这需要检讨。如今,马拉松热、越野跑热,成为一大现象。一些偏僻之地也因此获益:既宣传了本地风貌,也增加了经济收入,这本是好事,但也要注意的是,比赛的安全问题同样值得重视,不可有丝毫马虎。

事故时间线一览


关于户外失温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什么是失温?

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寒颤、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什么状况会导致失温?

人体正常体温是37℃,本身就是个热源体,因此也会与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起风时通过对流方式与外界进行热传递、游泳时身体的热量通过传导方式与水发生热传递、即便静止不动身体同样会通过辐射向外传递热量。

根据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温度、湿度、风力,这三个因素是失温最常见的直接原因。三要素当中只要有两个因素出现状况就有可能会出现问题。

失温有哪些症状?

当体温在35℃以下时,就会发生失温。失温必须立即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丧命。

如何避免失温?

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忽略了贴身内衣的选择和准备。寒冷天气下的户外活动,保持身体干燥,若被打湿,赶紧换上干衣服。

新京报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红星新闻、一点资讯、新京报此前报道

编辑 常江 校对 李铭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yua37222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