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100种技术(人工智能如何去)

发布日期:2024-12-22 07:54:20     作者:人贱无敌限     手机:https://m.xinb2b.cn/know/zzh432891.html     违规举报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高杲 徐莉莎 文/图

“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

10月13日,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徐葳这样解释他对“好技术”的理解。

与会者也普遍认为,这样的理解话糙理不糙。

从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人工智能这一学科概念,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业界对“人工”二字争议不大,但“智能”二字的讨论从未停止。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能?“能在生活中实实在在普及、管用的智能,才是真智能。”香港科技大学智能网络系统实验室主任、副教授陈凯说。

做到这一点难吗?很难。

开幕式上,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获得者约瑟夫·斯发基斯用视觉识别技术全球最前沿的特斯拉举例:“前不久,他们的视觉识别就把月亮识别成了黄灯。”即便是特斯拉,也会在现实中犯这种“低级”错误。

而当下业界的发展最重点,就是要不断规避掉这些“低级”错误。毕竟经历了50余年发展,人工智能已进入到即将投入大规模应用的白热化状态。


向外开放

算力共享,四川打造为机器“积累经验”的平台

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在自己的主题演讲中指出,规避这类低级错误的关键在于机器“经验”的积累。

以工业自动化为例。“虽然我们已实现操作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但最终还是要人来决策。”柴天佑说,运行工况识别、工艺参数、运行指标等都依赖人的经验;生产线中各设备的协同也需要人为判断。

如何给机器积累经验?四川已经开始着手尝试。

此次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依托华为成都智算中心建设的成都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正式成立。华为四川昇腾生态创新中心CTO刘松介绍,“算力共享”是这个创新中心的关键词。

按照规划,生态创新中心将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应用创新孵化、产业聚合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四个平台。其中公共算力服务,就能解决机器“经验不足”的问题。“各个产业领域建设好的人工智能‘模型’都可以这里跑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机器的‘经验’。”

正在建设中的成都智算中心,最终项目算力将达到1000P,这意味着这里24小时内就能处理1万天的自动驾驶数据。而建设这个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更多行业提供积累机器“经验”的平台。有需求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都可在这个公共平台跑数据、跑模型。“某种角度讲,我们的平台也是一个‘烂大街’的平台,有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单位都能用。”刘松说。

开幕式上,成都高新区还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签订了科创中国·人工智能会地联合创新中心合作协议,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成为了其中的关键。“希望通过这个合作,和四川在更多领域找到共振点,在四川为全球人工智能应用普及做铺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相关负责人说。

立足创“芯”

抓住“后摩尔时代”的第二次机遇

历史经验看,集成电路技术发展一直沿袭“摩尔定律”规律。但半导体制程节点到了5nm后,单个晶体管成本越来越高,性能提升越来越慢,芯片性能每隔两年翻一倍的“摩尔定律”正在失效。

如何提升算力性能?“硬的不行,就来软的。”会议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邓中翰给出思路——借鉴人脑机制,研究新型人工智能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升信息处理的性能。

此前曾有半导体大厂在成都落地项目并不顺利。而后摩尔时代,通过算法提升性能的新机遇再次出现时,能否把握住第二次机遇?“成都在软件领域有研发优势,而这个新赛道大家又都在同一起跑线,相信成都能有好成绩。”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相关负责人说。

这一次,成都做好了准备。作为西部首个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都制定了《成都市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形成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而提升芯片信息处理性能的“软算法”,就是规划中的重点。

放眼全省看,四川也给出了更为全面的保障方案。前不久印发的《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指出,四川将扩大信息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其中的重点是加快建设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体系、智能算力体系、工业互联网体系和未来网络。“城市大脑、智慧中枢功能不断完善,将为四川人工智能成果落地转化打好基础。”华为昇腾计算业务CTO周斌说。

突出优势

建设“存储谷” 为人工智能算力打基础

开幕式上,约瑟夫·斯发基斯在提到特斯拉的识别错误案例后,也给出了自己的提示——安全的自动驾驶技术需要海量真实驾驶数据来做支撑。

“海量”,是这个过程中的关键词。

不只是自动驾驶,所有人工智能项目几乎都还面临一个问题,即便有了海量的数据做支撑,这些数据应该存在哪?“这个问题,就是四川的机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相关负责人说。

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内,数据存储企业易华录正在这里建设800Pb容量“数据湖”。易华录董事长林拥军介绍,这里主要用来承接“东数西算”任务。“虽然还没建设完成,但已收到来自上海等城市的订单,订单量已经超过100Pb。”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人工智能项目,是这些订单的主要内容。

四川水电占比7成,这一优势与以能耗为主要成本的存储产业具有天然亲近性,林拥军选择在四川落地“数据湖”正是基于该因素。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态势下,存储需求不断增大,如何让四川的优势最大化?

今年9月,四川正式对外宣布打造“中国存储谷”。根据规划,2025年,四川将逐步培育出一批存储产业链关键产品;建设覆盖存储上中下游产业链,具有引领存储产业标准、全球影响力的存储产业基地。

大会现场,不少与会专家对这一举措表示赞同。“作为存储产业的基地,数据安全是四川可重点关注的方向。”陈凯介绍,“隐私计算”和“数据要素”等新技术,能让这些数据做到“可用而不可见”,在安全的前提下让数据流通起来。如果能在这个领域做出成绩,就能影响到整个数据产业的发展,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区域吸附力也将进一步增强。“希望今后能率先在四川看到人工智能‘烂大街’的场景。”陈凯说。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know/zzh43289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经验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