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浅释书法形象的力度构成)

发布日期:2024-12-22 12:44:59     作者:愛情浪漫雨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aky502216.html     违规举报
笔力遒劲,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书贵瘦硬方通神浅释书法形象的力度构成


《始成公造像记》

古人在书法创作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条让多数人都接受、认同并推崇的书法美学规律——“力”,如传卫烁的《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古人对书法的评论如笔力遒劲,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书贵瘦硬方通神都是对“力”的推崇。

古代书法理论和书法评论,多是片言只语,独立成篇的、系统论述的较少。多从主观感受的角度阐述,而且古代书论的作者多为书家,习惯于形象思维,多用形象的语言来阐述书法理论问题,不习惯逻辑思维,很少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来研究书法理论问题。并且使用文言文,致使古今语言隔阂,不易为当代大多数人和后代人所理解和接受。现在的一些书法理论工作者,在研究书法理论问题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沿用古人的形象思维方式,致使其阐述的理论文章从形象到形象,难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笔者曾拜读过一篇专门探讨书法力度美的文章,因其从形象到形象的论述,也可能由于笔者理解能力较低,读过文章之后对力度问题,也还是似懂非懂。因此,用现代的美学理论和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力度美就相当重要了。

《始成公造像记》

一、力、力度、力感的概念与种类

如何理解书法形象的力度美呢?力度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否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解读?笔者认为,书法力度是有形的,是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解读的。

那么,什么是力呢?书法形象的力是指书法作品形象产生的与人的视觉上的力学经验相似的感觉。书写行笔时笔与纸产生的磨擦力、笔画形态、字的结体和篇章布局上给人在欣赏时感觉到的一种力,如在笔画线条上和形态上如正在扯开的弓,被大风吹拂的大树,被臂力、风力吹拉弯,但又是极力反弹的的一种状态;或在字体结构上如坚固的大山挺拔屹立,不可撼动;或在篇章布局上如惊涛骇浪,可以摧毁和吞没一切的力感。对这种力的感觉大小即力度,对力的不同感觉称为力感。

为了对书法形象力度有一个科学、全面的理解,我们有必要对力度进行量化处理。如果我们把无力定为0,力度最高值量定为100的话,那么力度就会出现从0至100的不同力度。如果引入阴阳刚柔的概念,0——100度之间又可划分为阴柔、刚柔兼济和阳刚之美三种。

卫烁的《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从卫烁的观点看,笔力实际上由骨与肉两种因素决定,多骨微肉被称为筋书,多力丰筋被卫烁称为书法艺术形象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妨把骨在字中的比例确定为书法形象力度的指标。0——10度为纯阴纯柔,在笔画形态上表现为纯肉无骨。即笔画雍肿、重浊、钝圆,或笔划纤细、行笔速度极慢,就象墨随意堆放在纸上,无力感。11——40度为阴柔美,其笔画方圆兼备,表现为圆笔多,肉多骨少,笔画较细、行笔较慢。41——60度为刚柔兼济之美,表现为骨肉均停,笔画粗细相当,行笔速度中等。61——90度为阳刚美,表现为骨多肉少,行笔速度较快,笔画较粗,方笔多圆笔少。91——100为纯刚纯阳,表现为有骨无肉,行笔速度快,纯粹是方笔,笔画粗壮、入笔和收笔锋棱明显峭露,飞白较多甚至多是飞白,笔画坚挺,直画多,无弯和圆转的笔画。


《麻姑山仙坛记》

二、书法力度美的构成因素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象形文字,早期的文字与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主体有较多的和直接的联系。随着文字的发展,到了秦代的小篆,汉字已经基本上脱离了象形的基础,而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逐步过渡到纯抽象的符号化文字。虽然书法创作出来的汉字,不具象形性,即同被汉字所表现的主体相去甚远,或无有多大关系。但是,汉字是空间艺术,是通过视觉来欣赏的,因汉字的字形体势同所有的存在和运动于空间的物体有相同的一面,如大小、长短、宽窄、方向、角度、数量等性质。如一个字写得横平竖直,给人一种平衡稳定的感觉;如果一个字写得前倾或后仰的幅度较大时,就会有一种物体欲倒下的感觉;笔画轻细给人一种轻浮的感觉;笔画粗重,墨色厚重给人一种凝重的感觉。所以,书法形象的力度美并不是无迹可寻的纯直觉的东西,如果仔细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笔者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分析,发现书法形象的力度美主要是通过书写的笔画形态、结体构字和篇章布局来实现的。


《颜家庙碑》

1、笔画形态的力度因素。笔画是书法形象的基础构件,同时还是实现书法美学的基本因素。那么什么是笔画的骨与肉呢?根据卫烁的“骨肉”观点,骨与肉是通过什么形式给读者欣赏的呢?笔者者认为,笔画形态的骨与肉是通过墨色枯润、浓淡、迟速、藏露、提按、转折、形态(如粗细、方圆、长短、宽窄、曲直)等因素来构成的。如枯、浓、速、露、按、折、粗、方、宽、直属骨,而润、淡、迟、藏、提、转、细、短、窄、曲属肉。因为在人们的视觉经验里墨色湿润给人以力度小的感觉,墨色干枯给人以力度较大的感觉;墨色浓重给人以力度大的感觉,墨色轻淡给人一种力度小的感觉;藏锋给人力度小的感觉,露锋给人力度大的感觉;提笔给人力度小的感觉,按笔给人力度大的感觉;折笔给人力度大的感觉,转笔给人力度小的感觉;笔画粗会给人力度大的感觉,笔画细给人力度小的感觉;方笔给人以力度大的感觉,圆笔给人以力度小的感觉;行笔速度快给人力度大的感觉,行笔速度慢给人力度小的感觉。书法创作就是利用这些骨与肉的因素去构铸书法笔画的力度美。同时我们还知道,在书写时书者并不是单一地运用这些力度元素的,有时会同时运用两种以上或全部元素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书法形象美的多元化来。


《勤礼碑》

2、结体构字的力度因素。我们知道,一个建筑物是否坚固,不仅要优质的建筑材料,还需要一个合理的结构,合理的结构不仅能让建筑物坚固耐用,而且还会产生出力感美感来。同样的道理,汉字多是由两个以上的笔画构成的,如果结体合理,同样会产生出美感和力感来。结字的力度因素包括字形的方与圆、高与低、疏与密、平正与险绝内 与外拓的力度因素。不同字体的结构可以构成不同的力度,如隶书的扁方和楷书的长方,给人的欣赏感受到的力感是不同的;笔画疏淡力度小,笔画致密,力度就大;如内 和外拓,内 的字神气内敛,紧密,外拓的字字具有很强的张力,字形雄强;如结体险绝的字力度大,而结体平正的字力度小。如果楷、隶、篆三种字体结字构体处理的好,创作出来的字就会产生如坚固的大山般挺拔屹立,不可撼动的力感效果,如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颜家庙碑》《勤礼碑》和龙门造像记中的《始成公造像记》。而行草书结体构字处理的好可以产生如惊涛骇浪能摧毁和吞没一切的力感来,如张旭的《古诗四帖》和怀素的《自叙帖》。


《古诗四帖》

3、篇章布局的力度因素。篇章布局存在着疏与密、动与静、迟与速、张力与引力的力度因素。篇章布局的疏与密是指字间距、行间距的疏与密,字间距、行间距离大的作品力度小,而字间距、行间距小的作品力度大;动与静就是动感的大小和静止不动所带来的力度因素,动感的字就会有力度,动感大的字力度大,动感小的力度小,而静的字要较动的字力度小;迟与速主是行笔速度的快慢,行笔速度快的力度大,行笔慢的字力度小;我们在欣赏书法作品时往往感觉到整幅作品的字和笔画向作品的一个中心凝聚,这就是所谓的引力,有时也会产生一种,从一个中心向周围的不可抑制的张力。窄幅的,小幅作品要有张力,这样小的和窄的作品这种张力就可以有大的气势大而不小,大幅的宽幅作品要有引力,这种引力可以使大的作品大而不散。

篇章布局是书法作品中的重要审美因素,书法作品可以通过篇章布局体现出某种气势和韵味,这种气势和韵味可以产生冲击人心或引起审美的愉悦,读者凭此可感觉到作者创作时的情绪变化、行笔速度节奏和力度变化节奏,从而被作品所感染。

索靖在《草书势》中对书法的篇章布局的力感现象作出了形象思维表述:“举而察之,又似乎和风吹林,偃草扇树,树条顺气,转向比附。窈娆廉苦,随体散布,纷扰扰以绮靡,中持疑而犹豫。”“玄螭狡兽嬉其间,腾猿飞鼬相奔趣。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或若登高望其类,若倜傥而不群,或若自检于常度。”从“举而察之”可以看出,本段描述的是对章法布局力度的解读。在索靖看来,从整体上看是在欣赏草书的艺术形象,像是在欣赏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圃。而且这个园圃的一草一木都是被风吹动的,被风吹动的草儿一俯一仰,树枝也摇摇摆摆,整体上是给人一种和风吹林的力感。还可以从章法布局上解读到在欣赏到一个动物王国,各种动物各自做着各式的动作,产生了“凌鱼奋尾,骇龙反据,投空自窜,张设牙距”一样的力感,让人人心灵产生一种兴奋和惊骇极强的震撼力。

笔画形态、结体构字和篇章布局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对书法作品的研究,我们发现,三者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笔画形态、结体构字和篇章布局相互独立,是指它们作为书法形象的不同力度构成因素而不能混同。相互影响和补充是指它们作为构成力度的因素又互相影响,如笔画粗重可能引起结体构字的变化,可能使结体茂密,如行笔速度快既是笔画同时 也是篇章布局的力度构成因素,笔画快可使笔画变枯而力度加大,如字间距行间加大可以使字的力度变小。如被称为浓墨宰相的刘墉的字笔画粗重,但他加大了字间距和行间距,从而弱化字的力度,强化了审美意趣。


《乙瑛碑》

三、书法形象力度的审美作用

从“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的观点看,古人多是崇尚阳刚之美的,喜欢筋书。但是从书史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看,书法作品的属阳刚之美的筋书仅是书法形象美的一个侧面,而刚柔兼济和阴柔之美同样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无论是阴柔之美,还是阳刚之美,其形象中必须是有骨有肉的,至于骨肉的比例,可以依书者的喜好、书体的不同、具体的作品的不同使用不同的力度,但无论如何人们也不会喜欢纯骨纯肉的书作。从传世的书作看,不同力度的现象是存在的。东汉的《乙瑛碑》、《张迁碑》和晋的《爨宝子碑》字形方整,笔画瘦硬直挺,笔画方棱分明,北魏的《始平公造像记》笔画方整、粗壮,方笔之极,极具阳刚之美。张旭的草书圆头逆入,使用燥墨造险,体势外拓,笔势雄强、放纵,以动感和气势胜,具有阳刚之美。王羲之的兰亭序墨色润泽,时而笔画轻细,圆笔较多,字字娟秀,飘若浮云,意态闲雅,当属阴柔之美之典范。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用笔方圆互见,笔画粗细中等,骨肉均停,笔画洗炼,体态壅容肃穆,当属阴阳兼济之典范。书法力度的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书法形象存在阴柔美与阳刚美的多种审美因素,但是并不是孰强孰弱,而是各有千秋,就如不同的音域可以抒发不同的情感一样。从传世的书法作品不难看出,书法中的力度美是决定书法艺术是好是坏,是成功还是失败的重要标志。所以,力度是书法形象的审美的决定性因素,是歌唱家的的声音,是诗歌的语言、是摄影的图象,是震撼欣赏者感觉器官的重要艺术因素。


《张迁碑》

力度对于书者“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即抒情性,可以抒发书者的不同程度的感情,还可以通过欣赏者的欣赏来感染 欣赏者,到引发审美心理活动活动。

任何一个字的力度并不是由单元一的骨肉元素所构成。一个字内可以不同的力度的笔画和不同的构字力度因素所构成。任何一幅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力度是由笔画、结字和章法布局三方面的力度因素所构成的,不同的书体、书家、书法作品其力度的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如楷书、隶书、篆书是以笔画和结字的力度构成因素为主,楷、隶、篆书一篇之内的力度较为统一。而行草书则以结字和篇章布局的力度因素为主。行草书的力度则因篇章布局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一篇书法作品中不同的字不同的段落也可表现出不同的力度。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aky50221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