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孩子故事(好孩子的故事原创)

发布日期:2025-01-22 02:02:57     作者:我陪你去疯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bof168640.html     违规举报

大军是一个好孩子,他自己、他的父母、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部分同学都这么认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真正的好孩子故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真正的好孩子故事

大军是一个好孩子,他自己、他的父母、大多数老师和家长、部分同学都这么认为。

我和大军是二十多年前上初中时认识的,那时候我们刚摘下红领巾、过完了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在新的学校、新的班级,遇到的第一个新的同桌,就是他。第一个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数学大军96分,我98分。以后的三年时间里,不知道是不是所谓的天赋,我在数学这方面花的时间并不多,但这门课的成绩却始终保持在98至100分。我知道大军在暗中和我较劲,但数学成绩和我相比,始终差那么一点点儿。后来第三个学期开始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这几门课的成绩我和大军都相差无几,各次考试都是各有胜负,咬得很紧。当然由于我有些偏科,因此各科总成绩加起来,大军始终领先我很多。这期间唯一值得我厚着脸皮炫耀的是,第四个学期,物理老师推荐我们俩去参加物理奥林匹克比赛,大军初试都没通过,而我进入了决赛。当时大军红着脸没吭声,有和他要好的同学帮他说话,说他是没发挥好,我只是运气好侥幸而已。我听过之后,一笑了之。

可是似乎大部分老师都更喜欢大军,后来班主任还任命他为学习委员,而我这三年最高职务好像只是个英语小组长而已,而且干了没多久还不明不白地给撤了。那时候还没有流行“郁闷”这个词。但老师宣布撤职命令时,我确实有那么几分钟怅然若失,真的,对于一贯乐天派的我来说,这样的情绪并不多见咯。后来闲暇时,我思考了一下。大军在老师、家长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乖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学校所有的规章制度,把《中学生守则》严格贯彻落实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记忆在脑海中,更深入到骨髓里,表现于日常行为上。而我呢?不属猴,但酷似孙悟空,从小好动,上课的时候讲小话、做小动作,课间十分钟和同学们打打闹闹,甚至有几次发生肢体冲突,幸好都有同学及时报告老师,这才都避免了不愉快的暴力事件进一步升级。当然,事后留校、写检讨书是免不了的。那时的我就初步具备了诙谐幽默的灵感,往往把检查也写得很有文采、入木三分。以至于有一次把班主任都感动了,安慰了我,批评了和我发生不友好行为的哪位同学。然而总的来说,老师们对大军的喜爱是连贯而持久的,而对于我来说,屈指可数的几次表扬,也早已淡忘。初中三年下来,大军数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还获得了几笔当时在我们看来不菲的奖学金。而我,仅仅有过几次单科的第一、某次影响力不大的比赛取得过名次,奖励了几个作业本而已。

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学习好了,就自己好、家长好、老师好,你好我好大家好了。都说考试是老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这句话现在看起来有些黑色幽默,但在应试教育下,却不得不如此。只有我们去适应教育大环境,不可能让教育体制来适应我们。正如同单位里最基层的普通员工,学生是没有发言权的,执行好老师和家长的决定就行了。大军学习很刻苦,这一点我很佩服他,也自愧不如。“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无益,只怕一日曝而十日寒。”和他相比,我缺少的恰恰是恒心。大军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甚至那些如音乐、美术、劳动技术之类的副科中的副科,也努力学得造诣很深。而我正如我前边所说的,因为稍微的有一点点儿偏科,成绩没有他那么稳定,忽上忽下。自小就有的冷热毛病、三分钟热情,大概现在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吧。大军三年如一日地做到了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不放过老师讲过的每一个字,课后及时复习。但是,当时我就不是很认同,觉得他这么辛苦,没必要,少年时代的乐趣全在一本本厚厚的教科书、无休无止的试卷上吗?大军那时豆蔻年华,就过早出现抬头纹,黑黝黝的大黑眼圈,有演变成厚重眼袋的趋势。有时候和他开开玩笑,他笑脸中却透着一丝疲惫、三分苦闷。学习应该是件美事,我并不支持“学海无涯苦作舟”,应该是学海无涯乐作舟。有乐趣了,才会产生兴趣,才能学得更好、更快,才能事半功倍。

我知道由于某次大规模政治运动的原因,我和大军父辈中的很多人,在青春年少学习的黄金时期却无奈地丧失了读书的机会,这是终身的一个大遗憾啊。所以他们把未完成的理想、未实现的梦想全部寄托在我们身上。从小学一年级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向我们灌输的都是好好学习,念好书,将来考上大学,以后才有出息,才能出人头地……诸如此类的理念。自然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也应该这么做。一是为了弥补父辈未了得心愿,更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因此,必须要读好书。

大军获得了好成绩的同时,也失去了许多原本可以兼得的乐趣。因材施教当然很难做到,我依旧很感谢青春叛逆期老师、学校的教育。更庆幸有爱我的开明的父母亲、给我很大帮助的哥哥。直到现在,我也没去问父亲,不知道他是不是赞同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的初衷和他的教育理念;也不知道他对梁漱溟提出的“不望子成龙”的观点是怎么看;我只知道从小我就生活在一个很宽松的环境中,生长在一个氛围轻松愉快的家庭里。十几岁时,假如第二天就是期末考试了,而头天晚上有精彩的球赛,只要有打七八十分的把握,我一准儿会坐在电视机前,而不是沉浸在书本中。这时,父亲通常会微笑地陪我一起看球赛,母亲偶尔会提醒两句,而哥哥早不知道和伙伴们野在足球场或篮球场上去了。幽默、经常妙语连珠的父亲,慈祥又坚强的母亲,比我更加活泼好动的哥哥,都是我一生最值得珍视的财富。

大军曾经在某本书上看过一句话,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奉为金科玉律,后来还分享给我知道,这句话是这么说的——“少年时靠记忆力,青年时靠创造力,中年时靠领导力。”这句话我觉得那是相当相当的幼稚和不靠谱。不是仅供参考,而是连一丁点儿参考的价值都没有。记忆力、创造力、领导力应该是从小就开始培养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互相影响的。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依靠这三种力量才能办成事。稍微举几个例子:刘伯承中年开始学俄语,领导力促进了记忆力。戴眼镜的白胡子老大爷六十多岁根据小时候妈妈做的美食创办肯德基,记忆力迸发创造力。小学生当班长,学习成绩没有因为有额外的工作受影响,反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领导力加强了记忆力。如此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任何时期,这三种能力都要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初中毕业后,我和大军升入不同的高中,至今已经很久没联系了,后来听别的同学说他考上了某名牌大学,再后来听说他进了一家不错的单位。

这个关于一个“好孩子”的故事,是基本真实的。故事中的一些观点,纯属个人意见,看过后表示认可的,不胜荣幸,表示反对的,一笑耳耳。但我想要说的是,现在的孩子大概比我们那时候要幸福,拥有更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有可能比我们那时候压力还要大,竞争还要激烈,但不可否认,很多孩子想要或正在成为大军这样的“好孩子”,这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可是似乎还缺少点了什么,或者说必然会失去些什么,是什么呢?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bof16864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