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密云大集详细时间表 京郊青云店大集也要

发布日期:2024-12-22 04:28:48     作者:卟配做盆友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cls252121.html     违规举报

新京报讯(记者 景啸尘)中秋佳节来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着过节的东西。9月12日,新京报记者驱车来到了离北京市区较近的大兴青云店大集,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青云店大集逢农历二、四、七、九有集,在京郊算是最热闹也是频率较高的大集。据了解,从中秋节当天到10月4日,按原来的排期应该还有8个大集,不过因为过节休假就全停了,下一个大集要在今年的10月5日开集。由于是“两节”前最后一个大集,来赶集的人比平时多了好多。


来赶集的人比平时多了好多。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中秋大集 月饼螃蟹不能少

青云店大集相较于其他大集来说算是离北京市区最近的,且场地大,占地约200多亩,交易品种全,所以不少人都喜欢来这里逛一逛,又因为中秋节的缘故,这里最近又多了不少平时见不到的东西。

开车沿北京G104高速一直向南,出六环继续向青云店镇方向,镇政府的北侧就是大兴青云店大集的所在地了。离大集还有近一公里的路程时,车流就已经堵到开不动了,记者只能将车停在路边,步行前往。沿路看到不少人拎着大大小小的袋子从大集走出来,上了岁数的还拉着小推车,东西多得都快从推车里溢出来了,骑车的更不用提了,车筐里无一不是塞得满满当当。


来逛集的人几乎人手一个小推车,都采购了不少东西。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挤过人群走进大集,会发现多了不少卖月饼的摊位。

“月饼啊,老五仁、枣泥、莲蓉的,2块钱一块,不好吃不要钱”,这是摊主王丰的叫卖声。王丰也大方,来来往往的客人,他逢人就递过去一小块让客人尝尝。看来他的月饼确实味道不错,记者发现,尝过的客人基本都会驻足购买。特意从西城区过来赶集的王奶奶告诉记者,自己早上六点多就出门了,想赶在中秋节之前来逛大集买点东西过节用,“这个老五仁月饼这么多年味道都没变,在市区都买不到了”。


大集上也卖“应景儿”的食物——月饼。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别看老五仁月饼不合多数南方人口味,但在北京可仍有大批拥趸。甚至不少上了岁数的老人依旧青睐传统的五仁月饼,城区有多位老人就是王丰的老客户,每年都要来买上一些。

往前走,卖螃蟹的方志军面前站满了人,一只被开了壳的螃蟹被他摆在最上面,满肚的蟹黄,让人忍不住买上一些回家吃。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每年中秋节时,算是品尝螃蟹的最佳时机。城区超市,螃蟹的零售价格,便宜些的都要十几块钱一只,而大集里是论斤卖。


大集上的螃蟹论斤卖。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35一斤,没黄退钱”,方志军喊道。螃蟹虽然个头不大,但是蟹肉十分饱满,方志军指着身后的几个空盆告诉记者,这都是今天卖光了的,现在就剩一点儿了,卖完就回家。

近期最后一个大集 人多得走不动

除了月饼和螃蟹,大集上还有各式各样的水果、蔬菜、熟食以及各种玩具和衣服。辣椒五块钱一大袋,韭菜一块钱一大捆,火龙果十块钱七个,西瓜十块钱三个。


来点火龙果尝尝吗。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住在附近的村民李霞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在每个大集都要来逛一逛,一次买的菜够吃一周的,因为确实便宜。记者了解到,附近也有超市,但是大家还是喜欢来集市上购买,因为大部分蔬菜都是自家种的,卖相没那么好但绝对新鲜,一般都是大集当天早上摘下来拿到集市上卖。

从朝阳区开车过来赶集的王艳艳一家已经买完东西准备回去了,她告诉记者,自己小的时候就经常跟着父母赶集,特喜欢这种烟火气,现在自己也有了孩子,没事就带着孩子来逛逛,买点玩具买点菜什么的,很有意思。


大集上的东西真不少。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记者从摊位上了解到,因为节日与休假原因,9月12日的青云店大集是近期内的最后一个大集,而下一个大集要在今年的10月5日开集,所以当天来赶集的人比平时多了好多,以至于人多到几乎走不动道儿。

手工鞋垫 稀奇小吃引人注目

“来看看啊,盐焗五香鹌鹑蛋,13一斤”,记者挤过人群一看,一座像小山一样的盐堆中间掏了个洞,里面摆满了鹌鹑蛋。


盐堆中间摆满了鹌鹑蛋。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看到记者好奇的样子,摊主马月拿起一个递过来,鹌鹑蛋的壳已经被烤得酥脆,轻轻一碰就掉了,放进嘴里比普通的蛋要筋道,盐焗过后不咸不淡的味道加上鹌鹑蛋的清香,让人胃口大开。马月介绍,鹌鹑蛋是用盐直接烤熟的,这也是她自己琢磨出来的新东西,每次大集都有不少回头客。

除了鹌鹑蛋,还有河北家乡肠,不管是五香还是原味的,都是中秋节下酒菜的不二之选。集市上还有从新疆运来的青核桃,清甜脆爽,不仅可以白嘴儿吃,中秋家宴上做个凉拌核桃仁儿也是十分爽口的。

继续向前走,王奶奶的手工鞋垫让不少人都站住了脚。王奶奶早上六点就从家里出门了,每副成人鞋垫8块钱,小孩子的会便宜些。“都是我自己一针一线做的,岁数大了有时候一天也做不了一副”,除了鞋垫,旁边还摆着小孩子穿的手工布鞋,个个走线细致、精巧。“孩子们平时上班忙都不在家,也就逢年过节回来,我在家没事就做点这个在大集上卖”。

记者了解到,王奶奶今年已经74岁了,家里孩子和孙子的鞋垫都是她亲手做的,“垫着比外面的舒服多了”。摆摊没过一会儿,王奶奶开始收拾自己的小摊位,因为孙子放假要回来了,“我得赶紧回家给他们做饭了”。

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cls25212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