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方言内的古音留存(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发布日期:2024-12-22 04:05:00     作者:耒來鉽筶絔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egf369231.html     违规举报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释疑


“跑了和尚跑不了庙”释疑

赵文慧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句话来说明做了坏事的人是逃不掉的,迟早是要被抓获归案受到惩罚。其实,这句话本来的意思不是这样的,是在长期流传过程中以讹传讹传错的。

在天水话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也说成“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意思一样,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和尚并不住在庙里,和尚住在寺里,寺是佛教的场所,例如著名的少林寺、法门寺、寒山寺,还有咱们天水的南郭寺、净土寺;庙是纪念先祖或著名历史人物的地方,例如泰山东岳庙、曲阜孔庙、天水伏羲庙、泰山庙;观是道家的场所,而道人住在观里,道观是道士修炼的地方。道教宫庙称“观”或者“庙”或者“宫”,而不称“寺”,例如北京白云观、周至楼观台、天水玉泉观等就是研究道教文化、传播道家文化的重要场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一语出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版的线装双层宣纸的《绣像济公全传》,说的是济公戏弄了豪强,豪强们告状的一句话:“……好歹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等去灵隐寺里讨一个公道!”位于杭州的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 的灵隐寺是千年古刹,而非庙宇。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最初就是俗语“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是因为“寺”与“事”谐音,指人跑了事还没完结,和尚跑了,但终归要回到寺里的。和尚是活的,寺是不动产。和尚能够躲得起来,但是寺院依然存在,故别人仍可从寺院中找得到他。比喻人无论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终究还是逃脱不了,凡事归根结底终归一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寺院、庙宇、祠堂、道观、尼姑庵等建筑,有些人把这些建筑统称为宗教建筑,这也是错误的。庙宇在人们的生活中到处所见,较之寺院普遍,后来以讹传讹就成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指纵然一时躲掉,但由于其他无法摆脱的牵累,最后还是无法脱身。如:他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寺,何必呢?事实上出家人跟俗人的形象不一样,比如说和尚剃度,他即使离开寺院换上俗人的衣服也难逃众人眼睛,因为他还有光头,这个例子形容用走为上计的人没有做好断后准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事)。事实上,“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本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寺”、“跑了道人跑不了观”的仿写和误写。原本是取“寺、事”的谐音。谐音在方言俗语中运用极为普遍。吕叔湘先生说:“俗语它的灵魂是机智,却不一定有教育作用。而这机智也往往是浅薄的,用得最多的是谐音。”(温端政主编《<中国俗语大辞典>序》,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跑不了事是指事情仍然在而再追究其事。跑不了庙,字面本身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尚在寺,道士在庙。不是说向寺或庙追究,而是追究“寺”的谐音“事”。和犹如天水话里常有一句“牛吼喧天”(指嚎啕大哭、放声大哭)(1931年《庆阳县志》)一样。“吼”指大声哭。考其本义应该最早是说“马吼喧天”。“马”是大的意思,即“马勺”“马路”“马刀”“马灯”“马猴”“马蚁”的“马”。“牛”是“马”的仿写,而无所指。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与文献记载的“躲得和尚躲不得寺”一样,“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语源可能就是 “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是从其演变而来的,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比喻总归躲不过、逃不脱。语出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不愿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躲得和尚躲不得寺”也作(1)“躲了和尚,躲不了寺”。黎明《祖国的儿子黄继光》一章四:“胡世风远远地看到黄妈妈跑来,便伸着脖子,歪着脑袋,向着黄妈妈驴一样叫起来:‘你以为你躲着就行啦,你躲了和尚,你还能躲了寺。’”(2)“跑了和尚,跑不了寺”。梁斌《红旗谱》一三:“运涛说,‘你们不要担心,他跑了和尚跑不了寺,跑了有我顶着!’”(3)“跑了和尚跑不了寺院”。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一四:“有的说:‘你们已经跑了还怎么处理?’有的说:‘跑了和尚跑不了寺院。’”(4)“走了和尚走不了庙”。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二:“如今一听说改革他土地,他就溜了!溜了你就别回来!走了和尚走不了庙,看你有本事守住那点地,你一走咱们就不敢动你么?”

那么,寺、庙、观、庵有什么区别呢?

寺(sì),本义是官署名。《广韵》祥史切,去声,志韵,邪母。之部。东汉许慎《说文·寸部》:“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清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朝中官曹所止理事之处。”寺字特别古老,民国时期福建闽侯人林义光(?—1932)《文源》认为金文“寺”“从又,从之,本义为持。又,像手形,手之所以为持也。之,亦声,《邾公牼钟》‘分器是持’,《石鼓》‘秀弓持射’,持皆作寺。”在曹魏时张揖撰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词典《广雅》中有“寺”的释解,《广雅·释言》云:“寺,官也。”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皆谓官舍也。”唐代释慧琳《一切经音义》曰:“寺,治也,官舍也。”《三苍 》:“寺,官舍也。” 《说文》里解释为“廷也”,即指宫廷的侍卫人员,后来,寺人的官署亦也称之为“寺”,如:“大理寺”,大理寺是中央的审判机关。西汉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的官署称为“府”,九卿的官署称之“寺”,即所谓的“三府九寺”。汉代,九卿中有鸿胪卿,其官署即“鸿胪寺”,大致相当于后来的礼宾司。

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派特使把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迎请到了中国,最初就住在洛阳“鸿胪寺”。后来因为佛教受到朝野普遍的欢迎,就把两位法师留在了中国。第二年,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城雍门西面,按天竺僧伽蓝摩样式为这两位印度僧人建造了一些房屋,这些房屋依照当时的习惯,也被东汉王朝称为“寺”。因为寺内的经书是用白马从天竺驮来的,朝廷便将其命名为“白马寺”。北宋时代由陈彭年、丘雍编修《广韵·志韵》:“寺,汉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于鸿胪寺,遂取寺名,创置白马寺。”于是寺就成了僧人住所的通称。这样,洛阳的白马寺就成为中国的第一座佛寺。白马寺是当时朝廷直属的行政机构,其目的是翻译经典和指导大众共同修行。梵语中,“寺”叫僧伽蓝摩,意思是僧众所住的园林。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称谓越来越少,而逐渐演变为中国佛教建筑的专用名词。古代汉语中“寺”又有“持续、相续”的意思,就是说行政机构是永久性的,要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

佛教大约是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佛教倍受历代王朝重视,认为佛教思想有利于国家统治,且对民众有教化作用,所以中国的皇帝把教授佛法并且供僧团居住、学习、修行的场所称为“寺”,就是希望这个场所能够永久的存在下去。因此寺是办事的机关,教育的机构。历史上的佛寺,相当于现在的大学,它的目的是普及教育。佛寺里面的藏经楼,起到了现在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里面不单单是佛教经典,儒家道家的经典均有收藏。很多大儒,像朱熹、王阳明等,都曾长时间在寺院里挂单读书。而且寺院里定期有佛法讲座,当地的老百姓都可以去听,也起到普及佛法的作用,是大众共同修行的场所。

庙(miào)有两义:(1)宗庙,设置先祖牌位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庙同“廟”。按:今为“廟”的简化字。庙在《广韵》中的记音为:眉召切,去声,笑韵,明母。宵部。汉·许慎《说文·广部》:“尊先祖皃也。从广(yǎn)朝声。庿,古文。眉召切。”清代大儒段玉裁注:“尊先祖貌也。尊其先祖而以是仪貌之。故曰宗庙。诸书皆曰。庙、貌也。祭法注云。庙之言貌也。宗庙者、先祖之尊皃也。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清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周制天子七庙,太祖四亲之外,有文武世室二祧也。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其制太祖庙在中,昭东穆西,皆别为宫院。凡亲过高祖,则毁其庙,以次而迁。”《字汇·广部》:“庙,俗廟字。”《康熙字典·广部》(标点本):“庙,《字汇》俗廟字。(庙)〔古文〕庿,《唐韵》《广韵》《韵会》《正韵》眉召切,苗去声。《说文》:尊先祖貌也。《古今注》: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释名》:先祖形貌所在也。《玉篇》:宗庙也。《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注》:夹室前堂。《疏》:凡大室有东西厢夹室及前堂有序墙者曰庙。又《六书故》:宫前曰庙,后曰寝。今王宫之前殿,士大夫之厅事,是也。虞箴曰:民有寝庙。传曰:夫鼠不穴寝庙,畏人故也。犹后世言庙朝,庙堂也。《文中子·礼学篇》:山泽有廊庙之志。又凡祠外神者亦曰庙。《史记·封禅书》: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于是作渭阳五帝庙。”

(2)供神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关帝庙/泰山庙/土地庙。《史记·封禅书》: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于是作渭阳五帝庙。”

庙本是供祀祖宗和祈祀天地鬼神的地方。其时,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汉代以后,庙逐渐变成了神社(土地庙)。庙成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如文庙(孔子庙),武庙(关羽庙)等。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与庙有些相似,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场所叫“祠堂”。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东汉末年,兴起建祠堂的风俗,抬高家族门第之风盛行。由此,祠堂日渐增多。“庙”在中国的历史可能比“寺”更长远,比如孔庙、关帝庙、土地庙、城隍庙等等。我们没有听说供关帝的地方叫“关帝寺”的,因为功能不一样,所以称谓也就不同。

观是古代宫廷或宗庙大门外高台上的建筑物,又名“阙”。观(guàn),在《广韵》中的记音为:古玩切,去声,换韵,见母。元部。《尔雅·释宫》:“观谓之阙。”晋代郭璞注:“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礼记·礼运》 :“出游于观之上。”引申为楼阁台榭等高大建筑物。《左传·哀公元年》 :“宫室不观,舟车不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大王见臣列观。”后来特指道教的庙宇(后起义)。《新唐书·李叔明传》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唐人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史载汉武帝在甘泉造“延寿观”,《史记·封禅书》:“于是上令长安则作蜚廉桂观,甘泉则作益延寿观,使(公孙)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此后建“观”迎仙蔚然成风。据传,最早住进皇家“观”中的道士是汉朝的王仲都。他因治好了汉元帝的顽疾而被引进皇宫内的“昆明观”。南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元帝被疾,远求方士,汉中送道士王仲都能忍寒,遂即昆明观处仲都。故自后道士所居曰观。”从此,道教徒感激皇恩,把道教建筑称之为“观”。

庵(ān)的本义是圆顶草屋。《广韵》乌含切,平声,覃韵,影母。《释名·释宫室》:“草圆屋谓之庵。”《广韵·覃韵》:“庵,小草舍也。”《集韵·覃韵》:“庵,圆屋为庵。”后泛指一般房屋。《广雅·释宫》:“庵,舍也。”《玉篇·广部》:“庵,舍也。”《康熙字典·广部》:“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并乌含切,音谙。《玉篇》:舍也。《广韵》:小草舍也。《集韵》:圆屋为庵。”旧时文人的书斋亦称“庵”,如:“老学庵”、“影梅庵”。汉以后建了一些专供尼姑居住的庵堂,于是“庵”也就成了佛教女子出家行佛事的专用建筑名称了。但是庵作为僧尼奉佛的小寺庙始见于宋代文献。宋·苏轼《怡然以垂云新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和尚住的地方叫“寺”即“寺院”,道士住的地方叫“观”即“道观”,尼姑住的地方叫“庵”,也叫“尼姑庵”。现在大家基本上把“寺庙”当成一个词来使用,“寺庙”也已经俨然成为佛教寺院的泛称,但实际上,“寺庙”是“寺”和“庙”的合称。在古时,寺和庙是完全分开的,在功能上也是有所不同。了解“寺”和“庙”的不同后就应该明白,我们到寺院应该是去学习的,而不是烧香拜佛祈求神明保佑,换个说法,寺院并不是从事迷信活动的场所,而应是启迪人智慧的地方。

作者简介


赵文慧,笔名文慧、秦风、秦源。男,1974年生于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虎皮沟。现定居烟台。系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水华夏赵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魅力秦源》等。


1月7日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egf36923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9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