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丧与哭丧文化(徐州丧葬习俗之报丧)

发布日期:2025-01-22 04:17:06     作者:输女范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ehi343051.html     违规举报

宁隔千里远 不隔一块板

——说说江苏徐州北部丧葬礼之盛殓诸礼

焦 伯 奎

家中的老人一旦过世,在穿好送老衣和指路后,其后有几项议程要接着进行,这些议程都是为盛殓作前期准备的工作。

首先在大门口放一个用秫秸扎制的三角体架子,此称为“纸古栋子”。上面挂有年岁纸,即逝者多少岁,要挂多少张用白纸或黄裱纸裁成的长纸条,还要用面捏成小面饺子或小面钱,用线穿起来,也是多少岁穿多少个,再挂上几串用金箔和银箔叠成的元宝。“纸古栋子”的放置方位是男左女右,即如果大门朝南,男丧放在门东旁,女丧放在门西旁。


其次要封门,用宽约七八公分,长约三四十公分的白纸或黄裱纸贴在大门上,如果男的去世,双门关上贴成“/ \”状;如果是女的去世,贴成“\ /”状;男女双方皆去世,贴成“××”状。即陌生人一看封门的形式和纸古栋子的放置方位,便可以看出逝者的性别。

大门两边还要贴丧联和横披,丧联有很多种,故不多复述。关于横披,有很大讲究,如果是父亲去世,且上面没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可以写“当大事”;如果是父在母去逝,则不可写“当大事”,可以写“沉痛哀悼”或“萱堂含悲”等;如果上面还有健在的父母或岳父母(公婆),无论逝者是男是女、年龄多大,都不可写“当大事”;父亲、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皆去世,母亲去世也可以写“当大事”。

关于“当大事”的由来,可以上溯至《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再者是报丧

由丧主向大老执列出报丧的范围和亲戚庄址姓名,大老执便差使专门的人分别去报丧,此称为“差信”或“送信”。

报丧第一开始报的是逝者的娘家或岳家。报丧人到达其亲戚的村上,如果不知其在村上的具体位置,一般是到村口向人打听其具体位置,以免走错,农村对于这类事情很是忌讳。

当准确知晓亲戚的具体位置,这时候也不能贸然进入,则在大门口喊话,等这家的主人出来后,再对其亲戚信息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这家亲戚才把送信人领到家中。


送信人把逝者去世的时间、何时盛殓告知亲戚,亲戚再仔细询问其情况、送信人是否吃饭、抽烟、喝水等客套一番。

送信人一般都是送过即走,也有的路途远,赶到饭点,亲戚则设宴招待,在设宴时不能喝面条、菜里不能有粉丝、粉条等,以免有接二连三之嫌。逝者的娘家或岳家,属于闻信即到的亲戚,不论何时,只要接着报丧信息,马上组织家族人员前去吊丧。

现在除了这类亲戚还需专人送信,其他的亲戚多是电话告知。


第四是破孝

关于破孝,前面的专篇叙述,故不再叙述。

关于吊丧,在所有的亲戚中,逝者的娘家和岳家为尊,吊丧的亲属到达村口时,逝者的儿子和儿媳要到村口迎接,其他亲戚则不需要。在迎接时,要哭着去,父亲去世,不哭“达达”或“爸爸”,要哭“爹”;母亲去世,不能哭“妈妈”,要哭“娘”。农村有句俗语“哭爹喊娘”,就是说的此时。在将要到达碰面时,孝子对来吊丧的亲属伏地叩首,大老执喊道:“孝子接×庄的客啦!”孝子随即哭着返回,吊丧的亲属哭着跟随。

逝者至亲,如娘家或岳家、女儿家、侄女家、外甥、姐妹等亲戚进村则哭,其他的亲戚在离丧家三四十米时才哭。女客要手拿毛巾捂半边脸,喊着对逝者的称呼边走边哭,当将要走到大门口时,逝者家族的远房侄媳、孙媳、侄孙媳们要进行搀扶迎接,直至送到丧屋内或灵棚下。


丧屋里守丧的儿媳也要陪哭,这些女客进入丧屋,在灵床前方或蹲下、或坐下,大哭不已,声音哀婉,如泣如诉,诉说着对逝者的不舍、念叨着逝者生前的好处、贤德及对逝者未尽到义务的自责等,让围观的人们听后为之动容。大约哭四五分钟,附近就有人则劝其不要哭了,说些安慰的话,女客则停止哭泣,对着灵床向逝者遗体磕头。

这时,儿媳要对其叩首致谢,以表示还礼。男客也是同样,如果吊丧人的辈份比孝子辈份低时,孝子叩首致谢后,辈份低的还要对其磕头还礼,以表尊重。在下葬日吊丧时,来吊丧的亲戚除至亲亲戚进丧屋,其他的则在灵棚下即可。


关于谢客,在中午吃饭时,逝者的娘家或岳家亲戚要坐在席口前几桌,谢客要先谢娘家或岳家亲戚,再谢其他亲戚。在丧席凉盘和热盘上完,该上炖菜和馒头的时候,大老执领着孝子来到宾朋前,高声喊道:“孝子谢客啦!先谢×庄姥娘家的客,再谢其他众位客位!”重孝子随之执杖叩首。与其同时,吃饭的所有客人都要站起来,表示还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如果被谢的客人比谢客的孝子辈份小或平辈年龄小,还要作揖还礼,只有辈份大或平辈年龄大的人可以坐着不起。在孝子谢客过后,逝者的娘家或岳家侄媳等女客要到灵棚下再次磕头,表示谢饭。


关于守丧,自家中老人去世后,其重孝子不能随便出入家门,所有对外交往活动不再参与,只在家中专心守丧。孝子在灵床东面守丧,长子在前,其余子侄依次;儿媳、女儿在灵床西边,长媳在前,其余依次排列,女儿最后。守丧期间,吃住在丧屋,不得离开,地上铺上麦秸或草苫;孝子不理发、不剃须,直到五七之后才能解禁,所以家中一旦有老人即将离世,孝子赶快到理发店理发、刮脸、剃须。


关于哀杖,哀杖一般为柳木的,后来柳树稀少,也有用杨木代替的,哀杖上面斜缠着黄裱纸条,在砍制哀杖时,全家无论有多少孝男孝女,必须从一个柳树枝上砍下来,以表示是近门近支,是一支人家。因此,重孝子的哀杖最粗,以下按辈份和亲疏逐渐变细。

盛殓

在盛殓前,先把棺材内部打扫干净,用些许草木灰垫在下面,其作用是用以吸潮,又草木灰有“青龙”之说,也寓避邪。上面铺上一层黄裱纸或白纸,在纸的上面放上七枚制钱,也可用硬币代替,摆成北斗七星形状,民间相传“南斗主生,北斗主死”。

棺材四角放上一把炒过的棉种,表示“绵绵有子”。如果逝者在阴历逢“三六九”去世的,还要用红纸剪一纸孩贴在棺材内,因为本地有“三六九,带人口”之说,贴上纸孩就算带走了,为之化解。

最后撒上五谷杂粮,代表生根、子孙昌盛。


丧屋内灵床前的供桌移往别处,灵床靠向一边,把棺材抬进屋内,放在正中间,下面垫一砖头。

先在棺材内铺上一层黄色褥子,把头枕和脚枕放好,分别在肩膀下、腰下和腿弯下放三根麻绳,俗称“千斤”。长子抱头,次子或侄子抬脚,其他六人分别拉住千斤的一头,把遗体按先进脚、再侧身、最后进头的顺序,轻轻地放进棺内,然后整理寿衣,再从寿衣的小内襟上撕一布条,有的钉在孙子或重孙的棉袄上作带子,以表“代代相传”之意。

逝者手里的打狗饼和茶叶包再次放好,把噙口钱(鱼)从口中取出,挂在其耳朵边,解开脚上的麻绳,以方便在阴间行走。

在以前不火化时,千斤绳要从遗体下抽出,现在时兴火化,遗体在火化时还要移出棺材,千斤绳不抽,暂时放在遗体下。

灵床及床上的席、箔之类抬出屋外,不能碰门或门框,放在院外,任其风吹雨淋。如果还要,则等到五七之后方可使用。老人用过的褥子和被子,被寓为“子孙窝”,有的为后代保留。

整理好寿衣后,便开始为逝者整理遗容,俗称“沾脸”。

大老执端一碗清水,由其长子用棉花沾上水,先擦拭其眼睛,口中喊道:“爹(娘)来,给您老净面了。”擦完眼睛后,擦拭后的棉花用手往背后一扔,长子媳在后边扯开孝袍大襟兜住;第二块棉花沾上水,再擦拭其鼻翼两则及鼻孔,再往后扔由长子媳兜住;第三块棉花擦拭嘴巴,动作同前,长子媳要把接住的三块棉花扔在屋檐上,大老执把水倒掉,把碗摔碎,再拿一块小镜子照照遗容,拿一张罗在遗体上方平着转一下,把镜子把碎,把罗面捅破。拿一朵花插在遗体的脚后,其儿媳圆呓道:“爹(娘)来,您老别想家,想家就坐起来看看花。”如此反复念叨几遍。拿一白色被子盖在遗体上,这样叫做“铺金盖银”,露出遗容,方便亲属瞻仰。

这一切完毕后,大老执领着长子走出丧屋,对外喊道:“孝子恳×庄看殓的客,再恳其他众位客们。”孝子执杖叩首,返回丧屋,男孝子在东,女孝子在西,棺材周围留出走道,供看殓的客人行走。


先由逝者的娘家或岳家带头,从东面进入围着棺材一周,瞻仰其遗容,再从西边出来,在院子里排好队列,与其同时,娘家或岳家的侄媳妇要在棺前烧纸。等所有客人看殓完毕后,再把棺材天板抬上盖好,如果逝者还有儿孙或至亲奔丧未到的,天板不盖全,俗称“留材口”。

这时候屋内孝子及院内客人大哭,作楫、磕头。大老执再把孝子从丧屋里叫出来,高声喊道:“孝子谢所有看殓的客了!”孝子执杖叩首,孝子进入丧屋,大老执再对所有的客人讲到几日火化、几日下葬及关于办供的亲属等事宜。

看殓的客人离去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客人和丧屋内孝子告别后,要哭着从丧屋内离去。现在这样的情况不多了,都是直接告别就走了,偶有老门旧家、比较讲究礼数的娘家或岳家人,还是要排队从丧屋内哭着离去。

关于下葬的日期,男丧要同伯叔商量,女丧要同舅或老表商量,从咽气那天算,一般是不出一七,一七内天天都是好日子,出一七就要专门看日子。如父母一方去世,要选择单日子;父母双方皆去世,要选择双日子。

现在国家实行火化政策,丧葬习俗上又多了一道程序。在火化时,逝者娘家或岳家的亲属要到场,殡仪车到来后,先把车上的担架抬出,放在棺材一侧,娘家或岳家的侄媳同女孝子在棺材前烧纸,男孝子在灵前行礼磕头。同时,众人把棺材天板抬下来,放到一边,同入殓一样,由孝子抱头和脚,众人各扯千斤一头,按照与入殓相反的程序,先出头、再侧身、最后出脚的顺序轻轻地放到担架,这时外边燃放鞭炮,众人抬起担架送入殡仪车,孝子、家族代表、娘家或岳家代表纷纷上车,殡仪车哀乐低回,缓缓驶出,其余众孝子跟随痛哭相送。


到达殡仪馆,按照殡仪馆的程序和规定,把遗体抬至待焚小车上,再次整理寿衣,把千斤拿出,白色衾单收好。把遗像放在停灵台上,点燃蜡烛和香,火化时,放鞭炮,在停灵台前烧纸。火化后,骨灰盒放到停灵台上,由孝子率所有跟随亲属行礼,然后孝子抱着骨灰盒,口中反复喊道:“爹(娘),回家啦!”由殡仪车护送回家。

在快到村口时,殡仪车停下,孝子怀抱骨灰盒往家走,燃放鞭炮,家里的孝子和亲属要出村痛哭迎接。快要达到时,迎接的孝子和亲属对着骨灰盒磕头,然后把骨灰盒转交到长子手中,一路痛哭回家。

到家后,把骨灰盒轻轻地放到棺材里,用红布在四角固定,以防骨灰盒前后移动,再盖上原先覆盖遗体的白衾单,有的再放入逝者生前喜爱的物品随葬。众人抬起天板盖好、放正,前后移动推入预先留好的榫中,此称为“引扣”,也叫“合龙口”。

有的还要砸钉,砸钉的个数和龙凤榫个数相同,也是三个,男左女右,即男的左边两个,右边一个;女的左边一个,右边两个。砸钉执斧者有的是重孝子的老表、有的是重孝子的伯叔,还有的请木匠执斧,请木匠执斧要付“赏礼”,三五十元不等。在砸钉时,重孝子要在棺前喊着:“爹(娘)来,您躲钉。”砸一下,孝子喊一声。然后棺材盖上棺衣,棺衣的颜色是男蓝女红。


最后,大老执领着重孝子喊道:“谢×庄来参加火化的客。”重孝子伏地执杖磕头致谢。至此,盛殓仪式到此结束。

盛殓仪式,从点点滴滴与逝者的亲身接触,是最后为逝者妥贴安排的一次过程,由切实付出爱与关怀的行动,更是藉此弥补生者心灵的创伤,帮助生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阴影之中。

2017年7月21日于上海宝山

作者简介

焦伯奎,1977年11月生,丰县顺河镇焦庄人,毕业于顺河联中,现在中冶宝钢技术第一分公司(上海)工作。沐猎猎汉风,承丝丝道韵。爱读书,工诗词,仰文学,尤爱传统和乡土文化。繁忙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其作品散见于各类报刊和网站。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ehi34305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4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