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时候的韩德让结局(他辅佐萧太后将辽国带向巅峰)

发布日期:2025-01-22 02:54:53     作者:溴尒壞吖頭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ete139966.html     违规举报


韩德让:谁借风铃响,虎啸风自生

目下,电视剧《燕云台》正热播中,草草地瞟了两眼便关掉了,不是说拍得不好,那秀美的草原景致也让人着迷,人物服装和演员的形象亦是上乘,只是于我来说,那小鲜肉一出场,便与我心目中的韩德让相去甚远,不用看便知道剧情,无非是说那萧燕燕同韩德让的情感纠结,有毛个看头啊。

对吃瓜群众来说,同如女皇般的燕燕小姐有私情,这几乎就是这韩姓之人的全部了,至于他为何会被萧燕燕看重,或者说是情有所托,皆不是关心的对象,所以,是小鲜肉还是倚仗之重臣,都是无所谓的。

更有甚者,有些人站在现代地域的观念上,将其列为辽国最大的汉奸,这个就没办法了,谁让他顶了个汉族人的名字,不是汉奸是什么?


这个其实就有些冤枉韩德让了,他祖籍虽然是河北,但自爷爷韩知古在唐末之时,便被辽人掳去北国当了奴隶,他是出生在辽国境内,妥妥的辽国人,只是有着汉族血统,仅此而已。

要说他是汉奸,就如同有人骂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是汉奸一样,完全没道理嘛,这是骨子里狭隘的民族歧视观在作祟。

看《辽史》,重量级人物不是姓耶律便是姓萧,按权威说法,契丹之先并无固定姓氏,而后形成的耶律和萧两大姓氏 分别代表皇族和后族,“王族惟与后族通婚,更不限尊卑”,只是不知普通契丹人是如何称呼,张三王二的,总得有个区分嘛。


在辽国名人中,相比之下这姓韩的倒是占了不少,韩德威、韩延徽、韩昌等等,也是一等一的人物,是否这些人都如韩德让一般的身世,俱是由中原掳掠而来的奴隶后代,不懂。

韩德让,契丹名耶律德昌,出生于辽国,世侯大族,辽国大臣,政治家,有勇有谋,后为辽国 “摄政王”,年70逝世,圣宗以国礼葬,谥文忠。

作为被掳掠来的奴隶后代,韩德让是得益于祖、父两辈人的努力,祖父韩知古也许就是神一样的人物,从一个6岁便被掳去当奴隶的孩童,七弄八搞的,竟然被授总知汉儿司事,也就是管理汉人的总管,后为累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成为宰相级的人物,神奇!


父亲韩匡嗣也是了得之人,辽国著名战将,战功赫赫,曾代理过枢密使,也就是国防部长之职,死后被追赐为尚书令。

韩德让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起点当然是很高的,他自幼受父辈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之道,渐渐成为辽国重臣,而在中国戏剧舞台上,他的名字叫韩延寿,就是《杨家将》中那位涂着黑脸,使钢叉的辽国大元帅。

他在军事上最出彩之处,是任南京留守时的一场大战,南京是对辽国而言的重镇,就是现在的北京,宋代所称的幽州,这地方自石敬瑭割让给辽国后,北宋汴梁屏障尽失,所以,收复幽州是大宋历朝努力的目标。


太宗赵光义在灭了北汉后,便想乘胜出击,一举拿下幽州,宋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到了幽州城下,而幽州的守将正是韩德让。

他整军备战,先是以灵活的战术迎头痛击,给予宋军以极大的杀伤,但宋军仗着人多势众,还是将幽州城团团围住,不分昼夜地攻城,以图一举拿下。

韩德让临危不乱,他亲冒矢雨登城拒㣕,率军坚守15昼夜,待辽援军赶到,内外夹击,大败宋军,射伤宋太宗,逼得这大宋皇帝偷得驴车狼狈逃窜,脸面尽失,这便是让赵光义一辈子都后怕的高梁河之战,也是评书《杨家将》中七郎八虎闯幽州的故事原型。


战后,他被封为辽兴军节度使,即辽国直对宋朝疆域的最高长官,后又迁南院枢密使,即国防部中汉人部长,手握兵权,成为汉臣中权势最大之人。

时辽景宗病危,觊觎皇位之人不在少数,作为顾命大臣的他,与皇后萧燕燕密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剥夺了那些做皇帝梦之人的兵权,立12岁的梁王隆绪为皇帝,这便是辽圣宗,萧燕燕成皇太后,主理国政,年仅29岁。

母寡子弱的辽国庙堂,暗流涌动,危机四伏,觊觎皇位者亦是不少,随时都可能出现类似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事,以至于坚毅刚强的萧燕燕都曾垂泪道:“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


这时的萧燕燕必须有一个坚定的后盾,来支持她母子王位稳固,而韩德让便是她最好的依靠对象。

于是,她让韩德让摄国政,掌控大辽国所有军政大权,并以拥立功总理宿卫事,也就是说,她是将整个身家性命托于一人。

萧燕燕乃历史上少见的女中豪杰,她同韩德让的联盟让那些有非分之想的人望而却步,辽国政局迅速得以稳定,北宋想乘乱攻取幽云十六州的动议也随之化为泡影。

驾驴车漂移的宋太宗心犹不死,一心想以军功超越其兄长赵匡胤,以示自己明主的身份,若能取得燕云十六州,则是自己实力最好的佐证,于是,他休整数年后,再次发动反攻,兵分三路,意图一举将燕云十六州收入囊中,一报负箭而逃之仇。


这次,在韩德让的谋划下,萧燕燕亲自挂帅,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两大悍将闪电出击,将宋军打得一败涂地,号称北宋“第一良将”的曹彬全军溃逃,从无败绩的一代名将潘仁美被牵制得失去了方向,只在山沟里蒙圈地打转。

而那号称“杨无敌”的杨业,就是《杨家将》中的杨老令公被活捉,数天后绝食而亡,自此,燕云十六州便成为大宋王朝永远的痛,再无收复之想了。

待政局稳定后,在萧燕燕的主持下,又开始发动了对宋王朝新一轮的进攻,兵锋直指京师汴梁,无奈之下,宋真宗亲征,双方互有胜负,最终在澶州城下订立盟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


不得不说,在大宋王朝长期陷于边患处境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这辽国相对来说是最重盟约的王朝,它受汉族文化影响较大,国体制度,包括官制名称都一如宋王朝,行南北府之政,即每个重要职位都由契丹和汉人分别掌控,所以,在野蛮及无信的程度上,要远远低于其他几个外族政权,用我们四川话来说,是个还比较“落教”的政权。

“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赢得百余年的和平好时光,韩德让在萧燕燕的支持下,也着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不分番汉,选贤任能,整顿吏治,汉化改革,考核官吏,科举取士,修订法律,清理冤狱,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加强贸易,这些措施大大地稳定了辽国内外部的局势,提升了国力。


在萧燕燕和韩德让的努力下,辽朝实力飙升,进入大辽国全盛时代,从而使得全国上下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这一时期也是辽国有史以来的黄金时段。

可惜,萧燕燕在57岁时病逝,这对韩德让是个沉重地打击,他也一病不起,病重期间,辽主及皇后如亲子般地伺奉汤药,然终无好转。

在萧燕燕去世一年后,这位历史上唯一一位当了一辈子“摄政王”的人,亦撒手西归,葬在萧燕燕陵墓旁,这也使他成为葬在大辽皇陵中的唯一汉人。

观韩德让的一生,文能定国安邦,鼎柱朝堂;武能跃马挺枪,百战呈威,对上,他忠心耿耿,以一颗不二之心,倾力辅佐少主立国执政;对下,他张驰有度,为政宽严相宜,杀伐立威与恩惠并举,是大辽王朝中期最为贤明的一代贤相。


作为“辽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他为大辽政权的巩固与辽邦的“中兴”立下殊功,所以,萧燕燕说他是“进贤辅国,真大臣之职!”

至于为何他能得到萧燕燕如此的信任,而他又为何对这干练的辽国武则天如此地忠诚,这是一个大家都很感兴趣的问题,主流说法当然是因为爱情,这不仅是后世,即使在当时也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共识。

只是后来在宋代原创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想象和脑补,于是,这个认知为历代所接受,当然,我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辽、宋两国来往的使臣很多,而来辽的宋臣都有一个任务,就是将使辽时的见闻写下,交与皇帝参考,以便了解对手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相关对策。

而宋代出使之人都是些文人,他们也乐于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各种方式写成书,写下包括自己感想在内的各色内容,甚至诗词歌赋,这亦可以唤作工作总结,不过,在当时有个统称的专有名称,叫作“使北语录”。

首先要申明,关于韩德让同萧燕燕的爱情,在正史中是不置一词的,仅有韩德让深受萧燕燕信任的记录,而两人爱情,甚至是不同寻常的交往,这些都见于这些使臣的笔记或诗歌,也就是这些“使北语录”,按正规来说,俱属野史类。


但是,他们可都是事件的亲历者,其记录的所见所闻应该都不是空穴来风的臆测,所以,这是有着很高可信度的,这也是历代对此深信不疑的基础。

按照野史记载,这韩德让同萧燕燕本就有婚约,是当时的辽景宗横刀夺爱,棒打鸳鸯,生生地将这貌美如花的萧燕燕弄去了后宫,使得二人“深宫一入深如海,从此萧女是路人。”

不过,这里还是有点小小的疑虑,按照史书所载,作为“后族”的萧燕燕应该只能同“皇族”的耶律氏通婚,而这韩德让是于皇族边也不沾之人,如何能在幼时便订有婚约?


这从道理上是说不通的,但是,是否有例外,毕竟韩家也算是世家大族了,这个就有些难说了,不过,要如有些文章为吸人眼球,说二人是青梅竹马,那就有点打胡乱说了。

韩德让的年龄大萧燕燕一轮,也就是十多岁了,我直弄不懂这些写文之人的脑壳是不是叫驴踢了,要说女子能“绕床弄青梅”,那也得有四、五岁吧,而那时的韩德让的胯下早已不是“竹马”,而是在草原上纵马驰骋的大小伙子,这么大的年龄差异,如何能玩到一起去?也敢用青梅竹马来形容!

但他同萧燕燕的关系之铁,确非常人所比,宋人所记如二人同车,经常单独相处一类的记载,言之凿凿,想必也是实情,而“太后下嫁”一说,也有其合理性,不能说没有这种可能。


对于草原民族来说,太后下嫁实在算不得什么新鲜事,在盛行“蒸报婚”的民族来说,乃很正常的一件事,如那被人们高赞的王昭君,一生数嫁;明代草原女王三娘子,嫁了丈夫嫁儿子,嫁了儿子嫁孙子,有什么稀奇!当然,这都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孙子都是先夫大老婆那一支下来的。

只是对男女授受不亲的中原文明来说,这类乱伦之事实在是让人不齿,于是,也成为他们记述的主要内容,一是从心里来“黑”这些蛮夷,二是也能满足民众好奇的心理。

我认为,公开的下嫁是不可能的,因为一旦下嫁,这太后的地位便失去了根基,就如同当年匈奴单于的阏氏一样,你可以嫁给下一任单于,继续顶着个阏氏的名头,一旦嫁与他人,那便是普通平民了。


只能说,他同萧燕燕的关系是公开和大胆的,最多是有夫妻之实而无夫妻之名,如现代的情人一样,况且,这也是被辽国人所认可的,因为,韩德让汉人的底色使得他不可能有篡位之想。

他权力再大,只能是个臣子,再是闹腾也不可能如曹操或多尔衮一般,如一把头上成天悬着的达摩克里斯剑,对皇权随时会产生威胁,能撼动大辽国之根本;而且更让人放心的是,韩德让无子,连个女儿都没有,这样的外来之人,防他何用。

萧燕燕是同丈夫一起合葬的,而韩德让死后,只能在不远处守望,这也可说明三人的关系,不过,让母亲的老情人葬在旁边,这皇帝的心也够大的。


我还是很佩服这韩德让的,不管他是处于何种心理,他以自己的才干和忠心,不仅赢得太后萧燕燕的芳心,并且一生呵护,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放心地离去。

这才是真男人,也是对爱最好的诠释,男人,对心爱的女人其实并不需要多说些什么,因为她要的是关爱和理解,要的是一份安全感,情有所托,无怨无悔,此生何憾。

也许,一个“懂”字,便能包含这其中的一切,二人天造地设的心灵相通,最终是相互地成全了对方,于萧燕燕,她可以含笑而眠;于韩德让则更是如此,他生前孤寂,唯有真情相伴,如今,九泉下的韩德让,也许正在倾听着从天边传来的一曲哀怨的歌声:

燕雀跃云霞,辽原驰骏马,

楼台烟雨,罗衣金甲,

月下风中花,苍穹何时画;

明月照谁家,庭院清风绣春芽,

解人心头话,爱似歌,情如画,

梦落在我钗头花,

闻天涯,阅诸家,

谁让红袖惹天下……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ete13996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2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