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前身体发出8个救命信号(越来越多人突然猝死)

发布日期:2024-12-22 08:52:08     作者:应知吾意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fbe193586.html     违规举报

2017年,安徽某男护士因工作劳累,在连续值班后,突发猝死,年仅23岁。

2019年,北京同仁医院青年医生王辉在家中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后离世,年仅32岁。

2021年1月3日,演员孙侨潞因心梗猝死离世,年仅25岁;两天后,拼多多一员工加班至凌晨1点后,在下班路上突发猝死,年仅23岁。

……


你以为很罕见的猝死,其实每天都在发生。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50多万心源性猝死事例,约等于每分钟有1人猝死,其中,87.7%致死案例发生在医院外,因为它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院外往往来不及。

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猝死,相关报道屡见不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轻人猝死频发呢?

一、年轻不是挥霍健康的“资本”

根据诱因,猝死可分钟2种,一种是心源性猝死,指由心血管疾病引发的,占非事故突发性死亡者的80%以上;另一种是非心源性猝死,与抽烟酗酒、过度透支身体、盲目用药、超负荷运动等因素有关。

不管是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人,只要存在这些危险因素,就有可能发生猝死。


而且,大多数年轻人对自己的身体“过分自信”,觉得自己还年轻,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所以不像老年人那么重视疾病信号,更不会去定期体检,反而给了猝死趁虚而入的机会。

二、熬夜时心脏咯噔了一下,是猝死的前兆吗?

不少熬夜党在沉迷于“熬夜一时爽”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体验过心脏突然“咯噔”一下的感觉,这仿佛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心脏可能要“罢工”了!

事实到底如何?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心律失常

白天时,由于工作、学习等各种活动,人体不断地在接受刺激,心脏也会受到影响。而夜间本是心脏的“放松”时间,但你还在熬夜,还不放过它,它自然扛不住,进而出现跳动不规律的情况。


虽然熬夜不一定会导致猝死,但如果忽视身体发出的警告,那便会增加相关心血管突发事件的风险。

全球知名杂志《Nature》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心脏细胞也有生物钟,改变其内部钠钾离子水平,建立一种节律,可随着白天、黑夜变化。而熬夜会打乱这个节奏,长期如此,心脏细胞的节律就会混乱,导致心脏出问题,增加心律失常的几率,进而提升猝死风险。

所以,小九还是建议大家少熬夜,如果因工作等不得不熬夜,那第二天尽量以静为主,避免高强度锻炼以及高压力状态,给心脏一个缓冲的时间。

三、猝死来临前,身体会发出信号,别大意

正常情况下,从疲劳到猝死的过程中,身体会发出一些“求救信息”,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信号,及时调整。

北京世纪坛医院干部心血管科主任医师银鹏飞提醒,猝死前最为常见的三大表现为:

短暂心绞痛、胸闷(可持续3-5分钟),且有压迫感;伴心慌、乏力、头晕等,或者突发性低血压;少数患者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牙痛、胳膊痛、嗓子痛等,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可长可短,但一般不会太久。


建议长期熬夜、过度透支身体、生活压力大、久坐、抽烟酗酒等猝死高危人群,平时要警惕这类症状。

四、如何保护“脆弱”的心脏?

保护心脏,最简单的方法是从生活的细节做起,尤其是以下几点: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这是保护心脏最基本的方法,尽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注意劳逸结合;远离烟酒,饮食也要多加注意,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同时,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避免加重心脏负担,造成心脏损害。

2、尽量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

长期处于高压、焦虑、抑郁、压抑等紧绷状态下,也容易导致心脏跳动失常。平时要学会调节情绪,遇事要冷静,避免情绪大幅度起伏,降低猝死的风险。


3、积极参加锻炼

长期坚持适当的运动,对提升心肺功能很有帮助。一般来说,科学的运动频率是一周3~5次,一次30~60分钟(不包含热身和运动后的整理运动)。

运动时要控制好心率,推荐一个国际上通行的公式:运动心率 = 170 - 年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计算一下。

猝死事件频发,但很多人还是肆意妄为,尤其是年轻人,把年轻将当成挥霍的资本,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保护好心脏,尤其要少熬夜,一旦察觉到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

[1]猝死是让人措手不及的伤痛,但并非全无征兆!.人卫健康 .2021-1-25

[2]癌症、猝死……这些都是“蓄谋已久”,提前知道信号!.健康时报.2021-11-04

[3]猝死年轻化,请改掉这些坏习惯.人民网健康 .2016-05-11

[4]熬夜时,心脏突然“咯噔”一下是怎么回事?.生命时报.2021-07-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fbe19358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