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虫为何不可以语冰(夏虫不可语冰)

发布日期:2025-01-22 02:09:56     作者:马尐桶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fjh338212.html     违规举报


《庄子·外篇·秋水》有:

北海若曰:"井蛙夏虫语冰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又有:

《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哂夏虫之疑冰,整轻翮而思矫。"

李善 注:"言浅近小智,同乎夏虫,今既哂之,故整翮思矫也。"

张铣 注:"夏虫不知冬有寒冰,亦犹小智不识高道,故笑之。"

宋代梅尧臣《中伏日永叔遗冰》诗:"巨块置我前,凝结造化移。畏冷不敢食,有类夏虫疑。"

明代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七:"郎如此眼光浅,真是夏虫不可语冰。"

清代王韬《六合将混为一》:"不审倚伏之机,不明顺逆之故,是犹醯鸡处瓮,别有一天,夏虫语冰,莫知其候也。"

现经常用来比喻不要同那些不可理喻的人讲那些他根本就不可能理解的事情。

当在日常中遇到满嘴自己道理的人,我们最好不要针尖对麦芒,没用,不要做跟夏虫讲冰的事,因为根本在两个维度和认知上,怎么可能讲得通呢?

我们不仅不可跟“夏虫”类的人去讲道理,而且我们自己也不要做夏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第一、在自然规律中夏虫是永远接触不到冰的,超出他认知的事物你无法解释得通,根据他的认知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方式,夏虫的立场和经历就决定了他不可能理解及以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想到冰的成因及样子。

第二、当我们在自己认知不够的时候或认为对方错误的时候,应当闭上嘴巴,好好听,试着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和思维,不能让自己成为夏虫。

第三,当他人在我们眼里是夏虫,而我们说不定在他人眼里也是夏虫,这是一种沟通障碍的悲哀,也是无法共事的源头。

第四、在有夏虫这样的定义时,我们不能刻意的创造冰的环境让夏虫去认知,因为即使隔离了温度,夏虫也不明白或感知不到,而不隔离温度,夏虫可能会因此而灭亡,而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让他灭亡,所以何必自寻苦恼去解释呢。

尝试着理解夏虫的处境和它自身的条件,不可语的不要语,徒增烦恼。

不要尝试着让不同维度的人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只会让工作更难堪,人尽其用就好。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fjh33821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8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