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如何练三角肌后束(多角度训练三角肌后束)

发布日期:2024-12-22 03:06:54     作者:丟失了愛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fzi335518.html     违规举报

大家好,我是悠米。

关于练肩,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

我们知道三角肌分为前束、中束和后束,更多人会采用这样的顺序去练肩。

尤其是哑铃推举,可以用很大的重量,而且前束在很多动作中都能顺带练到。

而训练中束,最好的动作的是侧平举,只要掌握技巧、练的次数和组数够,一般来说都还可以。

而最难的就是后束了,上不了太大的重量,而且很容易练到背,那么怎么练,才能更好的训练到三角肌后束呢?


1. 三角肌后束功能

整个三角肌在肩部皮下,后部肌束起自肩胛冈,它的作用是让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展和外旋。整体收缩,可使得上臂外展。

所以,我们在训练后束时,上半身要略微倾斜,通过手臂上举,略微增加外旋,以达到训练后束肌群的目的。后束练得好,可以使得你的肩部更立体化,后背也更协调,不会出现有一块是空的。


2. 寻找发力感觉

训练后束,最好的方法,就是俯身侧平举,这个动作也有很多种方法去做。

但在拿起哑铃之前,我们需要用空手或者用矿泉水瓶去找感觉。

刚开始时,可以找个哑铃凳,把哑铃凳调节一定高的角度,正常是上斜哑铃卧推那种角度。

建议是30度,放太高了,感受度会降低。


操作步骤:

站在调好角度的哑铃凳后面,上身开始前倾俯身,用额头贴紧凳脚,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腰背挺直,双臂开始缓慢向两侧上方举起,直至手臂几乎和地面平行时,差不多是耳朵的高度,停止。右侧手臂固定位置,然后用左手去触摸后束。

接着左手就放在后束位置,右手回原位再举止这个高度,反复做,反复感受,记住这个位置。


注意:这种方法,可以便于你快速找准训练点,你要举到什么高度。

另外,用额头抵住凳脚,也是让你找准这个俯身位置,防止在使用重量时借力。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后背要保持直线,不能弓背。

有不少人在做俯身动作时,包括练背动作杠铃划船,还有硬拉等等,始终是弓背。

后期熟练后,直接撤掉凳子,旁边放一个镜子,对着镜子俯身站立,你自己可以看看动作是否标准。这样以后才不会做错。

3. 使用哑铃做动作


双手各持一只哑铃,自然站立,屈膝俯身,保持住。

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抬头,眼睛目视下放。

开始抬起手臂,直接提拉哑铃,几乎和肩平齐时停止。

然后再缓慢回原位,重复。


注意:

手臂不要太太高,超过肩部,就会练到斜方肌和上背。

手肘不能完全打直,需要有点曲肘。

这时候俯身要低一些,那样会感受更明显。

4. 动作变式

站立位的做好之后,可以再进一步提高要求。

①坐姿俯身哑铃侧平举


动作流程基本是一样的,只是俯身要求要低一些。

尽量要将胸贴至大腿,如果是在大重量或力竭时,可以起身高一些。

坐姿的好处是不容易借力,但是动作要做全程,不能只做一半。

有个细节:可以在脚下垫上杠铃片,让腿抬高,会更容易贴住身体,不然你要垫脚或者起身借力。当然个子高的可能上不上。

②平板俯身哑铃侧平举


就是让整个身体平趴在哑铃凳上,然后向两侧举起哑铃。

这样做,基本就是孤立在练后束。

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用大重量,感受度会更明显一些。

③上斜俯身哑铃侧平举


就是将哑铃凳调整至上斜位,然后趴在斜板哑铃凳上,然后做动作。

做这个动作,会有点别扭,而且做不好就变成了练背。

所以重量一定要低,下巴贴住凳脚,稍微带点外旋,做起来感觉会更好。

5. 关于使用重量


练三角肌前束可以使用较大重量,因为那是上举。而中束和后束,最好还是轻一些。

训练后束,使用的哑铃,最好不要超过10KG,太重了,越做到后面,斜方肌就会产生代偿。

建议使用的重量是5KG和7.5KG,这两个重量练个5-8组,做到力竭,刺激效果还是很好的。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增肌,不是为了强调多重,而且肩部本身就容易受伤,最好不要冲击太猛重量。


写在最后的:

如果你以前是在练肩日,把训练前束排在首位,那么你可以在今后,把后束排在第一或第二位训练。放在最后,很有可能还没做几个动作,就会没劲或者借力。

许多人训练都是这样,为了追求大重量,哑铃推举能推到好几十公斤,还要练杠铃推举。到哑铃侧平举,就需要借力,而且手肘内旋、前伸太多。到了后束,这个问题就更明显,直接将哑铃往前送,也就是说,他们从开始到最后,基本都在练前束,要么就是举太高,斜方肌受力。结果就导致整个肩部肌肉发展不均衡。

所以,我们的训练计划还是要随时调整,发现问题后,要及时更正,不然越到后面越难。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

老铁们,觉得还不错,还请给个关注和点赞吧——悠米爱健身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fzi33551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