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是什么意思(热播鸡娃模式上热搜)

发布日期:2024-12-22 08:41:31     作者:不会是欺骗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hzy256889.html     违规举报

△剧照

“你作业做完了吗?没做完还在那玩,当我没看见呢,给你的零花钱全买那些恶心兮兮的东西,还把它当成个宝,你玩这些东西你能考上翰林吗?迟早有一天都给你扔了。这么大的人了,一点自觉性都没有!”……近日,一部聚焦教育的电视剧《小舍得》热播,里面展现了当今社会中诸多的教育问题,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特别是剧中人物田雨岚的“鸡娃”模式更是深深地触碰到许多人的内心,引发网友热热烈讨论。“《小舍得》中妈妈田雨岚在训孩子的时候,我仿佛看见我妈在训我一样,真实又窒息……”

为什么如今家长的教育心理会出现如此大分歧,其背后原因是什么,如何得到缓解?为此,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联系上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高雪梅教授,看看她怎么说?


△影视截图

问题一:

什么是“鸡娃”?什么是“内卷”?

所谓“鸡娃”则是给孩子打鸡血。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

高雪梅表示,家长“鸡娃”的初心,都是希望孩子未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背后也有着对孩子真实且深刻的爱。现目前,教育的回报率是巨大的,会读书、爱读书的人,在常规价值体系而言,能够拥有更多的人生选择权。家长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获取更优质的人生,这就产生了家长“鸡娃”最初的动力。

“一个剧场里,前排有人站起来了,会挡住后面的人,后面的人为了看到台上的演唱也会站起来,在心理学上这叫‘剧场效应’,教育中戏称‘内卷’。”高雪梅说,所谓“内卷”,是指当社会资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时,人们通过竞争来获取更多资源。打比方,原本每人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可现在必须人人付出三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获。


△影视截图

高雪梅解释,当大多数家长都意识到教育投资的高回报后,就会增加投资,破坏常规教育生态。过去上课就行,但是后来要补文化课、要上竞赛班,再后来,发现艺术能成为加分项,又会增加艺术课。当一个家长看到其他家长都在“鸡娃”,这也就增加了家长的焦虑情绪,让家长在教育投资这件事上,疯狂“跟投”甚至“追投”。

在这样的焦虑情绪的裹挟之下,家长会有攀比,甚至发展到后来,有家长希望通过“鸡娃”,来实现自己梦想的心理。


△影视截图

问题二:

过度“鸡娃” 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高雪梅表示,过度“鸡娃”的危害巨大,并不是危言耸听。早期会影响亲子关系,孩子会出现厌学等情绪,长此以往,孩子还可能会丧失对生活的主观能动性和意义感。

“这样的孩子会造成无论是生活,学习,他都觉得没有意义,这就是父母给我规定的事情,当没有人给我下达任务了,人生就没有意义了,他也就丧失了对世界的探索欲望。”高雪梅谈道,长期过度“鸡娃”,只会让孩子丧失“主动性”。这对个人、家庭、甚至是社会而言,都是危害巨大的。

“每一个孩子有属于他自己的生长节奏,这是基本的常识。”高雪梅认为,“教育内卷”虽然让孩子更早学会知识,但不意味着孩子会变得更加优秀。孩子的成长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规律和节奏,在家长的“鸡娃”下,孩子也许能在短期之内学到很多知识,家长能获得即时性反馈感到开心,但这种即时性反馈可能是短视的,这牺牲的是孩子长远的发展和潜力,就是典型的拔苗助长。

问题三:

孩子患拖延症,还要故意犯错时,家长需要警惕吗?

“辅导作业时家长头痛万分,孩子其实是在用这些表现向你求救或抗议。”高雪梅解释,常常有家长在抱怨,给孩子辅导作业的时候,会十分生气,因为孩子出现拖延症、故意犯错或者作业过程中反复喝水、上厕所等情况。高雪梅则认为,这些行为其实是鸡娃在变相给家长传递“我需要帮助”的求救信号。

打比方,当孩子做作业出现“拖延症”或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等行为,实际上已经在通过行为反应,表达不想做这件事了。这个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减少孩子做课外作业的时间。

高雪梅表示,还有一些孩子明明会做的题目,也会犯错误,这是因为“鸡娃”跟父母一样大脑时时刻刻处于紧绷焦虑的状态,使得他在完成一些基本的平常的任务的时候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抠手指、呕吐,甚至一到考试就发烧感冒,这些也是“鸡娃”后出现的心理问题。高雪梅表示,如果家长在“鸡娃”的过程中发现这些问题,一定要及早的跟孩子沟通,及早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比如当孩子每天保质保量完成学校作业时,同意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给孩子一些运动或游戏的时间调节身心等。


△影视截图

问题四:

作为家长,如何调整去“鸡娃”心态?

“教育不是短效投资,家长的眼光应该更长远一些。”高雪梅建议,首先希望家长们能够放长眼光,孩子童年时期的经历,可能会影响成年后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其次,“鸡娃”的过程中,也要掌握一些方式,不是全部都让孩子们去超前教育,全部学一些知识性的东西,“鸡娃”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放弃,按教育节奏适当地“鸡娃”是孩子走向幸福和走向成功的重要之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有研究证明,幼儿时期越会玩的孩子创造性越高。”高雪梅认为,在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幼儿时期,一定要把玩乐的时间还给孩子,但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小学开始进入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时期,家校协同助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则是“鸡娃”的正确打开方式。

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学霸,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会有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所以高雪梅建议家长,与其过度“鸡娃”甚至将自己的梦想加在孩子身上,不如帮助孩子合理分配时间和选择兴趣班,养成良好习惯,激发孩子的内生动力,还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童年。

“剧院里会有更多的椅子出现,但是家长们也要先学会坐下。”高雪梅说。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付迪西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hzy25688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