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四代机皇(称雄6代不倒如今开始瞎搞)

发布日期:2024-12-22 05:26:24     作者:死不放手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jop532825.html     违规举报


富可敌国的瓦伦堡家族突然变脸,背后“捅刀”华为,是不是该摸摸良心,再拨拨算盘,把帐算得更清一些?

|作者:劳灵格

|编辑:阿晔

|编审:苏苏

突如其来,华为再遭黑手!

11月10日,瑞典5G频谱将正式拍卖。开拍前夕,瑞典邮电管理局却硬是搞了个很不靠谱的规定——凡参加竞拍的电信企业,不准使用华为等中国设备;正在使用的设备,都必须在2025年初之前更换。

一纸禁令,直接把事做绝。美国《外交》杂志直言,“瑞典推出的针对华为的限制,是各国中最新、也是强度最大的举措之一。”

随着事件发酵,人们发现在瑞典政府背后有一股神秘力量,那就是瓦伦堡家族。


·瓦伦堡家族两位现任掌门

正所谓“只手难遮天,一瓦可定国”。

这个标榜“存在,但不可见”的瑞典家族,时至今日已传承6代。那些赫赫有名的企业——电信巨头爱立信、机械设备巨头ABB、制药集团阿斯利康、飞机和汽车制造商萨博、北欧航空等均由瓦家控股。他们几乎掌控着瑞典股市1/3的江山,有人调侃:瑞典股市就应该叫瓦市。

瓦家旗下的投资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涉及建筑、教育、电商、医药等诸多产业。没想到,他们竟然一边在中国赚钱,一边在背后“捅”中国企业一刀……


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瓦家的富一代是安德烈·奥斯卡·瓦伦堡。他出生于1816年,年轻时当过海军,后来经营船运业务,40岁时创立了SEB银行。

当时,瑞典的银行很少用储蓄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而安德烈在早年的航海生涯中到过美国,了解了那里的金融业,由此回国后开创了新的银行模式。


·安德烈·奥斯卡·瓦伦堡

安德烈去世后,瓦家由他的两个儿子共同执掌。

老大纳特对政治、公益很有兴趣,平常除了经营银行,还给一家报纸写社论。后来,他干脆逐渐淡出商界,把担子全部交到了弟弟马库斯肩上。

马库斯原本是地方法官,不过十分有商业头脑,1911年执掌家族银行后,逐步把业务拓展到工程、电力等许多新兴产业。


·马库斯·瓦伦堡

纳特没孩子,瓦家的第三代掌门就是马库斯的两个儿子雅各布和小马库斯。

这哥俩的接班人地位确定后,没有立即走马上任,而是在亲爹的安排下,先跟着当时的银行CEO学了好几年的业务。直到1927年,雅各布才接管银行,并通过强有力的收购,为银行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他和弟弟携手带领家族度过二战风云。1946年,小马库斯接任银行CEO。


·雅各布·瓦伦堡

小马库斯对儿子马克寄予厚望,并在1958年将银行交到他手里。当时,家族银行很富裕,但停滞不前。最终在1971年,马克选择自杀,据说是因为压力太大。

此后,本不被小马库斯看好的另一个儿子彼得就被推到前台。而彼得恰好赶上股票市场牛气冲天的好时候,趁机收复了失地,并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他的领导下,家族旗下制药公司开发出了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爱立信也在移动电信行业取得了突破。

顺风顺水的彼得很长寿,退出一线后依旧是家族的大族长,2015年去世,享年88岁。


·彼得·瓦伦堡

如今,瓦家第五代掌门是一对出生于1956年的堂兄弟——彼得的儿子小雅各布,马克的儿子小小马库斯。另外,彼得的次子小彼得也涉足家族企业。


·瓦伦堡家族历任掌门人

扛过2008年金融风暴的打击,瓦家旗下企业仍在稳步发展。而第六代成员已经有10多位在家族相关企业或者家族基金会工作。

盘点这个家族的传承之道,有两个特点很明显:一是代际传承往往是兄弟搭伙,共同或者轮流掌权,但是不分家;二是选择下一代接班人时择优录取,如果幼主不够经验,老一代不光安排辅佐者,自己往往也要再送一程。


好生意总在坏运道中做成

瓦家今天能控制那么多企业,原因之一是不怕风险,喜欢趁低吸纳。这是安德烈时代开创的风格,他说过,“好生意总是在坏运道中做成的”。

1896年,受到经济危机影响,瓦家的银行业务被拖累。

有个传说是,当时银行一度发生挤提,安德烈让保安拿着几袋钱故意大摇大摆走进银行,一下就安了客户的心。这像商战小说里抄来的桥段,难辨真伪。

不过,那时他的银行确实面临艰难选择,要么欠其贷款的企业宣布破产,要么银行设法帮助企业重新站起来。安德烈经常选择后者,于是慢慢就变成了很多公司的大股东。


·瓦伦堡家族旗下主要企业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时,瓦家又收购了一批亏损企业。比如,以1瑞典克朗1股买下的阿斯特拉制药公司,后来发展为北欧最大的制药公司。再比如,瓦家老对手——瑞典“火柴大王”克努格破产,瓦家趁机收购了他的大部分股票,借机控制了大量企业。

企业到了瓦家手上,就不会被轻易脱手,即便出了问题,瓦家的策略也是试图将其救活。比如瓦家的矿用车企业阿特拉斯曾资不抵债,马库斯把它低价卖给自己开的新公司,重组后重现生机,如今已发展为行业领先企业。

瓦家控制企业的办法则是四两拨千斤。瑞典实行双重股权制度,A股不流通但有董事会表决权,B股数量虽大却只对红利等有表决权。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A股,便能牢牢地控制住企业。瓦家深谙此道,最经典的一战是以4%的股权控制了白色家电制造商伊莱克斯。


瓦家选择企业和行业也比较有眼力。

安德烈的时代,新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正在取代传统的瑞典工厂和贸易公司,铁路也在大量兴建。他领导的家族银行参与这些开发,生意才越做越大。直到现在,瓦家还是喜欢投资包括电信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后劲足,影响大。

同时,瓦家对新兴市场、新兴产业也有布局,早年投资的造纸业、机电业、铁路业,都是当时的新产业。如今,这个家族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投入也很大。


懂政治的幕后操盘手

瓦家做的是大生意,当然就离不开和政要搞好关系。这方面,历代掌门也是深通精髓。

初代掌门安德烈,当年在议会努力运作,才得以设立了斯德哥尔摩第一家私人银行,开创了整个家族的事业。据说在银行经营不善时,他曾经找来瑞典国王存了一大笔钱,稳定了储户信心。

二代掌门纳特,当过瑞典外交大臣,在一战期间,曾努力阻止瑞典支持德国。这个判断很正确,瑞典最终站到了胜利者一方。后来,他还参与了瑞典与英国的商贸协定谈判。顺便说一句,瓦家出了十来位外交官,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妻子拉格尔格伦就是瓦家一位外交官的妹妹。


·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左)与妻子

瑞典在二战中保持中立,和英国、德国做生意,两头得利。瓦家三代掌门也有意无意两头下注——

雅各布和纳粹德国有往来,其负责的银行帮助纳粹转移从犹太人手上掠夺的财富,还参与到纳粹新占领区的生意;小马库斯则比较同情犹太人,和盟军接近。

这种策略帮助瓦家在二战后毫发无损地继续发展。而且,二战中瑞典为加强国防,发展军工产业,对瓦家控制的军工企业萨博也给予了很多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瓦家这一代人里有个名人劳尔,号称“瑞典辛德勒”。他并不是家族核心成员,经商也并不成功,甚至对家族生意感到无聊,但他以犹太难民的拯救者留名。


·劳尔·瓦伦堡纪念碑

作为瑞典大使馆一等秘书,劳尔在1944年前往匈牙利布达佩斯。他通过贿赂盖世太保等各种方式搭救犹太人,给他们发放特制的“保护通行证”,称他们为等待遣返的瑞典公民。他租了30幢房子,让这些所谓的“瑞典犹太人”居住,拯救了上万犹太人。

1945年1月,劳尔失踪,瓦家直到2016年才正式宣布承认他去世。这份救命之恩,为瓦家在犹太人(尤其是美国犹太人)圈子里赚得了好名声。

最重要的还是与瑞典政府的合作,这为瓦家带来了很多好处。

比如,1903年,瓦家控制的电力设备公司遭遇德国同行竞争威胁,掌门马库斯希望和对方合作,但没有谈成。他就开始游说议会,成功说服政府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进口税,挤掉了德国对手。


和美国缠不清?

瓦家旗下企业在中国发展得都不错,尤其是爱立信,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中国。此前,瓦家和中国曾有过不少愉快的互动。

其家族主要成员多次访华,一位成员访华时曾突发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还留下一段佳话。而中国领导人访问瑞典时,瓦家也多次参与接待,尽地主之谊。

那么,现在瓦家怎么突然变脸了?为什么当瑞典政府推出不公正的措施时,不但看不到在中国取得很大商业利益的瓦家出来说一句公道话,业内反而传出了这个家族在幕后推波助澜的说法?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爱立信。在5G世界,华为和爱立信是竞争对手。

由于美国对华为的无理排斥,为爱立信创造出了发展空间。尤其在美国,今年3月,其5G设备智慧工厂已经投产。但美国并不满足,联邦政府出面施压,要助力美国企业收购爱立信来加快美国的5G技术发展。所以外界猜测,瑞典是为了保自家的爱立信,就帮着美国打压华为。

华为对这种做法的表态是坦荡荡的:“华为在瑞典经营20年来,从未有过任何安全事故。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对瑞典的安全造成任何威胁。排除华为并不能使瑞典的5G网络更安全,却将限制竞争与创新。”

说到底,华为只要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就像爱立信在中国得到的机会一样。这不过分吧?


还有一个说法是,为钱。

美国陆军与瓦家控制的军工企业萨博签署了一项价值8700万美元(约合5.7亿元人民币)的合同,购买萨博的卡尔·古斯塔夫单兵无后座力炮,准备从2021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以美军的军工能力,要向瑞典买武器似乎有点让人意外。

虽然几千万美元可能还不至于对瓦家造成重大影响,但也不排除他们态度的变化与这些军火生意有关。

中国是开放的,守法经营的外资企业在中国都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中国市场的潜力也世人皆知。号称有全球眼光的瓦伦堡家族,是不是也该摸摸良心,再拨拨算盘,把帐算得更清一些?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jop53282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1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