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神秘的古蜀国(四川发现神秘莫测)

发布日期:2024-12-22 11:29:52     作者:够不够久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kmm178590.html     违规举报


石丈空上的标语。

张三才 文/图

“石丈空”位于马边彝族自治县荞坝乡境内,距县城24公里,属荞坝乡石丈空村的管区。这是一处悬崖峭壁,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峭壁的半山腰,原仅有一条羊肠小道,后来马边首任县令汪京在明朝万历年间组织修筑“叙马驿道”,才使这条羊肠小道变为出境的通衢大道。

关于“石丈空”,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士或诗或文、或歌或画,用各种不同文学艺术形式,给予过太多的描绘和赞美。在这些文人雅士的慧眼中,“石丈空”是高山,是悬岩,是驿道,是战场,是历史,是故事。这些论断,无可非议。我以为,“石丈空”其实就是一本书,一本神秘莫测、耐人寻味、难于破解的历史奇书。

山羊战术

诸葛亮南征之奇计


考察观摩《石丈篇》

说起石丈空的神秘莫测,其一是跟诸葛亮南征有关。

多年来,关于“石丈空”的故事,版本不少。粗略考证,这些故事大多来源一些历史传说,最早的起于三国时代。

三国时,诸葛亮率领蜀兵南征来到“石丈空”,遇南人据险把守。每次进攻时,南人居高临下,滚木、垒石从岩顶倾泻而下,蜀兵无法前进一步。面对此情此景,诸葛亮心生一计,改用“山羊战术”以假乱真。即以羊群打先锋,在每只山羊的角上挂上灯笼,尾上拴一串鞭炮。深更半夜时,先给羊点上灯笼,然后再分批点燃鞭炮。炮响后,羊群你追我赶不断向前冲,岩上南人不断抛石放木,前面的羊群被打倒,后面的羊群又上前,漫山遍野全是明晃晃的灯光,到处都有不绝于耳的“枪炮”(鞭炮)声;岩下战鼓阵阵,蜀兵们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南人以为大批蜀兵已至帐前,立即溃败而逃,先遣队乘机攻上山顶。由此,诸葛亮轻取“石丈空”。

千百年的传说,不是空穴来风,大多演绎于正史。《四川通志》和清代历史学家张编的《诸葛亮集》对“石丈空”就有传奇色彩的记叙。

1984年版的《历史教学》就有一篇记叙诸葛亮率领大军沿金沙江而上往雷波进攻南人的故事,一支小部队从蛮彝司(今屏山县新市镇)沿中都河、荞坝河而上直到石丈空,据险把守。“老将黄忠在石丈空久攻不下,武候从帅府至此,心生一计,买羊两百只,每只羊的角上挂上灯笼,在子时齐明。羊胜打斗,满山灯笼都亮,孟获认为蜀兵已至帐前,仓皇弃石丈空而逃,亮轻取石丈空”。

这些简要记叙到底没有理清史实,诸葛亮率领的蜀军到底是多少人?“山羊战术”所用之羊到底是两百还是上千?南人的守卫人马到底有多少?统领人物是不是孟获?查遍《马边县志》与现存历史档案,这些疑问均找不到准确说法。

时隔1700多年,这一大堆的历史迷雾,后人实在很难考证。如此,让“石丈空”平添了诸多三国神秘色彩。

“陈诗”之秘

武官为何在此即兴作诗


明朝万历年间陈禹谟存留在岩壁上的《石丈篇》

比起诸葛亮南征之谜,更耐人寻味的是石丈空上陈诗的神秘。

这里所说的“陈诗”,即陈禹谟在“石丈空”所赋之诗。时光进入明朝,在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正月,时任马湖府兵备道陈禹谟视察边境防守时路经此地,即兴留下一首《石丈篇》的五言古诗镌刻于石壁,更让这处天险的神秘之感更为浓厚。

《石丈篇》原文如下:马边道中山名石丈空者,上题“凿开天险”,其岩畔有铁枪若干,插置石隙,相传孔明所藏。尔时南人矢不反,遂示以韬兵不复用耶!余时阅武过此,有概于中,爱赋《石丈篇》。

来登石丈空,天险足称雄!

一时低回留,良钦蜀相风。

德威乘叛服,南人绝内讧。

岩畔藏锋镝,坦然推赤衷。

信可孚豚鱼,精感殊族通。

邈矣卧龙迹,仰止意何穷。

蠢兹遗孽在,陆粱倚深丛。

出入诡难测,筹边亟守攻。

龙湖正错壤,震邻且震躬。

谁渡五月泸,载竖七擒功。

虎窟歼余种,麟阁表元戎。

顾言各努力,此日蚤索弓。

陈禹谟的这首五言古诗,至今存留岩壁,清晰可见。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为“石丈空”曾经的历史战事、为悬岩绝壁上“凿开天险”四个大字所震憾的激昂心态;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足下险关驿道演绎的现实;赞颂了诸葛亮南抚夷越“七擒七纵”,以攻心为上,以“抚”为目的的和解政策;肯定了当地人民养猪放鱼农耕生活的安详平和;教导并寄语边区人民居安思危,消除叛逆,早日过上议和休战平的太平日子。

这首五言古诗,是陈禹谟派人雕刻上岩,还是后人自发而为?不得而知。历朝历代路经此地的文武百官肯定不少,为何擅长文字功夫的文官们只字未留,唯独陈禹谟这位守备道武官在此留下唯一笔墨,原因何在?悬案留存,神秘依旧。

地形之秘

壮观丹霞地貌何时形成


石壁上可辨“凿开天险”四字。

壁立千仞的“石丈空”,何以在此突然独立形成,值得探索和研究。

据四川地质专家李忠东先生最新考证:四川南部最大的环状陡崖丹霞地貌为马边彝族自治县的火烧岩(距石丈空下游约10公里)。环状陡崖丹霞绝壁多发育于荞坝河(下游称中都河)两岸,并且只发育于深切曲流的凹岸,表明溯源侵蚀是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原因。形成环状陡崖的岩石为白垩系砖红色砂岩,岩层近于水平。岩圈直径250米至630米,高达400米以上,平面闭合度约200度。

绝壁临河而立,气势逼人。绝壁之上,赤色岩层裸露,在朝霞夕辉照映下,色若渥丹,灿若明霞。这,无疑是“石丈空”现状的真实写照。如此庞大壮观的丹霞地貌形成距今到底有多少年?


石丈空下的栈道。

石丈空悬崖绝壁中雕刻的一厘米深、每个字的高度和宽度均为1.42米的 “凿开天险”四个繁体颜字,成于哪朝哪代(史料记载的只知至少是在明万历四十一年陈禹模书写《石丈篇》之前),何人所书?查无记载,难以考证。

关于“石丈空”地名的正确书写,在马边历来是一个争论不止的话题,由此导致它在历史上的另一层神秘。迄今为止,对此地域的称谓不一而足。

一种说法叫“十仗攻”,依然与诸葛亮南征有关。

“三国时,诸葛亮率兵南征行至此地,遭到彝汉联军的顽强阻止,联军凭借天然屏障,运用滚石檑木的杀手锏,连续打退蜀军的九次进攻,蜀军伤亡惨重。在此危难时刻,参军向诸葛亮献奇策,蜀军一举夺下要塞。十仗攻由此得名。这个称谓是以此次战争最终胜利者蜀军发动进攻的次数而定名的,历经九次进攻的失败而最终攻克要塞,叫“十仗攻”客观反映当年蜀军进攻之战的来之不易。

另一种说法叫“石仗空”。“彝汉联军在此地,居高临下运用滚石檑木的杀手锏,虽然连续九次打退了蜀军的顽强进攻,但依然没能经受住诸葛亮第十次偷袭猛攻,最终溃败而逃。彝汉联军的滚石檑木战术居然在第十次战斗中成为“竹篮打水一场空”,据此,这里应当形象地叫做“石仗空”。这个称谓是以战败者联军的最终惨败结局而定名的,历经九次石仗之胜最后一战却“功亏一篑”。

空!也不空

马蹄之声犹耳 难解悬妙


石壁上刻绘的线条观音。

十仗攻?石仗空?两种争论之外,传播最广的还是石丈空。

“石丈空”,这个地域名称的形成由来已久,它是以半山腰的一条险道的艰难险要来定名的,即马边首任县令汪京在明朝万历年间倡导并组织修筑的“叙马驿道”。而明朝万历年间陈禹谟存留在此岩壁上的《石丈篇》,诗文中两处所提到的皆为“石丈空”。

位于悬崖半山腰、宽不足1米的这条唯一通道,下方是近十丈高的陡峭绝壁,虎视眈眈地面向谷底溪流,既惊且险。过往行人路经此地,不得不低下头颅,背顶凹岩,手扶内壁,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缓步前行。胆大者举目一望,眼前除了远方的天空、近处的河流和脚下的陡壁外,十丈开外空空如也。

传说与历史的交织,形成诸多迷雾,最后需要专家考证。

1987年3月出版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名录》第35页有如此表述:“石丈空,此处有一岩路,行人缘岩而上如在虚空,故名。石丈空大队驻地”。

1994年11月出版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志》第34页关于“荞坝区”的表述中是如此记叙的:“治荞坝距县城东30公里,面积71.8平方公里。荞坝之名,出现于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之前。民国二十四年更名荞圣乡,后改荞寿乡。1958年秋为荞坝公社新民管理区,1984年为荞坝乡,辖茶叶、茶场、凉桥、石丈空、会步、双河6村43组”。

正式进入官方视野的县志和地名录记载,无疑是最权威的结论。尽管官方对此早有定论,并在公开使用时明确规范表述为“石丈空”。但时至今日,这个地域名称在民间依然各执已见。这无疑给这处耐人寻味的古战场遗迹,再次披上神秘面纱。

历史的三国梦,曾经的“石丈空”,隐藏着太多的历史玄机,遗留给后人无数的难解悬妙。

著名诗人牛放在《穿牛鼻说》中说:“石丈空诸葛挥师南征,马蹄之声犹耳,仰望历史天空,空!也不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kmm17859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