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田镇中心小学红色基因的传承(确山县竹沟镇中心小学)

发布日期:2024-12-22 06:30:17     作者:爱与盛年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kyd472428.html     违规举报

作者:余永海


“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参观!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筹建于1956年,于1958年开馆,由周恩来总理题写馆名,是我国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上方的造型,象征着抗战时期的竹沟如一颗璀璨的红星照耀着中原大地;'竹沟魂'浮雕再现了竹沟军民团结抗日,英勇不屈的场景......”这是2022年12月4日,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里讲解的一幕。

讲解员清亮动听的嗓音、落落大方的姿态、声情并茂的讲解再现了竹沟军民团结抗日、英勇不屈的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那段跌宕起伏的峥嵘革命岁月。他们是来自确山县竹沟镇中心小学的“红领巾讲解员”。


同行的竹沟镇中心小学校长曹双自豪地介绍,我们的“红领巾讲解员”,从2019年开始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到确山竹沟革命纪念馆进行义务讲解,宣讲竹沟红色历史、传播竹沟革命精神、播撒红色火种,风雨无阻。目前,已经义务接待了超10万人次的讲解,此项活动是我校“五育并举”下加强德育工作的举措之一。


曹校长慨慷激昂地说,确山竹沟是红色圣地,素有“小延安”之美誉。刘少奇、李先念、张震、彭雪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战斗工作生活过。这里有中共中原局旧址、竹沟革命烈士陵园、竹沟革命纪念馆、刘少奇窑洞等红色教育基地。竹沟镇中心小学根植于这片厚重的红色沃土,依托随处可见的红色资源,牢记并深入践行领袖“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嘱咐,大力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打造红色校园。

该校紧紧围绕“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信念育人”的教育理念,通过知、寻、讲、学、做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夯实德育工作。


知竹沟历史。依托竹沟随处可寻的红色资源,学校因地制宜,开发红色校本课程《“小延安”竹沟》读本,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利用每周的主题班队会、主题阅读课和地方特色课,学习红色校本课程,了解家乡竹沟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让学生熟知竹沟的历史沿革,感受竹沟的厚重红色历史,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树立学生珍惜幸福、努力学习的意识。



寻革命踪迹。利用清明节、公祭日和班队的主题活动,开展“寻找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山村农户,走访革命前辈和山野老农,参观竹沟烈士陵园、竹沟革命纪念馆、刘少奇窑洞、竹沟中共中原局旧址寻找红色印记,了解先辈们的生活印迹,感受先辈们的精神。



讲红色故事。通过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日活动和学校的各种主题活动,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让红色教育伴随孩子的成长;开展以“歌颂英雄、歌颂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通过歌颂了祖国的变化和对党的热爱,给人以鼓舞和启迪,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开展了以“诵读红色名篇佳作”为内容的展示活动,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展示,把红色名篇佳作形象化、生活化、情感化,让学生用心灵感悟到了名篇佳作的思想精髓和灵魂魅力,从而滋生出美好品质、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开展“英雄人物激励我成长”主题手抄报活动,让学生们通过阅读革命书籍,摘抄革命资料,制作主题队报,让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洗礼,激发出内心的情感。


学革命精神。通过课外阅读课和主题班队会,学习先烈精神。开展观看“红色电影”活动,学校每期组织学生共同观看了红色爱国影片。同时要求学生在利用电视、电脑等观看红色电影,接受革命教育,培养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



做时代新人。每年春秋季,组织学生进行徒步“重走长征路”研学旅行活动,通过切身体验,感受长征精神;组织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让学生到竹沟纪念馆进行实地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通过一次次的讲解,让学生心灵一次又一次地得到洗礼,激发出内心的情感,让红色文化根植于心底,让竹沟烈士的革命精神内化学生之心,外现学生之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近年来,竹沟镇中心小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德育铸魂、文化启智、体育培根、美育增慧、劳动赋能”为目标,紧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kyd47242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