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请求辞官退休(古代官员的延迟退休)

发布日期:2025-01-22 11:10:03     作者:寶唄俄嗳迩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ldk255616.html     违规举报

古代退休年龄是几岁?朱元璋颁令“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致仕”。

退休一词,最早见于唐宋,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复志赋序》中有“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一句,《宋史·韩贽传》上也说:“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官员退休后,国家为了使其老有所安,还会发放一定的退休金,金额的多少与其官职、功绩和皇上的恩宠程度有关。


我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曲礼(上)》中有这样的文字:“大夫七十而致事”,这说明早在周代便规定了退休年龄。70岁退休,其实是约定俗成,到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武帝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这一人事制度才有了法律内涵。时御史中丞沈渊表奏:“百官年老七十者,皆令致仕。”

退休年龄发生变化出现于明朝。朱元璋(明太祖)当了皇帝后,对旧的人事制度作了较大调整,其中规定了新的退休年龄。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朱元璋“命文武官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

五年后,即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八月,朱元璋又出人事新政,将相当于今部队、警察系统的中下级官员退休年龄提前至50岁。此即《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七十四)中所记,“命内外指挥、千、百户、镇抚,凡年五十以上者许以子孙代职。”

但朱元璋规定的退休年龄在明代200多年间并没有一直贯彻下去,朱棣(明成祖)登基后即恢复“70岁退休”古制。此后不断反复,但明代退休年龄基本上是60岁以上。

在明孝宗当皇帝时,还出现了类似今天“内退”的规定,凡主动提出退休的官员,没有年龄限制,即使40岁提出退休也会被批准。

“延迟退休”的争论历朝历代比比皆是

古代虽有关于退休的制度,但制度归制度,许多时候,各朝皇帝们都颇有弹性,并不怎么按制度办事,官员到了退休年限,皇帝照样强制延迟。如元朝的郭守敬,年逾古稀屡次申请退休,但就是得不到批准,最终86岁时死于任上。

这样的例子在历朝历代比比皆是。于是,延迟退休的争论随即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在不断的争论中,正反两派各持己见。

觉得延迟退休合理的官员认为,最好实行终身制。这些古代官员的理论依据是,“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也就是说,我给皇帝干活,皇帝给我发工资,公平交易,一辈子不反悔,直到老死都可以。后来又出现“文死谏、武死战”的说法,总归都没有脱离一个“死”字。“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劳动合同最好没有期限。延迟退休,或不退休,才能既显荣又得禄。

唐德宗时的宰相崔造,原本退休了,但退休生活让他觉得“居闲躁闷”,于是常对子弟感叹:“不得他诸道金铜茶笼子物掩也。”意思就是,退休不能“显荣”了,趋炎附势者不上门,他很难承受这种失落感,终于耐不住寂寞,又复出继续工作。

清朝光绪时,广东南海有个九品官俞凤书,家人多、负担重,年过80岁还在巡检职位上卖老命,为的就是“得禄”。让老干部累死在岗位上肯定不妥,但如果逼他退休,又是断了他一家人的活路,也不妥当。于是上司帮他想辙,安排他署理全省有名的肥缺——征收“渔税”,攒一笔外快回乡养老。终于,俞老在这个署理期内赚了不少银子之后,才同意退居二线。

而持反对意见的官员们则要求,一切都应该按照制度来。

这些官员的理由主要有三条。一是工作到了一定年限,身体会生病,就应该退休颐养天年;二是如果不按照退休制度执行,那么早前制定的制度就会失去公信力;三是在退休后,老官员们有大把的时间读书写作,可以“卒老于文字之间”。

东汉著名经学家张禹,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当过“太子师”,并做过太傅、丞相等官职。到了退休年限,他曾多次上书“数上疾乞身”,请求告病还乡。但谁都知道,他的“告病”只是借口,“正其法”才是本质。尽管“帝遣人问疾送药,强留”,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反对皇帝强制官员继续工作的做法,终于在永初五年(公元112年)顺利退休。

魏晋时期,扬州从事史(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工作者)何子平也反对延迟退休。他的母亲住在会稽,已有80岁的高龄了,按照规定,儿子应退休回家奉养老母。主簿顾恺之劝他别退,何子平不肯,说:“我们当干部的不能带头损害制度的公信力。”顾恺之又建议他回会稽后,在县政府求个公职,既有俸禄可取,又方便就近奉养母亲。何子平还是摇头,认为不能做这种投机取巧的事。何子平退休后,“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即完全靠体力劳动养活老母和自己。

唐代韩愈则认为,延迟退休不利于读写:“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代的韩贽也以实际行动支持韩愈的意见:“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

南宋孝宗时,有个尚书郎鹿何,他反对延迟退休的做法更为尖锐:刚过不惑之年就提前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挂了一块匾,书“见一”两字于其上。这两字出自“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的典故,意在讽刺那些嘴上说退休、私下里却支持延迟退休的人。鹿何反用其意,表明心迹,可谓旗帜鲜明,另辟蹊径。

拒绝退休,因为退休后会出现生存上的尴尬事

现在许多人之所以对延迟退休有议论,是因为担心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达不到预期,不能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在古代,“职工”则是因为养老金缺乏保障而拒绝退休,其中不乏一些退休后出现的生存上的尴尬事。

汉朝的宋均,从小就“好经书,通《诗》《礼》”,15岁入仕,曾官至河内太守,退休后靠跑到颍川去做客座教授,靠为学生讲学维持生计。还有世代都是郡吏的孟尝,在合浦太守任上因病退休,因为没有收徒讲学的本事,只能下田耕作。有个在京师做尚书的同乡向皇帝推荐他重新做官食俸,皇帝不理会,于是孟尝做了大半辈子的自耕农。

唐代的例子更多。如孟郊贾岛都以诗风清峭瘦硬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又都是在副县职任上退休,最后都因生活无着、贫病交困而死。韦应物因病从栎阳(今陕西临潼)县令任上退休后,因没有住房,便只能借住长安西郊的善福寺苟延残喘。还有名列“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在新都县尉一职上退休后,寓居太白山的一个草屋,穷困潦倒。卢副县长没有家底,又没有养老金,全靠朝中显宦不时送来药品衣物,才屡次渡过难关。

小官也就罢了,在宋仁宗时期做过宰相的杜衍,退休后同样因为没有养老金而非常困顿。杜衍为官清正,一生“不殖私产”,退休后没有住宅,便长期借居南京(商丘)车院(教习驭车技艺的单位,近似后世的驾校),直到去世。

这种情况直到明朝时期才得到改善。明初规定,三品以上官以本品致仕;四品以下并现职任满三年而无大过者,可升一等致仕;若有过而不称职者,以原级致仕。

致仕官在礼仪上受尊重,在宴会、祭祀等活动中,仍享有该品的礼遇。明初执行“仕官食原俸”的规定,但不久就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不领取俸禄、但享受本品豁免赋役的权利。如果家中实在贫寒到不能生存,则“有司月给米二石,修(终)其身”,退休官员的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之后的清朝也基本延续此种制度。

大部分官员自觉请辞,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也主动让贤

然而,大部分历朝官员一到退休年龄都自觉请辞,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也主动让贤。在古代,提前告老还乡的情形并不罕见,只要官员提出申请,皇上一般都会恩准。明弘治年间,明孝宗就曾专门下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古代官员们提前退休的原因主要是身体情况欠佳,如唐代开国名将李靖,因伤病缠身的缘故,提前在64岁时就“告病还乡”,被皇上恩准。

当然,也有一些官员提前隐退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比如范蠡,他辅佐越王勾践成功剿灭吴国,一雪前耻,但他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是该急流勇退的时候了。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他携带金银细软,率领家属和仆从,驾一叶扁舟泛于江湖,成功跳出了那片是非之地,实为明智之举。明朝的开国功臣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但他并不居功自傲,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于是在洪武四年,他刚满60岁就要求退休,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表明心志:“买条黄牛学种田,结间茅屋傍林泉。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总神仙。世间万事都增价,老了文章不值钱。”朱元璋很高兴地派人把他送回了家乡,还给了不少赏赐。

还有一些官员提前退休是因为自己本就无意于功名利禄,比如我们熟悉的陶渊明,一生向往田园生活。还有南朝梁代的陶弘景,36岁便提前退休,自号“华阳隐居”,过起了逍遥的隐居生活。梁武帝即位后,派人请他出山做官,陶弘景便画了两头牛,一头牛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头却被人套着笼头,牵着鼻子鞭打驱使,他还在画上写了首诗:“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陶弘景借画和诗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决心。

梁武帝一看,深知其意,虽没有请他出来为官,但梁武帝还是经常以书信方式请教朝廷大事,因此陶弘景还被人称作“山中宰相”。

正所谓“无官一身轻”,清代乾隆年间的“刘罗锅”刘墉被我们熟知,他退休后曾写了一副对联:“粗茶淡饭布衣裳,这点福让老夫消受;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由儿辈担当。”悠然自得之情一览无余。当然,退休也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崭新生活的开端,如今老百姓们退休后或接送孙子,或写诗作画,或遛遛家雀,或拉拉二胡,或发挥余热,或游遍河山,忙得也是不亦乐乎!

(解放日报)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ldk25561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1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