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年少时走失十一年解密(安徽痴呆老头嘟囔奇怪数字)

发布日期:2025-01-22 01:46:32     作者:夏忍冬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lok322992.html     违规举报

一位居住在安徽省淮北市的90岁煤矿退休老人,因患上脑萎缩,记忆逐渐变得模糊。对以前的经历,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可他却偏偏对一串数字记忆犹新,整日嘟囔着:“27、81、241”。逢人都会念叨这串数字,亲戚朋友都以为老人患了痴呆症,脑子糊涂自己乱说罢了。可他什么事情都记不清了,唯独这串数字从来没有说错过,这让他的儿女感到非常疑惑。此时,恰逢政府人员来家里普查老兵信息,才得知父亲曾经当过兵,由此联想到父亲常常嘟囔的那串数字,可能跟部队番号有关。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他们求助军区,引起了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首长下令:快查查27、81、241。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终于揭开了老人隐藏72年的秘密。老人嘟囔的这串数字究竟有何特殊意义?他又有何身份,能引起首长的重视?接下来为大家一一揭开谜团。


原来这位老人名叫宋良友,1928年,在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出生于安徽淮北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中。小时候因为家里穷,他没少吃苦,常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穿的衣服也是破烂不堪。日子苦也就罢了,他们还整日担惊受怕,小心提防着,怕日寇进村扫荡。可即便如此,村子里的老百姓也没能逃过日寇的魔爪。在宋良友10岁那年,无恶不作的侵华日寇发起了大规模的扫荡,乌泱乌泱的日军冲进村子里,他的家乡彻底沦陷。


日寇所到之处,民不聊生,村民被吓得四处逃窜,日本人抢走农民的粮食,杀害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临走时还一把火烧掉他们的房子。宋良友亲眼目睹了日寇对家乡百姓惨无人道的暴行,内心充满了仇恨,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手刃敌人!可惜他当时年龄太小,手里又没有武器能和敌人对抗,只能选择隐忍。盼望着能遇到一些有本事的人,教他本领,上阵杀敌,为家人报仇。


心里怀揣着这样的理想,很快便遇到了一支能杀敌报国的队伍。这支队伍正是赶来他们家乡,保护老百姓的八路军。宋良友看到八路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一个个骁勇善战,面对敌人毫不惧怕。他也想要穿上八路军的军装,和他们并肩作战,保家卫国。所以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军,家里人也都支持他的这个想法。只可惜,报名的时候工作人员看他年龄太小,拒绝了他。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家,虽然不能上战场打仗,但他也要做一个小小男子汉,在家里边帮父母干活,保护好他们。


那个时候到处兵荒马乱,老百姓缺吃少穿,他们家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了多赚些钱养家糊口,宋良友便跟着父母到地主家里去做长工。而地主财大气粗,相当于民间的土皇帝,经常欺负穷苦老百姓,让他们干最重的活,却给最少的工钱,吃的食物也是最差的。这种饱受欺凌的日子宋良友过得够够的,他每天都数着日子过,希望自己可以快点长大去当兵,当兵学本事,别人就不敢再欺负他的父母。


不过还没等他当上兵,日寇就被八路军打得落荒而逃,最终宣告无条件投降。宋良友和家人都非常高兴,他以为终于可以过太平日子了。谁料,没过多久我国内战爆发。已经18岁的宋良友,为保护家人和国家安定,再次报名参军,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他就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小孩,而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临走前,母亲虽然不舍,但还是很严肃地告诉他:“娃,你现在已经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了,我和你爹不求你立大功,只希望你能对得起这身军装,万万不能做逃兵!”听了母亲的这番话,宋良友忍不住落泪,因为他清楚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来见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于是他扑通一声跪下,给父母磕了三个响头,便头也不回地追随大部队去了。


当年,宋良友所在的部队正是解放军第27军81师241团,正是老人头脑不清醒后,还时常嘟囔的那串奇怪数字。宋良友进入部队之后,接受了不足一个月的系统训练,就已经可以熟练掌握各种武器的使用方法。他不仅学习能力强,还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内心。上海战役打响后,宋良友第1次上战场打仗,就表现得非常勇猛,总是冲在最前面,没有丝毫的胆怯。经过一场激战后,把敌人打得连连退败。宋良友也因为在这场战争中表现突出,被破格提升为班长。之后他带着战士们南征北战,多次立下战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民翻身做主人,家家都被分了地,宋良友本可以退伍还乡,和父母过安稳的生活。但他却选择继续留在部队里,听从组织安排,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一年之后,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战斗机在朝鲜上空进行着猛烈的轰炸,美军试图越过三八线侵略中国。刚成立的新中国,又被外敌虎视眈眈地惦记着,中国人民自然不能等着他们打过来,所以抗美援朝一战必须要打,而且还要打得漂亮,给敌军重创,让他们永远记住中国不是好惹的。


于是我国接受朝鲜的求助,迅速组建志愿军出兵朝鲜。1950年10月,志愿军第1批战士用最快的速度将美军赶回三八线以南,随后迅速制定第2次作战计划。派出16万大军奔赴朝鲜战场,其中就有宋良友的身影,当时他所在的第九兵团进入朝鲜时,正值寒冷的十一月份,朝鲜低温已经达到零下20多度,晚上的温度更是低到零下40度,简直就是一座冰城。可志愿军们却还穿着单薄的棉衣,给他们运送棉衣的物资车辆还在途中遭到敌军袭击,棉衣无法及时送到,他们只能强忍着,一边和极寒天气做斗争,一边还要躲避敌军的侦查,迅速前进。


因为我军和敌军在火力上有巨大悬殊,所以不能硬碰硬。为保存实力,在行军的路途中。志愿军战士们只能白天匍匐在雪地里,任由雪花将他们覆盖,晚上摸黑赶路。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志愿军战士还没和敌人交上火,就已经活活被冻死在雪地里。宋良友所在的第九兵团,就有多名战士被冻伤,甚至被冻成了“冰雕”。为了驱寒,他们随身带着辣椒,冻得受不了时就嚼一嚼,可还是有很多战士没挺过去。看着身边的战士牺牲,宋良友心痛至极,但同时更多的是愤怒,他恨透了美军,暗自立下誓言:不能让战友白白牺牲,不把美军打跑,绝不回国!


当时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打败美军的“北极熊团”部队,这支部队在一战和二战期间,屡次为美军建功,在美军里是赫赫有名的一支部队。而他们也是对志愿军有着最大威胁的一支部队,所以必须要先将他们干掉。长津湖战役中,宋良友跟随81师241团,奉命在长津湖北部的新兴里集结,和兄弟部队一起围歼“北极熊团”。新兴里虽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但在长津湖战役中,这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的得失直接决定着长津湖战役的胜败。


长津湖一战,就像电影中演的那样,志愿军战士们提前埋伏在北极熊团的四面八方,观察着敌军的一举一动。11月30日凌晨,趁着美军正在过平安夜庆,士兵松懈之时,九兵团司令宋时伦一声令下,埋伏着的志愿军从4面包抄敌军,向着驻扎在新兴里的美军部队发起强烈攻击,给敌人打个措手不及。可即使这样,美军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火力,他们迅速发起反攻,战机在志愿军头顶上不断轰炸,地面上还有坦克对我军进行轰炸。再加上敌军的人数足足比我军多出三倍,当时的局面对我军非常不利。


但志愿军战士们还是奋不顾身的前赴后继,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这次机会没有抓住,没能把敌军击退,会对我军造成非常大的重创。所以大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只想打赢这场仗。战士们像潮涌一般,一波接一波地穿过枪林弹雨,直插敌人心脏。一阵激战过后,宋良友所在的连队很多战士受伤倒下,指导员和排长也不幸牺牲,阵地上只剩下几名战士还在坚持战斗。宋良友身为班长,他必须要想出方法打破现在的局面,死守战地的同时,也不能让仅剩的几位战士们再有任何闪失。


于是他在战友的掩护下进行了一番观察,为保证弹药充足,他带着战友们匍匐前进,当靠近敌军阵地时,再发起猛烈攻击,这样近距离射击,可以保证每一颗弹药都不被浪费,还能让敌军元气大伤。用这样的方法,他们和敌人血战了三天三夜,仅几名战士,就击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敌军为了不受他们牵制,疯狂地冲向高地,想把他们几个一网打尽。还不断地冲着宋良友进行炮弹轰炸,一颗炸弹刚好落在了他的身旁,他没来得及闪躲,便被强大的气浪掀翻,整个人飞起来跌落陡坡,头撞到石头一下子昏死过去。


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头上和肚子上都是血,还被弹片划出了几道口子。为了继续和敌人做斗争,他忍着剧痛,抓起一把被炮弹炸得焦糊的土,糊在伤口上止血。然后借着炮火发出的亮光,爬回阵地,和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一直坚挺到援军到来,他才被卫生员抬走疗伤。虽然这次战争他伤势严重,但因为他一直坚守阵地,没让敌军侵占,为后援部队拖延时间,最终换来了战争的胜利,即使受伤他也觉得值了!战后还被授予三等功。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之后,宋良友申请复员,但他并没有接受组织安排的工作,而是选择回到家乡陪伴父母,荣归故里的他,在母亲的安排下娶了一位同村的姑娘,一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婚后为养家糊口,他还进入了当地的一家煤矿做矿工,一干就是几十年。


子女成家立业后,他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当年在战场上受的伤反复发作,无奈之下选择退休。晚年脑萎缩患上痴呆症,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很多事情都记不得了,但偏偏记得一串数字,整天嘟囔着。儿女觉得奇怪,上报军区,首长令人查一查,结果令人震惊,原来这位痴呆老人竟是志愿军一等功臣。他入伍之后参加过5次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共获得两次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四等功,是战功赫赫的老英雄!


正是这些英雄在战场上流血流汗,奋勇杀敌,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向英雄致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lok32299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