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与山海经的关系(大禹与嵩山的渊源)

发布日期:2025-01-22 08:42:01     作者:历史的陈旧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lpa414557.html     违规举报

大禹一生与嵩山关系密切,他继父亲鲧为崇伯,被称为崇禹。大禹在嵩山一带治水、受封、建都、治国,见诸于不少史册。大禹在嵩山一带影响深远,不仅流传下许多传说故事,地方文献中有很多记载,而且还有很多祭祀大禹及其妻子的庙宇。大禹治水故事,被郑州市、登封市分别评为十大历史故事,大禹还和许由、管仲、陈胜、祭遵、杜密、李颀、刘景曜、耿介、景冬扬等被评为登封的十大历史名人。2008年元月,嵩山地区的登封和禹州又同时被命名为中国大禹文化之乡。因此,本文拟就大禹和嵩山的关系作一探讨,并请教于各位方家。


一、大禹生长于嵩山

嵩山古称崇山,又称崇高山、嵩高山、外方山,大禹的父亲鲧是嵩山一带的部落首领,史称崇伯鲧,大禹自幼在嵩山地区生长、活动,这应是毫无疑问的。

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云:高密,禹所封国。”“禹母修己,吞神珠如薏以(上有草字头),胸拆生禹。”①“鲧娶于有莘氏之女,名曰女嬉。年壮未孳,得薏以(上有草字头)而吞之,意若为人所感,因而妊孕,剖胁而产高密。”②“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振,十四月,生夏禹。”③《史记·六国年表》亦曰“禹生于石纽”。一是其父所生,《山海经·海内经》:“帝令祝融杀鲧于羽山之郊。鲧复(腹)生禹”④,郭注引《归藏开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做黄龙”,黄龙即指大禹。《初学记》卷22引《路史·后记》载:“鲧殛死,三岁不腐,副之以吴刀,是用出禹”。这些话的意思是说禹是从父鲧的肚子里出来的,“鲧腹生禹”的神话是早期人们产翁习俗的历史折射,是父系社会之初男人们为了树立自己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想方设法把生儿育女的功劳据为己有,以便对子女取得正式的亲权的反映。一是石头所生。《淮南子·务训》云:“禹生于石”。这则显然源于远古“灵石信仰”。

大禹出生地的说法,历来史家说法不一。现在,最为广泛和被认可的有两种说法,一是四川,二是河南。再具体一点,一是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禹里乡,二是河南登封市区少林办“一溜石纽屯儿”。“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禹母吞珠孕禹,坼副而生于县涂山。” ⑤除西汉扬雄的这一记载外,《吴越春秋》、《水经注》以及《华阳国志》、《锦里新编》、《汶志纪略》等地方志书中也都有第一种说法的记载。而司马迁《史记》等典籍都说记载禹是黄帝、颛顼的后裔,黄帝颛顼长期活动于中原一带,其父鲧又被封于崇山而称崇伯鲧,所以大禹应是中原人。《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帝王世纪》云:“夏鲧封崇伯。故《春秋传》谓之‘有崇伯鲧’。”崇地,古今学者均言即今河南登封市嵩山。《史记·夏本纪·索隐》引《连山易》云:“鲧封于崇。”《国语·周语上》载:“昔夏之兴也,祝融降于崇山。”韦昭注: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御批通鉴辑览》载:帝求能治水者,四岳举鲧,帝乃封鲧为崇伯,使治之。鲧乃大兴徒役,作九仞之城,讫无成功。”张振犁先生认为禹族就居住在中州的腹地中岳嵩山一带,“从考古的发掘来看,嵩岳阳城(今登封告成镇)、洛内(左有三点水)、伊内(左有三点水),也都是禹治水和族居的中心地区”。⑥陈剩勇先生在《大禹出生地考实》中认为有关大禹出生地的三种说法中,认为司马迁的说法影响最大,而“至于扬雄等人‘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之说,则显然是西北羌族的一支迁入四川之后附衍而来的小说家者,非信史也。”⑦另外,嵩山一带除鲧腹生禹的传说外,登封的韩有治先生更是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整理了下雨王借尸转世的传说,说下雨王附在崇伯鲧夭折的儿子文命身上而得以在石纽屯转世生还。并且,登封市少林办少溪河畔马庄村等六个村庄,老百姓现在还称为一溜石纽屯。现在,一溜石纽屯附近还保存有大量大禹文化遗迹,如石纽石、禹岭、息壤岗、崇高山、夏地、东军地、姚沟、涂窑、少姨庙、少室阙、圪垯奶奶庙、三官庙、禹王庙、禹王沟等。只是禹王沟,因唐宋以来玉皇大帝信仰兴起后在沟口建起了一座玉皇庙,而现在多被称为玉皇沟。

综上所述,大禹出生于中原的嵩山一带,应是普遍的说法。正如席彦召、席云清在《溯源河洛文化》一文中所说的:“大禹应是嵩洛地区土生土长的部落首领。”即使撇开大禹的具体出生地,鲧封于嵩山一带,大禹随父鲧自幼生活在嵩山一带也应是肯定无疑的。


二、大禹家居于嵩山

大禹生长于嵩山,那么长期家居于嵩山则勿庸置疑,《史记@封禅书》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而“禹居阳城”更是史学界普遍的说法,阳城就是嵩山脚下的今登封告成。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汉书·天文志》颍川阳翟县下注引《世本》,都说“禹居阳城”,大禹家居嵩山的实物证据就是启母阙。而启母阙铭云:“昔者共工,范防百川。伯鲧称遂,OO其原。洪泉浩浩,下民震惊。禹O大功,疏河泻玄。九山甄旅,咸秩无文。爰纳涂山,辛癸之间。三过亡入,实勤斯民。同心济隘,胥建三正。杞缯渐替,又遭乱秦。圣汉湮(左为示安旁)享,于兹冯神。翩彼飞雉,卒(左为山)于其庭。贞祥符瑞,灵支挺生。出O弼(中为隔少耳朵旁)化,阴阳穆清。兴云降雨,OOO盈,宁一不歇,比性乾坤。福禄来归,柏宥吾君。千秋万祀,子子孙孙。表碣铭功,昭视后昆。” ⑧这里,明确地记载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家就在嵩山脚下。禹居阳城的文献记载很多,而尤以《淮南子》的记载为最典型:“禹治鸿水,通轩辕山,化为熊。先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惭而去,至嵩山下化为石。方孕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正因了这一记载,而衍生出了启母石和代姐育婴的传说,也正因为此,人们才把大禹和第一个妻子涂山娇居住地附近的山命名为太室山,把大禹和其少妻涂山姚居住地附近的山命名为少室山。而启母阙、少室阙及启母阙上的启母化石图、夏禹化熊图则是这一记载最直接和最形象的物化诠释。《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春正月,行幸缑氏。诏曰:‘朕用事华山,至于中岳,获驳鹿(下有四点),见夏后启母石。翌日,亲登崇高……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曰崇高。”从阳城县析出的崇高县就是登封市的前身。


不仅大禹家居于嵩山,如张振犁先生所言,大禹的整个家族也应居于嵩山一带,其父崇伯鲧自不待言,从其始祖黄帝、颛顼到其子孙启、太康、少康以至夏桀等也都在嵩山一带定居和建都。章炳麟《神权时代居山说》中说“夏后所居曰嵩山;夏都阳城,即嵩山所在;古无“嵩”山,但以“崇”字为之,故《周语》称鲧为崇伯鲧,《逸周书》称禹为崇禹。”⑨《周书·度邑篇》云:“自洛内(左有三点水)延入伊内(左有三点水),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解释:“夏,中国之人也。”而洛内(左有三点水)、伊内(左有三点水)就在嵩山北麓,而中国即古代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一带。

三、大禹治水于嵩山

《汉书·五行志》载:“禹治洪水,锡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大禹治水历来多被认为是神话故事,可是近年来,根据多学科综合研究表明,大禹治水是历史事实,因而大禹治水被评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之首。大禹治水不仅为《尚书》、《孟子》、《史记》等古代文献所证明,而且也为众多文物和考古发掘成果所证实。春秋时的秦公簋、登封东汉时期的启母阙以及四川新发现的景云碑也都客观地说明了大禹治水的历史事实。2002年,一件出现在香港的青铜器遂公盨,其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使“大禹治水”不再是神话传说。因为这和《尚书》中“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序》中“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的记载几乎完全吻合。存于上海博物馆的容成氏简也明确记载了大禹任司空治水的事实。


大禹治水主要是治理江、河、淮、济四渎流域的洪水,中岳嵩山南北是黄河、淮河及古济水流域,黄河的支流伊、瀍、洛、涧,淮河的支流颍河、汝河也发源于嵩山地区,因此有关大禹在嵩山地区治水的文献资料、治水遗迹及其传说故事众多。除上述《淮南子》和东汉启母阙铭文的记载外,大禹在嵩山一带治水的记载众多,《绎史》引《随巢子》云:“禹娶涂山,治鸿水,通轩辕山,化为熊。”《水经注》云:“伊水又北入伊阙,昔大禹疏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北流,故谓之伊阙矣。”《竹书纪年》记载:“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之事,乃退入于渊。禹治水既毕,天锡玄圭,以告成功。”《淮南子·本经训》载:“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瀍涧,平通沟陆,流注东海,鸿水漏,九州干,万民皆宁其性。”《尚书·禹贡》载:“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又东至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导河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从这里不难看出,大禹在嵩山地区的治水活动是其治水的重要组成部分。赵长海先生认为:“大禹治水的最主要工程均以嵩山为中心地带,使大河沿太行北流,即今称之曰禹河故道,是最早有记载的人工干预河流。” ⑩

《竹书纪年》载:“禹治水既毕,天赐玄圭,以告成功。”即大禹治水成功后,在嵩山北麓的洛内(左有三点水)修坛沉璧,祭天以告成功。《竹书纪年》又载:“十五年,帝命夏后有事于太室。”即舜帝让大禹祭祀嵩山太室山,这也是在大禹治水成功之后。由此可见,大禹不仅在嵩山地区的黄河、淮河流域治水,而且治水成功后,还在此举行了一系列祭祀活动,向上天禀告治水成功。

嵩山地区,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不仅多而且系统,从大禹出生、拜师、结婚、生子、治水、建都,形成了完整的系列故事。因这些故事,大禹治水的遗迹更是星罗棋布,如登封的启母石、照爷石、轩辕关、禹洞、蛟河、焦山、大河口,禹州的禹王锁蛟井、汗沟、诸侯山,洛阳的伊阙(今多称龙门)、禹王池,偃师的水泉口,巩义的侯地、藏龙洞,洛宁的洛出书处等等。以巩义侯地为例,因相传大禹治水和执政的主要助手皋陶、伯益、后稷、契等四人都葬于此而得名,1975年才将此四个冢铲平,而与四冢紧连的几个村落千百年来就被称为东侯、西侯、南侯、北侯。再如洛出书处,位于洛宁县城西20公里的西长水村,《周易·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大禹治水时,洛河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献给大禹,现在洛宁还存有两通“洛出书处”古碑,一通是汉魏时期所立,一通是清雍正年间由河南府尹张汉所书、永宁县令沈育所立。


四、大禹建都与嵩山

历代文献都有关于“禹避阳城”、“禹都阳城”的记载,1958年前,登封告成南寨门内还有一通“禹避阳城处”碑,可惜后来被埋于墙基之下。“禹避阳城”为大禹建都阳城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大禹建都阳城的原因有四,一是阳城位于嵩山脚下,如前所述,嵩山地区是其生长和家居之地,也可以说是其大本营和根据地。二是嵩山一带是其受封之地,在此建都可以尽得地利与人和。鲧被封于崇地,禹继鲧为崇伯,故《逸周书》等书中又称其为崇禹。大禹治水成功后,尧舜又扩大其封地,《史记·夏本纪》索隐引《系本》载:“鲧取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云:“高密,禹所封国。”《路史》曰:“禹封高密以处于栎,是为有夏,曰夏伯。”《水经注》曰:“河南阳翟县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是禹以司空受封于夏,故至是改称为夏后也。”《姒氏世谱》载:“甲子八十一载,封禹于夏,赐姓夏氏。”而高密、栎、阳翟皆在嵩山之阳。三是阳城位居天下之中,既可以“四方入贡道里均” ⑾,又可“中天下而立以经营四方”⑿。四是大禹治水成功赢得了天下百姓的爱戴和拥护。“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 ⒀ “禹之功大矣,渐九川,定九州,至于今诸夏义(无点)安。” ⒁因此,《吴越春秋》中说:“让位商均退处阳城之南。万民不附商均,而追就禹之所。状若惊鸟,扬天骇,鱼入渊,昼歌夜吟,登高号呼曰:禹弃我,如何所戴?”

关于禹都阳城,文献更是多有记载。“禹治水既毕,天赐玄圭,以告成功。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位。洛出龟书,是为《洪范》。三年丧毕,都于阳城。” ⒂“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⒃《纲鉴易知录》载:“五十载,禹避舜之子,居于阳城。天下不归舜之子而归禹。禹于是践天子位。”而《史记·封禅书正义》引《世本》云:“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与传说中的禹都阳城、禹居阳城、禹避阳城, 1959年,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旭生先生到登封告成进行过“夏墟”调查,在《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中,经过大量文献分析,认为“今告成镇为古阳城是一种最普通的说法,也是较正确的说法”。⒄1975年以来,文物工作者在王城岗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相继发现了东西两座小城遗址、面积30万平方米的大城遗址以及奠其坑、玉石琮、青铜鬲(上有规字)残片、白陶等重要遗存。人们通常把“城市、文字、金属器、礼制器物”等作为文明起源的主要因素,即国家起源的标志。因此,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根据王城岗遗址出土文物和碳14测年并结合多学科的科研成果,表明王城岗二期的年代为公元前22世纪,王城岗三、四期的年代为公元前21世纪,王城岗五期的年代为公元前20世纪,年代值均已进入夏的纪年范围以内。并根据王城岗遗址的样本最后确定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左右,基本确认王城岗遗址就是夏代初期的禹都阳城。2001年4月,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址还入选了“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


五、大禹享祭于嵩山

生为圣贤,死为神仙。千百年来,大禹的功德和精神被人们传颂,并已潜移默化为一种信仰。与大禹有关的庙宇遍及嵩山地区,即令龙王庙兴起,都难以撼动大禹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大禹在嵩山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信仰和祭祀,其信仰表现方式有四种。一是建立禹王庙,直接供奉大禹。明代时,登封知县傅梅在登封东关创建了禹王庙,傅梅认为:“昔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皆登封地也。今境内寺观如林,而禹、益独未有庙。人殆不知为圣王过化之所矣……乃若大禹功在万世,至今睹河洛者尚且思之……今访得东关外有新祠一所,栋宇已具,尚未落成,乃乡民因职俸深,将转潜建生祠也……就将此祠改建为禹庙,而以益配之。” ⒅禹州的禹王庙有两处,一座在城内,一座在城西南禹王山,俗称拉王庙。洛宁的禹王庙也相当有名,明《河南通志·古迹》载:“禹王庙:在永宁县西长水镇。昔禹治水成功,洛书呈瑞,故立庙祀焉。宋淳化四年建。”嵩山一带人们认为大禹生于六月六,很多禹王庙就此日为庙会,巩义侯地六月六庙会的规模很大,远近闻名。

二是敬祀其母亲和妻子,登封少林办耿庄南的圪垯奶奶庙、唐庄乡屈村的白圪垯庙,又称为禹母庙、禹母奶奶庙。而启母庙、少姨庙则分别供奉大禹的两位妻子,东汉时,分别在两座庙前建设了神道阙启母阙和少室阙。武则天封禅中岳嵩山后,还封启母为玉京太后,少姨为金阙夫人,并命崔融和杨炯分别撰写了《启母庙碑》和《少姨庙碑》。禹州、偃师、巩义等地还建有启母神和少姨神的行宫,称启母少姨庙或二姨庙。大唐开成四年(839年),巩县人冯彦皋看到乡人长途跋涉到登封祭祀启母和少姨,往返备受劳顿之苦,于是就出资率众建了一座启母少姨庙。而禹州城南柏塔山上的二姨庙又称禹妃庙,偃师境内,与登封交界的轩辕关下也建有二姨庙。

三是将大禹敬为水官。道教的三官信仰中,以尧为天官,以舜为地官,以禹为水官。而嵩山一带的人们感激大禹治水的大恩大德,却别出心裁地将他供奉在中间的正位上。登封城关、告成、唐庄三官庙、君召黄城村、石道后河村、大金店梅村、少林办左庄村等地的三官庙都是如此。并且还和三官爷弟兄三个的勤奋与懒惰挂起钩来,现在还有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大懒推小懒,一推两瞪眼。水官坐中间,天官气得青了脸。”

四是将大禹敬为水王。嵩山一带水王庙很多,往往尧、舜、禹或尧、舜、禹、汤并祀。登封君召乡常寨村、前孟村,大冶镇沁水村、徐庄镇庙上村、告成镇五渡村等地的水王庙都是如此。

另外,儒家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尊为道统圣人,嵩阳书院道统祠内就敬奉尧、禹、周公,而受儒家文化影响,观星台帝尧祠(又称冢师殿)内也供奉尧、舜、禹。

综上所述,大禹的一生和嵩山有不解之缘,其生长、家居、治水于嵩山地区,已勿需置疑。而其建都阳城,不仅使阳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华夏第一都城。大禹不仅是嵩山的骄子,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人文始祖和立国始祖。

①引自《世本·帝系篇》(张澍卒(左有禾)集补注本)

②引自《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③引自《太平御览》卷四引《遁甲开山图荣氏解》

④《山海经·海内经》375页,远方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⑤引自扬雄《蜀王本纪》

⑥张振犁:《中原神话研究》159页,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⑦陈剩勇:《大禹出生地考实》,《浙江学刊》1995年第四期

⑧吕品:《中岳汉三阙》39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⑨转引自《中原神话专题资料》329页,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分会编

⑩刘白雪、常松木主编:《大禹与嵩山》97页,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⑾夏松凉、李敏主编:《史记今注》47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⑿引自顾租禹《读史方舆纪要》卷 47河南

⒀引自《孟子·万章》

⒁夏松凉、李敏主编:《史记今注》591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⒂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111页,黑龙江

⒄郑杰祥主编:《夏文化论集》87页,文物出版社,2002年12月

⒅傅梅:《嵩书》(《嵩岳文献丛刊》第一册),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0月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lpa41455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5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