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新人而言,你还没有了解规则,或是还不能适应规则的时候,何谈去改变规则呢?
2019年开始了,有不少运营人都跟我吐槽工作难搞,打算开年(领完年终奖)就跳槽换个新公司,有的已经谈完就等入职,有的正在疯狂的参加各种面试。
其实大家工作难搞,其实主要集中在:
小公司组织架构不完整,很多工作找不到配合部门;大公司招人修航母,进去其实就是拧螺丝,总感觉自己的成长被毁了;公司的业务模式自己看不懂,不理解,甚至于反感;公司存在明显业务/流程上的问题,自己提意见又没人听。这些其实很多过来人都有经历,本文也分享点我自己的看法。
如果你经常看足球的话,你肯定知道梅西巴萨体系论的说法。同样的梅西,在巴萨和阿根廷两支球队的表现,简直是天差地别。
梅西能力并没有变化,而变了的只是环境。离开熟悉的TIKITAKA(巴萨的足球风格)环境,进入到一个不了解,不习惯的环境,梅西立刻水土不服!
世界巨星都是这样,何况我们这种职场小白乎?
我们每个人的工作,都处在一个外部环境/规则里,即使我们的能力变化不大,但由于环境和规则的不同,带来的职业生涯也几乎完全不同。
那么,如何和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规则进行协作呢?这里面有3个渐进:
一、了解规则即使是同样的运营职位,在不同的公司的环境/规则下,表现形态也各有不同。
就拿同样来做公众号来说,尽管都是新媒体编辑/运营,但如果是在这两家公司,那可能逻辑完全不同:
如果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经营N个大号,要求每篇都要10W ,以此去赚各种广告费之类的,那很可能你的主要精力就是:
选题:看看哪个话题最火,大家目光都放在哪里。(比如最近几天,狂喷权J肯定能吸引大量的目光,而关注转基因可能相对就凉了)洗稿:相信我,除了准一线以上的大号,大多数号的内容基本都是洗稿而成,这是大多数内容创业的主要套路。这类的内容,基本都没什么启承关系,上一篇说的是执行力是成功的惟一条件,下一篇就说成功的惟一条件是站在风口上了。搞标题:几乎这类的文章大多都是标题党、震惊体,你懂的。刷量:这个话题就不谈了,懂的人都懂,不懂的可以私下聊。如果公司的主要业务是2B的项目,为固定的小圈子客户/用户提供内容服务,那你的主要精力通常是:
选题:通常有一个基础的出发点,可能是产品、服务、固定话题、行业等,很少追着热点去写不相关的内容。思考:深度的思考很重要,你不想写人人都看过的大路货。于是你就开始尝试,为了不一样而不一样,慢慢的你就发现不一样成了一种核心竞争力。(这个参考李叫兽的公众号,对比三年前后的文章你就可以发现)写作:这很可能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了,我也是新手上路,没啥太多的可说的。标题:重要的是货要对版,内容是啥,标题就是啥,很少搞标题党。(你看看小马宋的公众号,要论写文案,标题党相信他绝对是半个祖师级的,但他就很少这么搞。)传播:顺其自然就好了,有更好,但也不过于强求,阅读量三五百的公众号,有那么五六个转化的客户就OK了。还有更多类似的情况:
卖货型和品牌型电商的运营工作,虽然都关注GMV,但内在逻辑和业务重点完全不同。一个重心在供给端,而另一个则在需求端。同样是知识付费的创业公司,有的偏向于大路课程如何裂变快速起量,有的偏向于精细打磨追求口碑自然增长。一个重心在营销/玩法,而一个则在口碑/内容。针对你所在公司,你一定能找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你看,其实搞清楚两者之间的业务逻辑,工作就会好干的很多。
然而现实情况是,哪有一个公司的业务逻辑是这样非正即负的,大多数的业务项目是混沌的,所谓的混沌,可能有以下几个特点:
业务在不同时期,表现方式不同。业务的不同表现方式,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点,穿插进行。业务的多变性,有可能是创始人本身没想好左右摇摆,有可能是多变的市场。(实际上,这是最可能存在的情况)
所以,对于大多数运营人来说,要尽快搞清楚公司的运营规则是什么,可能包含:发展计划、关键时间点、业务逻辑、创始人背景、团队作风文化。
具体怎么干呢?分享点我自己的小经验:
多听:多和老员工交流,有时候光听大家讲,都能听明白很多事情;蹭会:多参加各种会议,无论与自己有没有关系,能蹭就蹭;八卦:虽然这不是个好习惯,但了解关键部门的协作人员的从业背景、工作习惯、性格特征这些绝对会对工作有帮助;创始人交流:作为运营人,如果你直接汇报对象是CEO、创始人,那么有必要多和这些人交流交流一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那些说下了班就不要再联系的,要不就是行业的顶级大拿,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清高的傻子)二、适应规则搞清楚规则以后怎么办呢?尤其是当你发现你并不适应当前规则的情况下。
让我们换个案例讨论,C罗就是个好例子,在崇尚攻防转换节奏极快的英超里,C罗就是一个不断冲刺,加速,突破的边锋。而在以进攻效率为主要西甲,C罗转型成了超级射门员和吃饼高手。
当转会到以防守著称的意甲,尤其是领先1球就开始养生的“老妇人”(尤文图斯足球队的外号)大家一致认为,擅长进球的C罗估计要凉凉了,然而,C罗又一次在不同规则下完成了自我进化,他变成了抢点型的肌肉壮汉,现在来看数据还不错(当然,毕竟已经是33岁的老汉了,慢慢下滑也是正常的)。
而梅西一进入阿根廷,也得根据队员去调整自己的踢球方法。
就连这样的超级球星来说,都需要对规则进行妥协和适应。
对于自命不凡的运营人来说,这点当然也更重要了。
当你开始看懂了第1项,了解了公司的运营规则后,如果发现与自己不是很匹配(相信我,这是绝大多数你可能要遇到的情况),你打算怎么办呢?没错,跑并不能解决问题,你要做的,首先是去适应这个规则。
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知识付费现在越来越火,你想要学的技术、专业类知识,你随便找找会发现几乎都能找到对应的课程,虽然大多数课程都是速成课,带你入门的,但对于应付99%的工作来说,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一定要抱着:运营人的肚就是杂货铺的想法。
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会。实际上,也许并不需要你自己动手去干,但当别人干的时候,谈的时候,你要知道标准,市场价,项目周期都是啥情况,而这些都需要实干的经验积累。
锻炼自己的协作能力:这是职场软实力了,很多职场运营新人,几乎都在这个问题上吃过大亏。
有个朋友曾经给我举过一个例子:在早高峰的拥挤地铁里,有的人要下车,他会说:麻烦让一让,我要下车了。而有的人会说:劳驾挤一下,不好意思啊!
你看,其实这两者之间,想表达的意思是一样,但结果可能是天差地别。让别人让一让的人,别人会挤着愣不让你下。而劳驾挤一挤的,大家都会侧开让你过。
你要下车,凭什么我就得给你“让一让”?
这绝对不是职场的厚黑学,但作为运营职业,当你既无法成为公司的知识权威,又无法成为职位权威的时候,如何学会与其他部门协作,就成了一门交流的艺术。
而大多数职场愣头青,当“让一让”无法搞定问题的时候,直接就去找CEO告状啦!天,这简直是把问题又向深渊推了一步。
三、制定规则大麦是某业余足球队队长,经常遇到一个郁闷的问题:球队来了一个球星,第一次进队就找我谈战术:“队长,我认为咱们应该以我为核心,多练练防守反击,给我更多的球权。”
然而当球队真为他作出战术改变后,发现他踢几场就不来了。
这可真是个悲伤的故事。所以,后来我们球队索性规定:最近半年出勤数不达到一定场次的时候,别和我谈战术问题,先跟着球队的战术走,能适应就适应,等你足够适应的时候,再去一起制定球队的规则、战术,甚至为你量身打造战术都可以。
其实,很多运营人都有这个问题,一旦进入公司,发现业务逻辑看不懂、不匹配、不适应,就开始上书CEO,应该这样那样调整,并列举了一大堆意见。
很多意见,表面的看起来是工作流程、内容的调整,但底层的逻辑是企业战略,组织架构,意识形态的调整。
我的建议是:当你还没有了解规则(你根本都看不懂公司为什么会这么做的时候)、适应规则(你在现有的规则下根本无法工作)的时候,不要谈去改变规则。
通常路径是以下(这基本是我百试不爽的方法):
先在现有规则下做出成绩,在基层员工、中层管理者中,树立自己知识权威,让大家知道啥事找你都能搞定,啥事找你都能弄个明白。等时间久了,慢慢的大家都倾向于有啥会议都邀请你,听听你的意见,这个时候,你已经在公司的规则相当的了解和适应以后,你也慢慢拿到了职位权威。当你开始到了总监、VP、COO这些职位上的时候,再去推动规则的变化,相信效果会更好一点。比如,当梅西、C罗,在了解和适应了国家的战术逻辑,并且表现出足够强的权威,踢出一些成绩以后,就可以针对国家队如何选球员,给主教练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所以阿根廷队也叫“梅西和他朋友的队”)如果你是个替补球员,那你提意见,不光无任何作用,反而还给人留下志大才疏的印象。
以上总结,希望对你的帮助!
本文由 @大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