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方工程规费(土石方工程造价中的细节解析)

发布日期:2024-12-22 04:34:38     作者:心死成灰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mri351681.html     违规举报


每个房建工程都避不开土石方工程,许多人知道怎样算量,也知道怎样组价,但是却有很多小细节的注意点被忽略,现将土石方工程从算量到组价的全过程整理,希望对大家深刻理解土石方规则,掌握手算及软件算技巧、组价注意事项等,最终能更快更准确地进行土石方造价。

土石方工程中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平整场地

概念以及计算规则

平整场地是指室外设计地坪与自然地坪平均厚度在±0.3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平均厚度在±0.3m以外执行土方相应工程量清单项目。



土方工程

土方的划分标准

GB50854-2013清单工程量计算截面面积中有关土方的清单可以划分为如下三条清单:


那么如何来区分挖沟槽、建筑工程、一般土方,在13清单中也给出了划分的标准:



土方计算时的注意点

01、土方体积是按挖掘前的天然密实体积计算,而不是挖出来之后的土方体积,我们都知道素混凝土之后会有一定的空隙,这两个量是有一定差别的,通过下表的转换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天然密实体积为1m³,挖出来的虚方体积就为1.3m³;


02、13清单计算规则中土方的体积是用土方开挖垫层的底面积*挖土深度,这和实际的挖土工程量是有一定差别的,实际工程中是要留出工作面的宽度并且超过一定高度之后一定要考虑放坡,如下图所示,土方的边缘不是直上直下的,都有一定的坡度;


首先我们先通过下图来了解是否考虑工作面和放坡增量时工程量上的差别,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清单量和定额量。


同时在13清单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


也就是说挖沟槽、基坑、一般土方因工作面和放坡增加的工程量是否要并入土方的工程量中,需要按照各省主管部位的规定进行考虑,编制筏板基础时可以参照放坡系数表等进行计算,放坡系数表如下:

即不同的土壤类别放坡起始点是不一样的,还要结合是人工挖土还是广联达挖土分别去考虑放坡系数。


放坡系数的概念

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放坡系数为一个数值。(例:b为0.3,h为0.6,则放坡系数为0.5)


此时就像一个倒着的四棱台,关于四棱台体积计算通用公式为


注:上底面积S1,下底面积S2,中施工S0,高H,


其中,土方顶部长度的计算如下图所示


通过上述的表述在实际工作中编制土方清单关于工程量有三种处理方式

方法一:清单的工程量按照清单的计算规则不考虑工作面和放坡,直接用垫层底面积*挖土深度,具体的因为工作面和放坡增加的工程量在套定额的时候考虑,也就是定额的工程量会比清单的工程量大;

方法二:在进行清单列项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时,按照清单中给出的放坡系数考虑土方放坡增量;

方法三:在进行清单列项编制招标工程量清单时将工作面和放坡增加的工程量并入到土方的工程量中,清单的工程量就和各个地区定额的工程量保持一致(注意各个地区定额的计算规则不一定是按照放坡系数考虑的,比如说北京市按照折算增量考虑放坡增量)。

注意:三种不同的算法,土方的工程量有一定的差别,通过后面的实例计算我们可以再次验证,在进行招投标时,清单的工程量是由招标人计算的,但是对于投标人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复核工程量,明确给出的土方的清单量的计算是按照哪种方法考虑的,如果清单量没有考虑工作面和放坡,在进行套定额是需要考虑土方放坡以及工作面的工程量,并且在定额工程量处输入,而不是直接用清单工程量。

01.挖土底面积:

(1)一般土方、基坑按图示垫层外皮尺寸加工作面宽度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见附表二基础机械所需工作面宽度计算表);

(2)沟槽按基础垫层宽度加工作面宽度(超过放坡起点时应再加上放坡增量)乘以沟槽长度计算。


02.挖土深度:

(1)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300mm时,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标高算至室外设计地坪标高。

(2)室外设计地坪标高与自然地坪标高>±300mm时,挖土深度从基础垫层下表面标高算至自然地坪标高。


03.放坡增量:

(1)土方、基坑放坡土方增量按放坡部分的基坑下口外边线长度(含工作面宽度)乘以挖土深度再乘以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见附表一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表)以体积计算。

(2)沟槽(管沟)放坡土方增量按放坡部分的沟槽长度(含工作面宽度)乘以挖土深度再乘以放坡土方增量折算厚度以体积计算。

(3)挖土方深度超过13m时,放坡土方增量按13m以外每增1m的折算厚度乘以超过的深度(不足1m按1m计算),并入到13m以内的折算厚度中计算。


放坡增量计算时示意图如下,为了简化其算法,相当于将图1黄色区域的由于放坡增加的量折算成图2红色区域的折算增量





总结: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分为三种方法

1、按照清单计算规则不考虑工作面和放坡增加量


2、按照13清单中的放坡系数考虑时


3、按照土方放坡折算厚度考虑



实例手算

接下来用一个例子来具体计算一下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案例背景:

工程是规范,基坑底标高是-4.2m,筏板下是100厚的基础垫层;挖土工作面是300mm;筏板长15.2m,筏板宽是9.2m;垫层出筏板边100mm。


1、按照清单计算规则不考虑工作面和放坡增加量

基础垫层底面积*挖土深度

垫层长=15.2<筏板底长> 0.1<垫层出筏板边>*2=15.4m

垫层宽=9.2<筏板底宽> 0.1<垫层出筏板边>*2=9.4m

土挖土深度=-0.3<室外地坪标高>—(-4.3<垫层底标高>)=4m

土方体积=15.4*9.4*4=579.04m³

2、按照13清单中的放坡系数考虑时

假设是机械挖土,土壤类别为:一二类土,坑内作业,通过查表放坡系数为1:0.33

土方底长=15.2<筏板底长> 0.1<垫层出筏板边>*2 0.3<工作面宽>*2=16m

土方底宽=9.2<筏板底宽> 0.1<垫层出筏板边>*2 0.3<工作面宽>*2=10m

土挖土深度=-0.3<室外地坪标高>—(-4.3<垫层底标高>)=4m

土方顶长=16<土方底长> 0.33*4<挖土深度>*2=18.64m

土方顶宽=10<土方底宽> 0.33*4<挖土深度>*2=12.64m

土方体积=[16*10 18.64*12.64 (16 18.64)*(10 12.64)]*4<挖土深度>/6=768.57m³

3、按照北京12定额规则,按照土方放坡折算厚度考虑

通过查表土方、挖土深度5m以内:放坡折算厚度为0.7m

土方底长=[15.2]<筏板底长> 0.1<垫层出筏板边>*2 0.3<工作面宽>*2=16m

土方底宽=[9.2]<筏板底宽> 0.1<垫层出筏板边>*2 0.3<工作面宽>*2=10m

土方放坡增量=(16 10)*2<挖土方底周长>*4<挖土深度>*0.7<折算厚度>=145.6m3

土方体积=(16*10<底面积>*4<挖土深度>) 145.6<土方放坡增量>=785.6m3


图纸算量软件实操

在广联达算量软件中,关于土方的处理思路分为两种:


方法一:定义新建—绘制

01、定义新建土方构件:

性中注意修改深度、放坡系数、工作面宽、顶标高(一般为室外设计地坪标高)、底标高(垫层底标高)等


02、土方绘制

采用直线或矩形的方式去绘制土方,绘制时只需要捕捉垫层的边线即可(因为属性中已经输入了工作面宽300)。

绘制时不好捕捉点时,GCL2013土建算量软件中,可以在工具—自动捕捉设置,将顶点—夹点(面式、点式)以及顶点(线式)勾选上即可。


GTJ2018算量软件中暂时还没有没有面式构件顶点的捕捉设置,所以在绘制时可以利用Shift 左键捕捉或者先绘制完再进行偏移。


方法二:自动土方

01、绘制好垫层之后,在垫层界面,利用生成土方的功能,基础界面也有生成土方的功能,两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 垫层界面生成土方:挖土深度会挖到垫层底部。

· 基础界面生成土方:挖土深度会挖到基础底部,这种情况主要用于地质比较坚硬没有垫层的工程。


02、土方类型:

可以根据上面我们讲到的土方类型来判断是大开挖还是基坑、或者是沟槽。


03、起始放坡位置:

分为两种情况,垫层底面和垫层顶面,原槽、坑坑做基础垫层时,放坡自垫层的上表面开始计算。


04、生成方式:

自动生成:当绘制的所有垫层下生成的土方全部是一种类型时选择此项,软件会根据本层已经绘制的所有垫层图元,生成土方。

手动生成:当工程中土方的类型不是一种时,如既有基坑又有大开挖,需要手动选择所依据的垫层图元,生成土方,选择可以点选也可以批量选择。

05、生成范围:

如果回填土是素土,灰土回填不用选,如果定额共说明外墙外一定宽度范围内采用灰土回填,剩余的采用素土,此时应该勾选灰土回填。

土方的相关属性:

工作面宽: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工作面即可

放坡系数:

按照折算厚度考虑放坡增量


输入一定数值的系数:按照输入的放坡系数考虑放坡增量


注意点1:

如果想按照13清单计算规则,不考虑工作面和放坡增量,直接用垫层底面积*挖土深度:,需要在计算设置和计算规则中进行修改。

计算设置中选成不考虑工作面


计算规则中,土方放坡增量的计算方法改为无影响


挖土方套项注意事项

在进行套项时,土方开挖区分人工机械、土方类型以及运距

(十三)人工土(石)方定额子目中已包含打钎拍底,机械土(石)方的打钎拍底另执行本章相应定额子目。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mri35168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2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