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好一首诗(杜甫一首描写音乐的千古佳作)

发布日期:2025-01-22 03:21:39     作者:田野叹息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mvc325619.html     违规举报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


在中国古代,很多诗人多才多艺,比如唐朝的大诗人王维,除了是一位诗歌大家外,还是一位丹青圣手。他的《辋川图》就跻身中国“百幅名画”。此外,宋朝的大词人苏轼,不仅诗词写得好,在书法上也是自成一派,是历史上有名的书画大家。

除了书法和绘画,还有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古代很多文学大家都比较钟爱的,那就是音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诗人流传下来的作品中都有描写音乐的诗作。其中不乏一些脍炙人口的佳作,例如白居易那首著名的《琵琶行》中对琵琶声的描写,形象生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一首和音乐有关的古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赠花卿》。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一位姓花的名将府上听曲子时写的,诗作末尾两句成为描写音乐的千古名句万古流芳,但是后人却对其争议不断。全诗如下: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这首诗写于公761年,杜甫因为战乱流落到了成都。诗作首句中的‘锦城’即为成都,而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试题中的“花卿”是一位名叫花敬定的将军。他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在平叛段子璋的叛乱中立下战功。叛乱平定,将军府大摆筵席,杜甫因为与崔光远有旧,于是也被邀请到府上作客。这首诗就作于此时。

《赠花卿》是一首五言绝句,单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这首诗就是一首绝妙的音乐赞美诗。末尾二句也成为赞美音乐的千古绝唱。其大意是说:美妙悠扬的乐曲,整日地飘散在锦城上空,轻轻地荡漾在锦江水上,悠悠地升腾进白云之间。如此美妙的音乐,应该只能在天上仙宫中才能听到。凡间能听几回?


诗作首句“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使人感觉美好,“丝管”与“锦城”相对应,同样使人可喜。而“纷纷”是多而杂乱的意思,也是从“丝”和“锦”想象而来的。诗人巧妙地将视觉上的感受移来形容听觉,使我们想见丝管之声的绵绵不绝和有条不紊,想见聊聊音乐的轻柔,光洁和舒缓。

而第二句“半入江风半入云”,又通过“风和云”的加入,给音乐的美妙增加了一些缥缈朦胧的仙气,这就为下一句的议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做了很好的铺垫。前两句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个角度形象地写出了音乐带给人的美好感受。所以,后二句的议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古代,人们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音乐。所在地三四句中作者写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作者把“此曲”看作是天上的仙乐,是写它的不同凡俗;用人间的罕闻,写它的珍贵。这两句是在前面二句实写听曲感受的基础上,借助想象,把“此曲”的美妙推到无与伦比的地步。这是虚写。整首诗。虚实结合,互相照应,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

然而这只是这首诗字面上的意思。尽管后世很多人愿意把它当成一首纯粹的描写音乐的诗歌,可是也有很多人联系杜甫的现实主义诗人的身份以及当时写作的背景,认为这是一首讽喻诗,讽刺的对象就是试题中的“花卿”,即花敬定。


那么杜甫为什么要讽刺花敬定呢?史载,花敬定在平叛段子璋的叛乱中虽然立下了战功,但是在平叛过程中,他纵容手下兵士烧杀抢掠,大掠东蜀。而且,他还因此居功自傲,目无法记,屡次僭用天子音乐。这对儒家传统士大夫家庭出身的杜甫来说,当然是绝对不可以忍受的。他,肯定要进行批判。

所以诗作的后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被后人看作是杜甫在讽谏花敬定僭越礼仪,演奏天子音乐的行为。众所周知,在中国封建社会,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句中的天上就暗指“天子”,“人间”就暗指花敬定了。

至于这首诗作的真正含义,后世诗论家围绕这两种说法争议不断。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哪种说法都有它成立的根据。对此,亲爱的读者,你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讨论。

传播中国古典诗词之美,需要你我的参与!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mvc32561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