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和箕子有关系吗(箕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日期:2024-12-22 01:19:10     作者:汏雄哏帥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nha506152.html     违规举报

#创作挑战赛#

翻开西周初期的地图,我们会发现,西周是以陕西南部为角,向东以扇形的方式延展出去的。陕西、山西北部是北狄的势力范围,但是,河北北部、东北辽宁一带却是西周的统治区域。

这就不得不让人感到奇怪,为何同一纬度,东西两边的地盘差距会这么大?尤其是箕子所建立的朝鲜,地域范围甚至都到达了现在的朝鲜这一带。

那么箕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要把国家建在那么偏远的地方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按照史书所说,箕子是殷商王室的人,应该跟比干一辈,是纣王的叔叔。他曾经辅佐过纣王的父亲,后来又辅佐了纣王。但是,纣王却是个好大喜功,又喜好享受的人,所以当箕子看见纣王开始使用象牙做的筷子的时候,他就劝过纣王:“您现在就用象牙箸,那接下来不得用玉做的杯子,再下来不就更想要远方的各种珍奇之物,再后来不就会加盖宫室,劳民伤财吗?”

箕子知道,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他希望通过劝谏,让纣王克制下自己的欲望。然而他的话,纣王却一点都没有听进去。

事实证明,箕子的预测是对的,纣王后来搭建鹿台、造酒池肉林不正是这一写照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眼见自己的建议纣王不听,箕子也在纠结该怎么办?后来,微子启离开了朝歌,但是箕子却犹豫了。他觉得,作为一个臣子,因为劝谏没有被采纳就离开,这是逃避,只会助长纣王内心的恶。但是直谏又不行,毕竟比干就是因为直谏才被剖心的。

于是,他决定留下来,但是不能以朝廷大臣、公室宗亲的身份留下来,否则早晚会招来杀身之祸。

那么,该以什么身份留下来呢?

他决定以疯子的身份留下来。也就是说,他开启了自己长达数年的装疯之路。这一招确实保住了他的性命,但是因为长期在朝歌,对纣王来说,实在是太碍眼了。杀又杀不得,于是,纣王就把他关押了起来,省得他在那里丢王室的脸。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直到武王灭商,箕子才被放了出来。

被放出来后,周武王问他殷商为什么会灭亡,周朝又为什么会兴盛?

箕子沉默不语,毕竟这是在揭他的伤疤。

问完后,周武王也觉得不太合适,便该问他该怎样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

箕子这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些内容被收录在《尚书·洪范》之中。

后来,箕子决定离开周朝,前往别处。这个想法可能跟孤竹国的伯夷、叔齐有些相似。他俩效忠于殷商,不食周粟而亡。箕子是殷商的王室,让他给周朝效力,他还是有些做不到。于是,他便往东北方向走,最终来到了现在的辽宁南部和朝鲜一带,建立了箕子朝鲜。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那么,他为什么偏偏要往这个方向走呢?这里跟他有什么样的渊源吗?

殷商是由东夷人建立的,东夷人主要居住在现在的华北平原偏东部的地区。所以,汤建立商朝的时候,便是以这里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往北,他们到达了现在的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往南,他们到达了淮河流域;往西,他们到达了山西这一带。

再加上,殷商时期,属于青铜文明时期,整个商朝对于铜矿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这也就使得他们需要不断地去寻找和开采铜矿。有人说,商朝多次迁都,就是为了开矿。而在现在的河北北部到辽宁一带,当时应该分布着不小的矿藏,所以殷商才会在这一带建立孤竹国这些小国,用来打通了前往东北的通道,目的就是为了运输铜矿,冶炼青铜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要想开矿,自然需要人手,所以在殷商时期,应该有很多人被移民到了这一带进行采矿。在纣王上位之前,箕子有可能就曾经带着一批人来这里开采铜矿。他对这一带应该是比较熟悉的,而且这里远离周王朝的通知中心,也会让他比较心安一点。

西周建立之后,周武王将自己的弟弟召公分封在这附近,也就是燕国,一方面是为了防备北边的狄人,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保护这条铜矿运输线。

而箕子来到东北之后,就在比燕国、孤竹国更偏的地方建立了朝鲜国。周武王对此也没有反对,反而承认了朝鲜国的存在。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至于朝鲜国算不算周王朝的属国,这个说法不一,但是很可能是名义上算周王朝的,但实际上它不用像其他诸侯国一样需要称臣纳贡、履行相关的义务。也就是说,他的独立性可能会相对强一些。毕竟,箕子就是不想当周王朝的顺臣才远走他乡的,但他又是中原出去的人,身上带着中原人的文化,所以他采取的可能是折中的方式。

箕子朝鲜从西周初年建立,一直到了西汉初年,才被从燕国逃亡而来的将领卫满所占领,卫满在这里建立了卫氏朝鲜。至于箕子朝鲜的末代国君箕准,则是往南逃,逃到了马韩一带,自立为韩王,只不过他因为没有子嗣,在他去世之后,箕子朝鲜也就彻底断绝了。

注:本文由黄风大王讲文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nha50615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