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等量代换思维训练(小学数学重要考点)

发布日期:2025-01-22 05:31:03     作者:死如残阳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nod268042.html     违规举报

《曹冲称象》同学们都看过吧?这也是二年级上册语文的内容,里面包含着一个重要考点,那就是王老师今天要和大家讲解的“等量代换”。下面是一份关于等量代换的知识点和练习,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做一做,试着让孩子自己画图理清思路。如果有疑问,可以给我们留言,一定第一时间回复。


【知识梳理】把一个图形的面积转化为求另一个图形的面积,或将两个图形的面积差转化为另两个图形的面积差(差不变性质),可以使问题更加简洁。

【典例精讲1】两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如下图所示(单位:厘米)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思路分析: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完全相同,都减去三角形DOC后 ,根据差不变性质,差应相等,即阴影部分与直角梯形OEFC面积相等,所以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转化为求直角梯形OEFC的面积。

解答:直角梯形OEFC的上底为10-3=7(厘米),

面积为(7 10)×2÷2=17(平方厘米)。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7平方厘米。

小结: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成可求的梯形面积。


【举一反三】1. 右上图(单位:厘米)是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重叠在一起,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 在右图中,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长10厘米,直角三角形ECB的直角边EC长8厘米。已知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3. 下图是由大、小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典例精讲2】在右图中,AB=8厘米,CD=4厘米,BC=6厘米,三角形AFB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平方厘米。求ED的长。


思路分析:因为三角形AFB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18平方厘米,这两个三角形都加上四边形FDCB后,其差不变,所以梯形ABCD比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8平方厘米。也就是说,只要求出梯形ABCD的面积,就能依次求出三角形ECB的面积和EC的长,从而求出ED的长。

解答:梯形ABCD面积=(8 4)×6÷2=36(平方厘米),

  三角形ECB面积=36-18=18(平方厘米),

  EC=18÷6×2=6(厘米),

ED=6-4=2(厘米)。

答:ED的长是2厘米。

小结: 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巧妙地转化,加上两个图形的公共部分把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变成容易解决的问题。


【举一反三】4.图中,ABCD是7×4的长方形,DEFG是10×2的长方形,求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的面积之差。


5. 下图中,矩形ABCD的边AB为4厘米,BC为6厘米,三角形ABF比三角形EDF的面积大9平方厘米,求ED的长。


答案及解析:

1.【解析】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下面梯形的面积,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即可。

【答案】:(20-5 20)×8÷2=140(平方厘米)

2.【解析】:因为阴影部分比三角形EFG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都加上梯形FGCB后,根据差不变性质,所得的两个新图形的面积差不变,即平行四边形ABCD比直角三角形ECB的面积大10平方厘米,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

【答案】: 10×8÷2 10=50(平方厘米)。

3.【解析】连结AD,可以看出,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的底都等于小正方形的边长,高都等于大正方形的边长,所以面积相等。因为三角形AFD是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的公共部分,所以去掉这个公共部分,根据差不变性质,剩下的两个部分,即三角形ABF与三角形FCD面积仍然相等。根据等量代换,求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求三角形BCD的面积。


【答案】:4×4÷2=8(平方厘米)。

4.【解析】利用差不变性质,连结B,E,三角形BCO与三角形EFO都加上三角形BEO,则原来的问题转化为求三角形BEC与三角形BEF的面积之差。

【答案】:连结B,E,

4×(10-7)÷2-2×(10-7)÷2=3


5.【解析】:因为三角形AFB比三角形EFD的面积大9平方厘米,这两个三角形都加上四边形FDCB后,其差不变,所以梯形ABCD比三角形ECB的面积大9平方厘米。也就是说,只要求出长方形ABCD的面积,就能依次求出三角形ECB的面积和EC的长,从而求出ED的长。

【答案】:4×6-9=15(平方厘米)

15×2÷6-4=1(厘米)

王老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同学们如果还有其他不懂的知识点,都可以给老师留言,老师看到了会给大家出相应的资料的。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nod26804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4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