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中纪录片(高中生被国外拍纪录片)

发布日期:2024-12-22 06:03:23     作者:尐變壞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npa312719.html     违规举报

#秋日生活打卡季#

Netflix最近上线一部纪录片,主人公是一位中国的少年。

什么样的少年,值得专门制作一部纪录片?

在我们的电视上,他或许应该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代表,或者有需要表彰的见义勇为事迹,再或者音乐天才、小小发明家……

但,从Netflix上认识的这位中国少年,Sir却不知道怎么介绍。

只能把他归结为一个词——“简单”

追梦少年殷昱国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Young Yuguo


他叫殷昱国,一个来自中国昆明的16岁高中生,父母都是大学老师。

第一次见到他,或许你会觉得,他有点

腼腆的大高个,总是穿着白衬衫,总是扣着所有的纽扣,还总是邪魅地笑。

他说自己常读东欧的浪漫主义文学,他说罗马尼亚是他梦寐以求的文学之邦。

随身携带的,总会有一本埃米内斯库的诗集。当四周一片安静,他就会吟起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Sir中学的时候也是个文艺青年,读读诗歌,看看外国电影,但是回过头来还是得刷理综试卷。

殷昱国不光爱读。

还爱自己写。

他说自己是“一条被锁在阴暗地牢里的龙”,来自喀尔巴阡山脉。


他不光写。

还来到了自己诗中的地方。

没错,就是在喀尔巴阡山脚下的巴克乌大学。

他选择出国留学来追逐自己的文学梦。

别人留学,可能会选英美澳洲加拿大等热门目的地,但殷昱国直接选择了罗马尼亚,一个人口还不到他家乡昆明一半,冷门语种的国家。

他经常在一些国外的论坛上发帖,默默地修炼了英语和罗马尼亚语,规矩的桌上放着厚厚的词典。


陌生当然陌生。

但殷昱国有没有惊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呢?

他在罗马尼亚,可一点没有孤独窘迫。

反而过得逍遥自在,当地的居民不约而同地和他交朋友,还一度成为了当地的名人。

想法很多,语言天赋也强,而且从不吝于表达自己对罗马尼亚的热爱。

像总有人喊着要当海贼王一样,他总把“爱罗马尼亚”挂在嘴边,告诉和他交流的每一个人。

其中一个,是罗马尼亚巴克乌大学的校长。

他主动写给校长的那封留学申请信,凭借对异国他乡直球一击的爱,被校长一眼相中。“我收到过许多来求学的年轻人的信,只有他说了,我热爱罗马尼亚”。


就这样申请成功,在父母的支持下,殷昱国踏上了他的梦想之旅。难以抑制的兴奋和快乐,让他在出发时写下了这么一首诗。

《前往新的巢穴》

那里更高,更宽,更明亮。

途中也许会有霜雪,也许狂风肆虐。

但听见命运的呼唤,我知道,我必须前往。

巴克乌,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小镇,校长说,“到这里的人不是路过就是走错了”。

但殷昱国似乎并不这样认为,刚到学校,他就疯狂地向家人介绍周围的一切。

在学校里混熟之后,他又迫不及待地向家人介绍各种新奇的人和事。拿着手机录视频,一路拍拍拍。所到之处,无人幸免。

这是校长!


这是教语法的老师!


老师:我谢谢你。


没多久,这个中国男孩在学校就小有名气。

随便找个老师打听,她都会向你透露关于他“学雷锋”的种种事迹。

主动帮忙擦黑板,主动帮老师提笔记本电脑。老师们表示可以自己来,但他还是坚持,“不行,我就是要帮!”

就连他的着装,也成了校园里的一朵奇葩。

课余时间,他总是在用镜头记录关于罗马尼亚的一切。

树上的乌鸦,楼下的雪堆。一天他到博物馆参观,看得比当地人还要认真。

有人尝试着用英语和他交流,他竟流利地说出一口罗马尼亚语。还告诉人家,“我是来留学的,我想听你说罗马尼亚语。”

最有趣的。

是周末那天的国家文化节。他沿着小路散着步,只身前往巴克乌的美术馆。那时馆里正举办着文化集会,这是一场每年都会有的“例行公事”,大家聚在一起只是露露脸罢了。

但在他看来,并非如此。

他似乎早已为此精心准备。只见一身严肃西装的他出现在了会馆的中央,掏出那本随身携带的埃米内斯库诗集,念了起来。是那首他最爱的《我对你有什么愿望呢,亲爱的罗马尼亚》。

我对你有什么愿望呢,亲爱的罗马尼亚。

埃米内斯库的国家,光明的国家。

你向世人证明了你伟大的过去,并将拥有伟大的将来!

就像埃米内斯库曾祝愿过你的那样,就像人民仍然心愿的那样......


起初,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愣头青是哪冒出来的。

他想干嘛?

带着一顶当地的滑稽帽子,腼腆地说着罗马尼亚语,大家都被他逗乐了。


但随着他念出一字一句,整个会馆都为他安静了下来。

人们边听边想着,这个外国人的罗马尼亚语怎么说得这么好。

念完之后,他又用中文把这首诗念了一遍,在场的罗马尼亚人纷纷为他鼓掌

“他的语言天赋让所有人惊叹。”

就连他的老师也对他赞不绝口。


不远万里来到人口不到昆明一半的国家学习小语种,对身边常人眼里平平无奇的事物感到好奇。

他记录的每一个镜头,做的每一件傻事,每一次“社恐”行为的背后,是他对罗马尼亚炙热的爱。

这让罗马尼亚人都受宠若惊。

过去我们对罗马尼亚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金棕榈导演蒙吉。

他的电影《四月三周两天》,讲述在罗马尼亚的特殊时期,需要堕胎的女大学生,是如何遭遇这个国家的铜墙铁壁,在伤害和屈辱中,寻找希望和尊严。


《毕业会考》。

一个父亲为了将女儿送出国,不断托人、送礼、找关系,买通毕业会考考官的故事。

导演通过一场考试,串联起警局、医院、官场、考场之间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展现出罗马尼亚混沌的现实和普通人无望的生活状态。

更讽刺的是,这位父亲当年就是留学海外的精英。

在1991年后,他和妻子选择回到自己的祖国,准备用自己得所学改造社会、建设家乡。

你也知道,91年的时候,你妈和我决定回国生活

这是个糟糕的决定

我们以为事情会有所转机 以为我们可以力排众难

结果我们什么也没改变

可20年过去了,现实仍然是地上那头拽也拽不动的死猪。

轮到他的女儿参加高考了,他能够为女儿安排的最好的道路仍然是:

出国……

当罗马尼亚人看到身边的一潭死水,能出去的出去了,出不去的在无力抵抗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而他们却看到,一个中国的男孩,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追求最美好、最浪漫的梦……

而且他经历了罗马尼亚的生活。

依然保持着令人惊讶的热情和纯真。

他的爱不仅鼓舞着自己,也让罗马尼亚人回想起自己国家最美好的记忆。



国庆日,殷昱国拿着一面罗马尼亚的国旗,迎着大雪乘上了前往阿尔巴尤利亚的火车。

“我要去参加大游行了!”

那些令他兴奋不已的经历,他时刻不忘给父母分享。

在庆典上,他骄傲地回答当地市民他来这的目的,受邀和人们一起共进晚餐,似乎每一个人,都把这个长着一副东方面孔的大高个,当成了朋友。

我热爱罗马尼亚的文化和文学

今天 我是跟大家一起来庆祝的

生日快乐 罗马尼亚

我祝愿罗马尼亚和罗马尼亚人民

拥有辉煌的未来

再后来,他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了报纸上,全文罗马尼亚语,内容便是那天他在阿尔巴尤利亚国庆日的经历。


他还说平常喜欢逛公园,尤其是巴克乌的主园。

因为“那里有很多乌鸦”。似乎他对这个国家的每一件事物都很满足,抬头看见成群的乌鸦飞往天空,他觉得自己这条龙“终于找到了家”。

但是命运似乎和他开了一个小玩笑,在他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之地,“有着大把的精力和时间”,准备四处领略一番的时候,悲剧发生了。

他乘上前往尼亚姆茨的火车,不幸意外身亡......

一个年轻的生命如流星般划过。

短暂,但是却纯粹、炽烈。


殷昱国的人生离我们太远了。

不仅因为他远赴罗马尼亚。

也因为他走的路,是那么幽僻、荒凉,远离了匆忙的人群。

求学者千千万万,但或许有多少人出于纯粹的热爱去探索未知。

当“内卷”成了学生的常态,当国内选择考研升学的人越来越多。

每个人都在争抢站上独木桥的机会,都在用吃奶的力气扮演一只只在滑石上爬行的青蛙,现实也变得越来越残酷。

于是有的人选择留学,为的只是逃离一场盲目的竞争,但要追求的也和原来没多大区别,只是试图寻找一条更轻松通往功利主义的捷径罢了。

学生拼命提高自己的学历,与其说追求什么,不如说是在逃避什么。

逃避做一个平凡人。

正是这样一种恐惧,驱赶着我们一刻也不停歇地向前赶路,不敢真正去想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或许平凡和庸碌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浪漫和理想主义是我们不敢去奔赴的流星。

但我们仍然抑制不住,抬头仰望。

对那一个真实燃烧过,闪耀过的生命说:

勇敢向前走吧,别回头,去为我们看一看没有看过的世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拜访者Q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npa31271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5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