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是祭孔典礼中的重要乐器之一。
瑟,形似古琴,春秋时流行,常与古琴合奏,因此,古人常常将二者并提。《诗经·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鹿鸣》亦有:“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据《吕氏春秋》记载,远古时代就有瑟。炎帝时“士达作为五弦瑟。”到尧帝时,有个叫瞽叟的人将瑟的弦增加到十五根,舜帝时的仰延又加了八根弦,制成二十三弦瑟。《乐书》引《世本》说:“庖牺作瑟,五十弦,黄帝使素女鼓瑟而悲,帝啼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周时,瑟多为二十五弦。近年来,先后在长沙、信阳、江陵等楚墓出土近二十张瑟,形制大致相同,长方形,以整块木料凿成,共二十五弦,架于首岳与尾岳之上。
瑟琴都是丝属乐器,因为古时弦为丝制。远古时代并没有弦乐器留下来,夏商也没有。这并不能排除弦乐器出现的可能性。在甲骨文中,“乐”字的上半部分,就是以两根丝弦组成;下部是“木”当为木质音箱。这是一个很像形的木制弦乐器。
瑟在先秦的漫步岁月中,主要用于伴奏歌唱,它是上层社会享娱活动的常用乐器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瑟的演奏与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多用于伴奏“相和歌”;隋唐之际,不仅用于伴奏“清商乐”,同时也是宫廷雅乐必备的乐器之一。宋代以来,更为宫廷雅乐列入不可或缺的乐种,如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颁定的“宫悬之乐”,有五十二台古瑟,约占乐队总数三百四十九件的六分之一。
瑟与琴都是古代雅颂乐舞中的主要乐种之一。几千年来,一直为历代宫廷沿用不绝。尤其是隋唐以来,孔庙乐悬中的琴瑟是具有相当编制的丝部乐器。
至清末和民国早期,曲阜及各直省孔庙祭祀礼乐仍沿用古制,瑟之器依然居其应有的编制。
瑟身是长方形,木质音箱,二十五弦,每弦有柱,是用以调弦和确定音高的。一般来说,瑟都是按五声阶定弦,若有七弦音阶时,则须以按弦升高的方法予以变应。瑟的形制由“瑟面”、“瑟边”、“瑟额端”、“瑟尾端”、“瑟槽内面”以及“瑟底外面”等六大部分组成。瑟,通体桐木,梁用紫檀,弦孔用螺蚌为饰,前广后狭,面圆底平中高,首尾具下。
孔庙奏乐袭用古代儒家琴说,对于瑟的演奏分“清”、“中”之律。就是在二十五弦中,以第十三弦为“中位”,以中位为界,其左十二弦为内,即所谓“清律”,而右十二弦为外,则谓“中律”。这就是古瑟演奏法的“内外”“清中”之说。自古以来,瑟的演奏不外乎是一手掐作或双手合作等两种弹拨方法。若一手掐作,只用外一弦至外十二弦和内一弦至内四弦;若双手合作,则内外二十四弦全用,也就是“中律”和“清律”同用。自清代以来,孔庙古瑟沿用双手合作的指法。也就是运用相差八度的两个音同时发响的技法,来加强音色的厚度和扩大音响的强度,以求古瑟与众器之间达到和谐统一。所以,需要乐工具备较为娴熟的弹奏技巧,熟练的运用双手合作的技法,两音不得参差不齐。必须做到“中清”相应谐合、快慢一致。这就是古人所遵循的“两弦兼弹者,取阴阳相配也”一诀。
清代康熙在其《律吕正义前编》中对于古瑟音律的处理也同钟磬音律一样,将其归为阴阳分均。也就是将外十二弦为阳均,应阳律;以内十二弦为阴均,应阴吕。然后,阴阳两均各以一弦为“下徵”二弦为“下羽”,三弦为“宫”,四弦为“商”,五弦为“角”,六弦为“徵”,七弦为“羽”,八弦为“清宫”,九弦为“清商”,十弦为“清角”,十一弦为“清徵”,十二弦为“清羽”。
孔庙奏乐,从根本上讲,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
《论语·阳货》载孔子言:“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也。”表明当时雅乐受到了“郑声”之“乱”。
“郑声淫”,这是孔子对音乐的一种看法,影响后世至为深远,以致成为“千圣相传心法之要”。但牵涉“郑声淫”三字的解释,自古以来就是众说不一,各据隅理。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
一、“郑声”指《诗三百》中“郑风”。 许慎《五经异议》说:“郑国之俗,有溱洧之水,男女聚会,讴歌想感,故云‘郑声淫’。”于是,朱熹《诗集传》以为“郑声淫”即指“郑风”中的“淫奔”之诗。
二、“郑声”指郑国的“世俗之乐”。《孟子·梁惠王下》说惠王“直好世俗之乐”,汉人赵岐注作“谓郑声也”。在《乐记》中,“郑声之音”则常作为“新乐”对待。俗乐、新乐何以邪淫?汉人多从地理环境探索。宋张载《张子全书·礼乐》说:“盖郑卫之地滨大河,沙地土不厚,其间人自然气轻浮。其地土苦,不费耕耨,物亦能生,故其人偷脱、怠堕、驰慢、颓靡。其人情如此,其声音同之。”清魏源《古诗微》则从商旅角度分析:郑卫之地,商旅云集,“商旅集则财货盛,货财盛则声色辏。”
由“声”字的两种解说,因而导致了对“淫”字的两种解释:一、就内容言,是淫荡邪僻的涵义;二、就音乐言,指节奏放纵不含中正。前种解释与字本义相近,比较常见,后者则与本义稍离。《乐记》中曾多处描写五音奏法,如果五音“乱迭相陵,谓之幔”。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篇》便由此立论:“夫子言‘郑声淫’耳,曷尝言‘郑诗淫’乎?声者,音乐也,非诗词也。……乐之五音十二律长短高下皆有节焉,郑声靡曼幻眇,无中正平和之致,使闻之者导欲増悲,沈溺而忘返,故曰‘淫’也。”
孔子“恶郑声之乱雅乐”。正是因为“郑声”混乱了“雅乐”的等级秩序。所以,孔子在“恶郑声”的同时,还大力提倡“雅乐”。
孔子所谓的“雅乐”,就是“韶乐”。
公元前517年,孔子在齐国,耳闻目睹了韶乐的演奏盛况,不仅心醉神迷,竟然“三月不知肉味”,乃至发出“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的感叹。为此,他对韶乐推崇备至,大赞“尽美矣,又尽善也。”当他的弟子颜渊请教治国安邦之策时,孔子教诲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这说明韶的感染力是相当强的。
韶乐,相传是古代的一个著名乐舞。它的产生年代、名称、形式在史书记载上不尽相同。有称《韶》、《大韶》、《九韶》、《箫韶》、《韶箭》、《韶虞》的,也有称《九辨》、《九代》的。《吕氏春秋·古乐篇》云:“帝喾命咸黑作为歌声:《九招》、《六列》、《六英》。”《汉书·礼乐志》云:舜作韶。《尚书·尧典》记载更为详细:“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毋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史记·夏本纪》也说:“舜德大明,于是夔行乐,祖考至,群后相让,鸟兽翔舞,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韶的形成、形式及演出的盛况。韶,应该说是乐舞的总称,可歌、可奏、亦可舞。演出的阵容、规模是十分庞大的。
祭孔乐舞也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作者:孟继新 王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