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出现之前地球怎样演化的(地球初始时并无生命)

发布日期:2025-01-22 02:22:09     作者:得顾平生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ogx457097.html     违规举报

好奇心是自然界动物与生俱来的“本能”,而作为食物链顶端级别的我们,更是对万事万物充满了探索欲。而生命的起源更是充满神秘和未知的天地根本,也正因如此,才让人类不断地追朔着自身由来。

我们都知道,地球早在几十亿年前就已经形成,而在初始阶段时,是完全没有生命特征存在的,随着受到重的物质向地心集中,释放的位能可使地球的温度升高约2000℃。这就促进了化学分异过程,由地幔中分出地壳。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自由氧才逐渐分化形成了由氮和氧所组成的大气。至此,才有生命得以出现与存活。那么,第一个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实,从一亿多年以前,地球上才开始有生命活动迹象出现,那时属晚白垩世早期,植物、海底动物以及陆地霸主恐龙皆活动在那个年代。后来在地质变动最大的一次灭绝事件中,恐龙消失了,无数陆地上的“猎杀者“灭绝后,才轮到人类逐渐繁衍生息,并慢慢的进化为食物链顶端的人物。


目前来说,关于人类的由来,有以下几种主流说法:

1、 神论---女娲造人篇

在科学技术还未完善发展的时候,人们无法利用技术手段去求实验证一些事情,因此便展开了“神论”由来。

比较受人信服的就算女娲用泥塑人的传说,古籍记载,女娲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颇懂飞行和变化之术,但由于觉得太过孤独和无趣,便用泥土为胚,创造捏塑了人类。

当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早已知晓这只是杜撰的虚幻故事而已,并无线索和实际证据的支撑,只当作趣谈来听,因此这个答案是可以略过不谈了。


2、亚当夏娃论

亚当夏娃论是西方国家提出的人类“起源史“,是《圣经》中记载的人物,传言说,上帝以泥土为根塑造了男性亚当,以其骨创造了女性夏娃,两人生活在伊甸园并承担了繁衍子嗣的大任。

这也是神话故事,但却被认为是有人物原型的,意思是确实有第一位人类男性诞生,并逐渐繁衍壮大种族。


关于亚当是否是“人类第一个男性“问题,美国研究人员也做了相关研究,主要是针对现代人胎盘线粒体DNA的研究,认为世界各地的男性基因源于同一种基因,并做了很多类比。最终的观点是人类的第一个男性起源于非洲的某个部落,其中Y染色体则是现代男性Y染色体的祖先,并将之称为”亚当“,这一观点也被称为”亚当观点“。

但是由于是计算机计算,而计算机又由人类设计而成,思路和设定可能都存在很多的漏洞和错误,目前来说也是不被大部分人所接受的。


3、 外星人投放的“生命种子”

还有的人认为,人类是外星人为了做实验研究而投放到地球上的“生命种子“,当然,这一点目前来说是没有证据线索的,因为就连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都是个”谜“。

但我们不妨也将其作为考虑的一点,毕竟没有线索证实,也没用铁锤的线索证明就是假的,等进一步研究完善吧~


4、 古猿“进化论”

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也是目前比较受到大家接受和认可的逻辑。

进化论认为,人类的初始祖先并非现在这个样子,而是通过一步步的改变进化而成的。其中经过筛选核对,发现目前地球上和人类基因最为接近的是猿类,尤其是黑猩猩种群,与人类的基因差距只有1%。


而大量的头骨、化石也表明,大概在生活在距今约1400万年到800万年之间,腊玛古猿也就是被认定的人类远祖先。

它们在残酷的生活环境压迫下,导致他们无法只依靠在树上存活,因为树上的果实及其他食物已经无法满足猿类所需,他们不得不向着地面进军,并改善自己的食物选择,将肉类逐渐列为常规饮食之一,并逐渐从中获取能量,这让他们的大脑和四肢得以快速的进化和发展。同时受捕猎限制,导致食物依旧稀少,受此大环境影响,人类硬生生的给自己进化成了杂食动物,这极大的将可食用食物范围扩大,增加了种族的繁衍可能。

当然,并非所有猿人都离开了大树,有一部分就选择回归原始森林,依旧是未开化的猿类。

而快速适应新状态的“地面猿“,已经逐渐开始经历了古猿-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的几个主要阶段,成功从”受欺负的可怜虫“一跃成了食物链顶尖的存在。


而在中华大地上也发现了很多各个阶段的人类遗迹,由此推断和验证出了这条完整的人类进化链。相对来说,因为推断时间轴和线索相对吻合,加上又有实际的头骨、遗迹等,相对来说也更具说服力。

总结来说呢,关于人类的来源究竟如何,其实依旧存在很多谜团有待验证和考察,需要人类不断的完善相关信息和科学手段才能拨开疑云,但历史实在是太久远了,关于人类的起源也在不断被质疑,被重新揣测,希望有一天能真相大白吧!

大家觉得如何?有任何想法都不妨大胆的提出来,没准您说的就是事实真相呢?又有谁敢一口咬定不是?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ogx45709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