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和智能网联风口(哪些智能化主线值得关注)

发布日期:2025-01-22 07:23:54     作者:安子兮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onh100624.html     违规举报

8月底,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为主题的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京落下帷幕,大会以“线下 线上”的形式展开,来自14个国家的1500余名国内外嘉宾代表出席大会并参与演讲,共同探讨全面电动化转型的机遇及挑战。

当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422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上半年达到260万辆。1月-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占率高达83.6%,使中国品牌汽车市占率整体提升到47.6%,再创历史新高!

以数为证,通过紧贴新能源及电动化发展主线,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破,正在加速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快速发展,电动化已基本成为全球产业共识。


汽车大会上强调:“要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适度超前建设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融合发展。”站在当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汽车行业在电动化的上半场已经取得较大进展,但决定胜负还在下半场,“智能化”将接力“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将是汽车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整车品牌和供应链企业有望迎来重大发展契机。

智能化引领产业链爆发,哪些是汽车智能化成为关注点?

【1】 智能驾驶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对车载感知系统提出全方位提高要求。智能驾驶车辆是一种拥有自主行驶能力的车辆,是传感器、人工智能、地图导航、自动控制等众多技术的集中体现。其最基本的功能是顺利到达目的地的同时,自主躲避周围障碍。

根据美国汽车工程学会(SEA)的标准,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自动化程度,分别为:


注:L5规定车辆必须可以应对所有工况,包括在激烈驾驶(即极限情况)下,也能够顺利过关。

根据《中国自动驾驶乘用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2022年第1季度数据,国内L2级自动驾驶在乘用车市场的新车渗透率高达23.2%。其中,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高达35.0%,远高于汽油车市场19.9%的渗透率。

未来几年内,随自动驾驶产品的渗透率提高及示范区的扩大,自动驾驶车辆规模化铺开,中国有望在2025年实现L3级自动驾驶量产落地。

【2】 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属于“智能网联汽车”重要一环。从汽车座舱升级路径来看,智能座舱与手机的迭代升级路径相似。90年代为机械时代,主要包括机械式仪表盘及简单的音频播放设备,功能结构单一;到了2000-2015 年,装置仍以机械仪表为主,但少数中控液晶开始使用,也增加了导航等系统。2015年座舱产品进入智能时代初级阶段,全液晶仪表开始逐步替代传统仪表,人机交互方式多样化,整体的配套成本也相继增加。

目前,智能座舱的技术发展已经步入成熟期,人机交互、隔空操作等功能也都已经实现。未来,随着高级别自动驾驶逐步应用,芯片和算法等性能增加,座舱产品将进一步升级,一芯多屏、多屏互融、立体式虚拟呈现等技术普及,从趋势上看,智能座舱仍然有较强的趋势性成长空间。

【3】 车联网

车联网是搭载先进车载传感器、控制系统、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之间的智能信息交换、共享,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车联网包含智能化和网联化两大技术路径,协同实现“信息感知”和“决策控制”功能:

智能化:依赖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采用车载传感器与汽车自动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汽车的自动巡航(ACC)、自动泊车(APS)及自动紧急刹车(AEB)等一系列功能。

网联化:依靠搭载车联网V2X通信系统,进一步实现车-人、车-车、车-路、车-云的信息交换,实现汽车行驶的安全性、提高道路通向效率等,并最终实现无人驾驶。

智能座舱、车联网和智能驾驶,这三个领域正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一同在新能源产业趋势下迅猛生长,破旧立新!新趋势下,国产化汽车零部件商纷纷入局,细化赛道,百年未变的汽车产业,加速到来!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需谨慎。在进行投资前请参阅相关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基金,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或本金不受损失。同时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 。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onh100624.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