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歌的孩子(孩子天生与诗歌有缘)

发布日期:2025-01-22 10:59:06     作者:仍清澈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onh394185.html     违规举报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文■王宜振,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学诗歌的孩子?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学诗歌的孩子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

文■王宜振

在学校开展诗歌教育中,不少学校开设了诗歌课程。在诗歌课堂上,老师们引导孩子们读诗、诵诗、欣赏诗,我觉得还应该让孩子学着写一点诗。也许有人会说: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诗歌是皇冠上的明珠,诗歌是文学之魂。这么高深的文学艺术,对于一个仅仅只有十岁左右的孩子,能行吗?我的回答是:不但行,且还能写得很好。为什么孩子能写诗呢?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一、孩子有一颗天真可爱的童心。这颗童心很重要,有人认为童心就是诗。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叫做:孩子是天生的诗人。从“童心”的角度来讲,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我更倾向于认为:孩子天生与诗歌有缘,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孩子更为完整地拥有一颗童心,他们比起我们这些成年人来,离诗更近,离诗意更近。孩子们天天活在童心中,就是天天活在诗意中。他们像玩珠子一样,玩着玩着,一首小诗就玩出来了。我们来看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的马雨轩小同学的《星星》:

一个个小星星掉了下来/落在了草丛中/让小草的梦里/多了一个星空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写的是星星。前一个星星,是天空中的星星,是自然中存在的星星,它是实象;后一个星星呢?是梦中星空中的星星,不再是现实中的星星,是虚拟的星星,是现实中不存在的星星,它是虚象。小诗人一实一虚,虚实结合,一首小诗就出来了,就像雨后的春笋,悄悄地拱破了地皮。我们再来看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小学曾昭钦同学的《梦》:

梦的一半/挂在天边/成为月亮//

梦的碎末/撒在天空/成为星星

这首小诗写的是梦。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把抽象的事物,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化抽象为具象。小诗人把梦的一半,化为月亮;把梦的碎末,化作星星。月亮和星星都具象可感的,也是现实中存在的。小诗人采用化心为物、使心灵现实化的创作手法,使小诗更新颖、更形象、更生动。我们再来看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吴思晓的《筷子》:

筷子/是一个美食家/酸、甜、苦、辣、咸/样样尝个遍∥

可身体/从不发胖/它们个个/都苗条∥

筷子/是一个胆小鬼/每次出行/都要有个/伴儿

筷子,我们每天都在用,是司空见惯的事物。可这样一双普普通通的筷子,在小诗人心中就变了,它不再是两根筷子,而是一对喜欢美食的双胞胎。小诗人把这一对双胞胎,写得活灵活现,趣味横生。他们不仅仅喜欢美食,喜欢酸、甜、苦、辣、咸,还是一对胆小鬼。每次出行,总要一起出动,互相作伴儿。小诗人抓住筷子的特征,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得十分准确到位,语言表达也极简,真不愧为一首令人难忘的好诗。我们再来看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小学二年级小朋友林蔚然的《哭着哭着就笑了》:

我哭着哭着/就笑了。/因为我想到:/中午的饭菜/是香的,/傍晚的点心/是甜的,/天空的太阳/是明亮的,/夜晚的月光/是皎洁的。/每一个/不快乐的时刻,/都不应该是我的。

这首小诗,写了小诗人由哭到笑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呢?小诗人采用了联想的方式。从中午饭菜的香,联想到傍晚点心的甜;从天空太阳的亮,联想到夜晚月光的皎洁;诗人一系列联想,都与快乐有关。这种相关联想,使视野更宽阔、内容更丰富,小诗也更富有美学价值。

二、孩子有着超级想象能力。我们说:诗是什么?诗是内心图画的文字再现。你内心有一幅图画,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就是诗。孩子年龄小,掌握的词汇有限,但他们有着比大人还强的想象能力。当他们用一双晶亮的充满好奇的眼睛,打量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时,许多生动的、鲜活的感觉,就会从心里冒出来,这些感觉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诗。我们来看广东省深圳市年仅六岁的小朋友姜二嫚写的《光》:

晚上/我打着手电筒散步/累了就拿它当拐杖/我拄着一束光

要想写好一首诗,关键要开启想能力的大门。孩子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往往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我常说:写诗,是对孩子想象力的挑战。有了想象力,也就发现了诗,产生了诗。你们看,晚上散步的时候,拿着手电筒照明,这样一个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在年仅六岁的小诗人姜二嫚看来,却是那样的不寻常。小诗人就手电筒展开想象,把它想象成一根累了要拄的拐杖,继而想到在这样的夜晚,我拄着一束光走路。读完这首小诗我们不仅为这个年幼的孩子超拔的想象力直呼其妙。这是小诗人用自己的心觉产生的美和创造。无独有偶,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板桥小学三年级小朋友洪锐琪的《白天的脚印》,也是一首充满想象力的好诗:

你知道/白天/也在走路//

那天上的太阳/就是它走路时/留下的亮脚印

在孩子的眼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灵气,都有自己的生命。即使很抽象的白天,也毫不例外。在小诗人洪锐琪的眼里,抽象的白天,也变成一个人,一个会说、会笑,会走路的人。小诗人不仅把白天看作一个人,还把太阳看作他走过的一个亮脚印。这个变形想象“亮脚印”,可谓神来之笔,他的想象力令人为之叹服。我们再来看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振宁学校四年级小学生汪阳文焮的《力量》:

一声公鸡的啼叫/唤醒了一群公鸡的啼叫/一群公鸡的啼叫/撕破了黑夜的脸

小诗共四句,前三句极其平常。最后一句无象之象,不仅想象奇特,而且耐人寻味。我们再来看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二年级小朋友姚佳琪的《信》:

树是泥土的信/一个个果子/是一个个文字/ /

风读了又读/把每一个字/都读熟了/才读懂了/泥巴的甜言蜜语

在这首小诗中,小诗人用了两个变形想象。一个是树是信;一个是果子是文字。两个准确、大胆的变形想象,使小诗给人一种完全陌生的感觉,读后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我们再来看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何乐彦的《太阳和月亮》:

天空/是一张图画纸//

太阳喜欢在纸上/涂蓝色/月亮喜欢涂黑色/所以/他俩经常为/涂什么颜色/而吵架//

最后,他们决定/白天涂蓝色/晚上涂黑色//

太阳在白天/月亮在晚上/画着各自的欢喜

太阳和月亮,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小诗人要把它们写成一首诗,就要寻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小诗人凭借细致的观察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点是“涂色”。小诗人以此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这首别致、新颖、独特的小诗。我们再来看广东省深圳市康乐小学三年级小朋友陈黛儿的《晒谷子》;

晒的谷子/像金色的沙滩/

如果/你躺在谷子上/你会听到/海的歌声

沙滩是金色的。谷子呢?也是金色的。小诗人找到了沙子和谷子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也就找到了诗。大家看,我们躺在谷子上,自然就有躺在沙滩上的感觉。既然有躺在沙滩上的感觉,也就会听到海的歌声。小诗人娴熟地运用了通感技巧,展示了小诗人写诗的才华。那么,什么又是通感呢?简单地来说,就是诗人感觉深层的一种心理能力,它把诗人的五官感觉沟通、交错起来,用以表达诗人的直觉、错觉、幻觉,以及其它种种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这是诗人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三、孩子最懂感情。一切文学艺术都是主情的,诗歌尤其是这样。一首诗,只有情感真实才能感动人;只有写出深刻的人类情感,才具有文学价值。孩子最懂感情,也最重感情。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感动、捕捉感动,进而把生活内化为自己内心的图画,写出感人的好诗。我们来看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范璐璐小朋友的《饰品》:

有石狮子/有石雕栏/桥就对河说/你一枚饰品也没有//

河默默地把桥/抱在胸前/这一枚神奇的饰品/真漂亮

石狮子、石雕栏是桥的饰品,整座桥又是小河的饰品。诗人运用了交相反射的手法,使小诗意味深长,妙趣横生。我们知道,感情分为三个层次,最上层是感觉、中间是感情,它的深层是智性。这首小诗,不再仅仅是感情的表达,而且已经深入到它的智性层次。读了这首小诗,使我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再来看浙江省瑞安市实验小学洪恩博小朋友的《谁都有影子》:

谁都有影子/树有影子/树影就是一把伞//

谁都有影子/狮子有影子/捕猎时也不孤单//

谁都有影子/我也有影子/影子和我做个伴//

谁都有影子吗?/可是太阳没有影子/没有太阳/谁都没有影子

影子人人都有,也是孩子司空见惯的事物。一群孩子在一起,常常会玩踩影子的游戏。玩着,玩着,他们就有了新发现。发现了什么呢?他们发现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影子,唯独太阳没有影子。这是一个多么有趣的新发现呀!可他们并没有满足这一发现,而是进一步探究下去,这下有了重大发现:太阳才是所有影子之源。没有太阳,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没有影子。这首小诗中的“太阳”这一意象,使我们想起那些甘于为别人奉献一切,却不曾给自己留下一丁点的人。小诗蕴含丰富的人生哲理,是一首启迪人生的哲思妙品。可见,写诗并不难,只是让我们把自己的新发现写出来。我们再来看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小学二年级小朋友姚晨萱的《我的愿望》:

我的愿望像太阳/在发光/我的愿望像河水/在流动/我的愿望像大树/在生长/我的愿望像蝴蝶/在飞舞//有愿望的人/会飞、会发光、会生长

愿望本身是一个十分抽象的事物。把愿望变成太阳、河水、大树、蝴蝶,这就把抽象的愿望具象化、形象化了。诗的前四句,由感觉进入到情感的层次。小诗人并不满足仅仅进入到这一层次,最后句:有愿望的人/会飞、会发光、会生长。使小诗进一步深化,直至深化到智性层次,也可以说是哲理层次。智性层次,也是所有诗人的共同愿望和终生追求。小诗人仅仅八岁,却写出了这样有深度、有内涵,有意境的小诗,实在难能可贵。小诗人并不懂什么诗的理论,她们只是把自己内心的话写出来,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新发现写出来,这种纯真的感情,纯真的感觉力和想象力,恰恰就是最好的诗。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不少学校开展了诗教,他们开设了诗歌校本课程,使数以万计的孩子与诗结缘。他们一边读诗,欣赏诗,提起笔来写诗。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孩子写的诗已超过百万首。孩子加盟到童诗创作队伍中来,成为童诗创作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我发现,每个孩子的心中,都住着一个诗的精灵。我们诗教的任务,就是去发现这个精灵,守护这个精灵,让这个精灵陪伴孩子的童年直至一生。

(作者系著名儿童文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

本文来自【阳光报•阳光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onh39418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