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靓号出售(注销靓号需付2万违约金)

发布日期:2025-02-02 02:43:54     作者:淡抹烟熏妆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oov413507.html     违规举报

如果用户和运营商的力量不在一个等量级,也就失去了任何“协商”的可能。

近日,西安的一位郭先生比较心烦。他在办联通手机号后,频繁接到陌生电话称要来干洗店取衣服。郭先生想要注销此号,但营业厅告知该号为靓号需付两万余元违约金。


郭先生的郁闷主要源于两点,他认为:第一运营商并没有在事先告知他,注销“靓号”需要支付巨额违约金;第二他也没有签署过“靓号”的相关协议。双方具体的协议目前暂无从知晓,但从郭先生的表述来看,作为消费者的他很难说得到了足够的知情提示。

郭先生并不孤独。根据媒体报道,2018年,广东电信用户兰晓月的家人想要进行一次简单的过户,却让兰晓月的号码突然“靓号加身”,还有了最低消费限制。至于部分“靓号用户”在携号转网时被索要高额违约金,以及有用户靓号欠费被注销、找回需支付巨额费用等事件,也并不少见。这也足以说明,因为“靓号”引发的争议和纠纷,从未销声匿迹。

虽然每一桩事件的具体情况、每一名用户的遭遇不尽相同,但共同点也是很明显的:运营商对用户的话术(比如“靓号”的象征性暗示)、运营商与用户的信息不对称(用户往往并不十分清楚合约的具体内容)。换言之,运营商更像是利用种种“小动作”,结结实实地“坑”了消费者。

也有人认为,有些用户选取“靓号”,或者办理与“靓号”有关的业务,无非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承担相应的风险也是无可厚非。可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对于“靓号”以及相关业务的解释权,不在用户而在运营商。用户想要在办理相关业务前,自己把协议中的条约研究得非常透彻,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没有明确规则以及标准的前提下,用户在类似纠纷中很容易丧失“话语权”。

其次,《电信条例》和《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中,均禁止电信经营者“向用户收取选号费”和“以任何方式限定电信用户使用其指定的业务”。既然不能以“任何方式”限定用户,那么各种明里暗里的收费项目,尤其是用巨额违约金“阻止”用户注销“靓号”的做法,事实上都是涉嫌违规的行为。

如何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用户和运营商的力量对比既然完全不在一个等量级,也就失去了任何“协商”的可能。

值得深思的是,对于“靓号”问题的关注,在舆论场中早已持续多年。每次有相关案例被曝光,都会引起公众和网友的声讨,但时至今日,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迹象。运营商的“任性”为何总是底气十足?监管部门也是时候拿出更明确的态度了。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于西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oov41350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8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5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