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何时再来太湖大学堂(我与南怀瑾的25年和太湖大学堂的未来)

发布日期:2025-01-22 02:00:06     作者:月光星陨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pkk345401.html     违规举报


前左李承宗、南怀瑾、李素美,后左郭彧嘉、包卓立、郭姮妟

前言:与大多数希望能成为南师学生的人不同,包卓立能够师从南师,是南师要求的。他本人没有任何主观意图,他与如今那些试图讲述南师人生故事的人不同。直到南师去世,他都一直和李家人生活在一起,目睹了所有事情,并将揭示亲眼所见的事实真相。TGLC微信公众号将连载该文章「我与南怀瑾的25年和太湖大学堂的未来」,内容精彩,敬请关注。

作者:包卓立(Bill Bodri)美国人,自1989年追随南怀瑾先生至香港居住十年和学习至今。居住香港期间在香港盈亚发展公司任职参与南先生修建的金温铁路工程。目前在太湖大学堂担任讲师,任教人文科学、禅修、营养学,以及中西文化企业培训讲座及课程。

美国康乃尔大学工程学位元及工商管理硕士双学位。1997年获得美国人类营养学硕士学位。曾经任职华尔街金融中心担任资深分析师,出版以中西文化融入教育、卫生、投资、商业、历史、战略、哲学、生活目的以及精神培育等多个主题的书籍三十多本。



初识南师


左:李传洪、南怀瑾、包卓立,在McLean Virginia兰溪行馆

在八十年代中期,当我在华尔街一家大型衍生品对冲基金工作的时候,我第一次遇到了南怀瑾大师。当时我的老板艾伦·许,是来自上海的杰出的中国绅士,前后在台湾和美国工作过。通过他的关系,有一天晚上,我在纽约的唐人街有幸和李传洪共进晚餐。他邀请我去McLean Virginia的兰溪行馆,去拜访他的老师南怀瑾先生。因为我对禅宗很有兴趣,所以在那个周末我就飞去拜访了南怀瑾老师。

在那次见面中,南师当即表示,他想在密宗佛教(一种宗派)培养我,并且表示提供给我一个长住的房间,让我留在他身边,以便能够随时教导我。即刻南师给我赐中文名字「包卓立」。跟大多数希望能成为他的学生的人不同,实际上是南师要求我跟随他学习。我从没有要求跟随他学习,我也没有任何意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使我与如今那些试图讲述他人生故事的人不同。我是一名美国人和工程师,所以我告诉你的一切都是非常真实的,因为直到南师去世,我都一直和他还有李家人生活在一起,我目睹了所有事情,我也将揭示我亲眼所见的事实真相。

在面见南师以来,我已经撰写了二十多本书,将中西文化融入教育、卫生、投资、商业、历史、战略、哲学、生活目的以及精神培育等多个主题,而南师的教导影响了我很多,让我能够结合东西方文化。到2017年底,我大概会写出三十本结合东西方观点的书。

在周末的时候,我都会从纽约飞到McLean Virginia拜访住在兰溪行馆的南师和李家人,南师总是给我很多特别的教导。我住的房间就在南师房间的下面,旁边放置的是老古文化和东西精华协会的大量书籍。作为一个图书爱好者,我非常喜欢这里。我非常熟悉了美国的大多数文化出版社或教学机构,因为我已经收集了数千种文化和哲学的书籍,但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东西精华协会」,所以我问那是什么?我很好奇,因为几乎每个到访的人都一直提到它的名字。那时,南师刚刚搬到美国,他打算与东西精华协会一起做一些事情。

那时,南师身边有很多中国人,他们一贯的解释说,南师成立这个组织是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东西方文化。他希望东西方能够交流更多的知识、方法和智慧,因为双方都需要有更多相互的了解。事实上,他希望通过西方的科学和管理理念来帮助东方实现现代化,同时通过介绍东方的学说来帮助西方的精神质量。

在后来和他的多年生活中,你可以说他确实是把那些的事情当成人生任务。他总是与那些可以为发展中国和中国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善良人士联系,他致力于在经济和精神文明的多个维度上帮助和拯救中国及其人民。

后来在金温铁路项目中,他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福利,资本主义管理,中国文化精神」这个名词而闻名,所以你可以从这句话中看到,他特意想用西方的模式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保持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支持项目帮助人民。这就是他所说的,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选择与李家人一起生活多年的许多原因之一,因为他们三十多年的行动毫无疑问地证明了,他们也致力于同样的目标。

未完待續...

《包卓立:我与南怀瑾的25年和太湖大学堂的未来》系列内容会每天在订阅号更新,敬请关注。





听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pkk34540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9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