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王振有多厉害(浅析大明第一代权阉王振的崛起)

发布日期:2024-12-22 10:08:42     作者:情話少說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pvz494662.html     违规举报

大明宣德十年正月初十,经历了“宫中讹言将召立襄王矣”①的风波后,皇太子朱祁镇终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并以第二年改元“正统”,大明很快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不得不说的是,朱瞻基虽然壮年早逝,但他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了一个最好的时代。


明宣宗朱瞻基

此时的大明正处于“仁宣之治”的盛世荣光之中,辅政大臣也是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的老臣,其中,文官以内阁“三杨”,即:杨士奇、杨荣、杨溥为代表,武将则以英国公张辅为领袖。

无论是洪武之治,还是永乐盛世,亦或者是仁宣之治,他们都是亲历者,更是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文武相辅,谨慎老道,机敏果敢,是故,正统初期,大明朝“祥和清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真正的繁花锦簇,海河晏清。

然而谁又能想得到,此时,在这盛世之下,紫禁城的某个角落,却有一个人用阴鸷的眼神注视着这一切。

他像一片阴云,散发、扩大,逐渐笼罩在紫禁城的上空。十五年后,由他引发的一场差点让大明亡国的浩劫,即土木堡之变,打破了这欣欣向荣的盛世,以至于在史书上留下了臭名昭彰的一页。

他就是大明朝第一代权阉,王振,但他并不是明朝历史上第一个出名的太监。


仁宣之治下的大明盛世


三杨开泰

在此之前,明太宗朱棣时期就涌现了一批名宦,其中以六下西洋的郑和,五使绝域的侯显最为有名。

故而,汪郎以为,太监也并不一定就是反派,他们好与坏,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品性。

王振的品性是好是坏呢?从后来的轨迹来看,此人确实坏。

然而在永乐朝,他只是内书堂的一个普通内侍,在郑和、侯显这样的名宦鼻息之下,难不保其内心没有起过波澜,立志要为大明的盛世伟业做一番贡献。

但一名内侍要想出人头地,除了皇权在背后支持外,还需要很多机遇、巧合。

今天,汪郎就和大家说一说开启大明权阉专权先河的王振,在除去皇权支持的这一因素外,他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王振石雕像

1、王振的崛起,首先离不开他自身的努力。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想笑,一个太监还谈什么努力不努力的。

不,汪郎告诉你,除了那些天生命好的,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的人,普通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努力”二字。

王振要不要努力?要的!

幼年入宫廷,入选内书堂,接受名儒教导,这是王振初时的境况。

在二、三百人(被选进内书堂学习的小太监人数)的惨烈竞争下,你想出人头地凭的什么?皇帝老子凭什么选你?

显然,从后面的轨迹来看,此时的王振一定认真想过这个问题。他一定深知一个道理,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时刻做好准备。

所以,有了郑和、侯显等前辈为榜样,王振特别珍惜皇权特赐的文化课学习的机会。

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他得到了永乐帝的青睐,成为太子朱高炽的心腹太监。

“臣(振)窃唯一介微躬,生逢盛世,爰自早岁,获入禁庭,列官内秩,受太宗文皇帝眷爱,得遂问学,日承诲谕。既而俾侍仁宗皇帝于青宫,复蒙念臣小心敬慎,委以心腹之任。---《敕赐智化禅寺报恩之碑》


王振报恩的智化寺牌匾

王振能够成为太子朱高炽的心腹太监,这正是他努力得来的结果,也是他未来飞黄腾达的第一步。

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这期间没有必然性!

那么,汪郎这么说吧。

试想下,如果王振没有被朱棣赐给朱高炽,而是被赐给了某个妃子,那么他最多就像现在宫斗剧中的那些太监一样,只能参与自己的主子无休止的后宫争宠之中。

太子就不一样了,他是国之储君,大明帝国未来的继承人,能够成为未来皇帝的心腹太监,这份殊荣可比在后宫那些妃子身边混吃等死强多了。

而且,此时的汉王朱高煦对皇位继承权虎视眈眈,时刻发难东宫。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朱高炽的东宫能够上下一心,同心同德。

这就在无形之中,更把王振和朱高炽这一脉,大明未来两代皇帝(此时的朱瞻基已经是皇太孙)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明仁宗朱高炽

正因为如此,王振凭着自己的努力和才智,在朱高炽一脉的皇权核心中站稳了脚跟,故而宣德时期,他已经成为紫禁城中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宣德九年八月庚辰)朕今率师巡边……命太监杨瑛、李德、王振、僧保、李和等提督皇城内外一应事务。”---《明宣宗实录.卷一百十二》

宣德驾崩,王振又成为朱祁镇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正是他自己这一路努力的结果。

“振性资忠厚,度量宏深,昔在皇曾祖时,特以内臣选拔事我皇祖,深见眷爱,教以诗书,玉成令器。委用既隆,勤诚益至,肆我皇考。念尔为先帝所器重,特简置朕左右。”---《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七》

一个太监,皇家家奴,服侍了人家祖孙三代帝王,这也就能理解朱祁镇对王振的那份感情了。


明朝禁军

2、王振的崛起,更少不了朱祁镇对以“三杨”为首的文官们产生了逆反心理!

有句话说得好,投其所好!

王振能够在正统朝成为权阉,除了他利用自己的身份离间皇帝和内阁文官们的关系,加深二者之间的矛盾外,更多的还在于文官势力在教导朱祁镇的时候方法用错了,以致君臣之间没有达到精神上的共鸣,反而让朱祁镇对文官们产生了逆反心理。

自秦一统以来,文官势力是历朝都无法忽视的一股政治力量的存在,但明朝初期,并没有所谓的“文官势力”。

洪武朝,太祖朱元璋立国、治国,虽然重用了一大批文官,但在他的反腐和权力制衡的重压下,文官们并不能成型,即使出了个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也因胡惟庸一案爆发被打回了原型。

建文时期,朱允炆开始重用文官,在身边聚集了以方孝孺、齐泰、黄子澄为首的一批文官为其出谋划策。然而不等这支文官势力成型,就在靖难之役中灰飞烟灭。

明太宗朱棣登基后,依然保持着藩王时期的骁勇善战。故而永乐朝,虽有太子监国(朱高炽用文官),也设立了“内阁大学士”,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朱棣朝纲独断,文臣武将只能依附在朱棣的强势之下。


明朝官员

这种情况直到“仁宣之治”时期,天下承平,战事消弭,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父子两人性格相对温和,对文官不再有洪武、永乐时的高压,文官集团的地位才渐渐得以抬高,开始形成了一股政治力量。

文官,或者说大儒,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希望君主能够按照他们规划、设计的样子来,从而成长为他们心目中所认为的明君形象,可使得自己以帝师之名闪耀青史。

朱允炆为什么削藩?一是藩王势力确实威胁到了皇权,二是方孝孺等文官在背后对年轻皇帝的塑造。换句话说,朱允炆着急削藩,更多的还是受到了文官们的哄骗,削藩哪有那么急的。

但文官们这种对帝王形象的塑造,并以“仁”、“明”等字眼来控制帝王一言一行的心理,只有在性格温和(如宋仁宗),或年幼的帝王身上才能有效。


明朝勋贵

朱祁镇八岁(虚岁)登基,无论是社会经验,还是人生阅历,基本为零。这在文官们看来(主要以内阁三杨为主),此时正是塑造朱祁镇作为帝王,应该具备正确三观的最佳时机。

但王振不一样,作为一名有文化、有学识的皇家家奴,他学会了历史上的历代权阉哄着自己主子的手段,即顺着皇帝的心理,鼓励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从而对他这个家奴产生依赖。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以三杨为首的文官势力和以王振为首的宦官势力,分别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时辅臣方议开经筵,而振首以武事导帝。是年冬,诏振偕文武大臣阅武于将台,以私人指挥纪广为第一,擢都督佥事。”---《明史稿》


明朝军队

你们要小皇帝一天到晚读书、写字,束缚他的性子,我偏偏就要带小皇帝玩一些男孩子都喜欢的“骑马打仗”的游戏。

王振的所为,让三杨嗅到了一股不详的味道,他们意识到不除王振,难以塑造朱祁镇的三观,但要想小皇帝自己下旨去除王振,是行不通的,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朱祁镇的奶奶张太皇太后,母亲孙太后的身上。

故而,正统元年二月,杨士奇上了一道奏疏,只可惜,他使用的是文人惯用的春秋笔法,并没有光明正大的点名道姓。

“伏望太皇太后陛下、皇太后殿下皆留圣心,为皇上慎选左右随侍及使用之人。如或其人举动轻佻,语言亵慢,立心行已不正者,皆宜早去之。若不早去,随侍既久,情意相洽,不觉其非,言听计从,后来欲去其势,难矣。”---杨士奇《请开经筵疏》


杨士奇

当然,汪郎不清楚张奶奶和孙妈妈接到杨士奇的这份奏疏是什么心思,也许她们对王振不以为然,认为杨士奇是危言耸听,或者是干脆装作看不懂。

所以这道奏疏交上去的结果是,经筵开了,但王振依旧伺候在朱祁镇身边。

而且小皇帝对那些名儒学者并不感兴趣,和这些文官也没有什么感情交流。他学习经筵,至多只是当成了完成奶奶和妈妈交待下来的必须完成的任务,仅此而已!

一代贤相李贤就曾记录过正统初年,时人对经筵的评论。

“可忧者,谓君臣之情不通,经筵进讲文具而已,不过粉饰太平气象,未必无意外之祸。”---《天顺日录》


明朝经筵

如果说正统元年,文官们在争夺对皇帝的控制权上败给王振是失误。

那么在此后的斗争中,尤其是中央王朝是否要对周边不安分子发起军事进攻的讨论中,文官们无法体会小皇帝的心思,采取老生常谈的“兵者凶器,战者危事,有伤天地之和气”等论调,更是进一步被朱祁镇疏远,也助长了王振进一步崛起。

正统六年,大明征伐麓川的战役已经打了三年多还是不见成效,朱祁镇要求加大兵力、财力投入时,文官们如正统四年那样,再次集体反对。

文官们的思路其实特别简单,一味遵循的是“先礼后兵”,从而给被征伐的对象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一点,和宋朝的文官思维是一个模式。

“臣又有愚忠,冒渎天听,昔太宗皇帝征讨有罪,必先遣人再三抚谕,及其不从,然后加兵。今麓川拒命,臣亦深切恶之,非欲释其罪,但思古人有言:[兵者凶器,战者危事],自古圣帝明王皆不轻用者,恐害及无辜,有伤天地之和气也。”---杨士奇《论遣将征麓川》


三伐麓川

这种论调,在英气勃勃的少年天子眼中,是多么的迂腐可笑!

然而,这却是自宋以来文官们一贯继承的天地纲常。

他们向朱祁镇输出的思想核心,用现代话说就是,我们真的是为你好,只要听我们的,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你一定可以做一个好皇帝。

以杨士奇为首的文官们其实并没有深入了解朱祁镇的内心。

作为少年天子,站在祖父辈的盛世余荫之下,内心没有丝毫波澜是不可能的。

洪武之治也好,永乐盛世也罢,亦或者是仁宣之治,这些都是祖父辈们开创的盛世典范,但也都是过去式了。

如今大明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是他朱祁镇,那么自己就有责任承担起大明盛世的延续。


大明盛世


盛世之举

少年天子急需一个新的盛世向天下证明自己,证明宣德十年正月初三至正月初九,自己登基前的“召立襄王”的流言是多么可笑。

所以,“正统之治”是朱祁镇心中的执念!

正是这份执念,使朱祁镇最害怕的就是大明的文官们欺他年幼,故而在国事上对他阳奉阴违。

他希望大明依然如太祖、太宗、仁宗、宣宗那样,保持着锐意进取的精神,他希望大明臣僚能够和他同心同德,而不是因循守旧,暮气沉沉,还时时和他唱反调。

只是文官们的表现却让他大失所望,而这份失望在正统元年就埋下了根。


明朝士大夫

正统元年十二月,西北军情紧急,八岁(虚岁九岁)的朱祁镇要求兵部拿出对敌方案,哪里想得到,兵部过了五天也没有向他反馈。

试想下,作为大老板,面对底下的人如此敷衍了事,谁还没有个火气的时候。何况这个老板还是大明皇帝,尽管他还是个孩子。

“(丁丑)上以西北边情紧急,诸将未即奏功,命骥等会官计议以闻,越五日犹未回奏。是日早朝奏事毕,上召骥等至前面责之,曰:[边情紧急如此,尔等何故迟延不议?欺朕年幼邪?]”---《明英宗实录.卷二十五》

朱祁镇在一怒之下,把兵部尚书王骥、兵部右侍郎邝埜全部下了大狱。在此期间,能够积极响应小皇帝的只有以英国公张辅为首的权贵、武将一系。

有这样对比,让年轻的朱祁镇如何能对文官产生好感,对支持他“骑马打仗”的王振又如何能够不建立深厚的情感。

所以,和老板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是非常重要的。

正统年间的文官们就是没有理解这一点,以至于逐渐失去了朱祁镇对他们的信赖,让宦官王振一步步走向权力的顶峰。


朱祁镇

3、汪郎说。

纵观正统十四年间,王振的崛起有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而其中的偶然性却占据着极大的成分。

朱祁镇毕竟幼年登基,还是个孩子,而好动正是孩子的天性。而他身体里流淌的还是老朱家坚毅、果敢、不屈的血液,在父祖辈创下的盛世成就面前,身为帝王,他又如何不想创下属于自己的“正统之治”!

所以他需要认同,需要自己的臣属们能够支持他的决定。

而以三杨为首的文官们见证了洪武朝的官场压抑(反腐和对官场压制),经历了永乐朝的风霜雪雨(解缙之死,纪纲被诛),虽然开创了仁宣之治,但对皇权的风云变幻还是养成了瞻前顾后的处事风格。

双方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使得在“少主老臣”的正统年间,自然也就存在着无法沟通的隔阂。

毕竟眼前的小孩子不是自己的儿孙辈可打可骂,而是真正的君主。

所以在讲究天地纲常的古代,这些大儒老臣们根本不懂得少年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该如何顺导,还是使用老生常谈的那一套,说一些逆耳的肺腑之言,以为自己是正直、正义的一方,却不知这只能是增加了小皇帝对他们的厌恶。

而王振恰恰相反,作为家奴,他知道如何讨自己的主子欢心,知道如何因势而导,从而成为朱祁镇不可或缺的存在。

换句话说,王振比三杨等文官们更懂得人性,更懂得老板的需求!

这其实就是王振能够崛起的根本原因,懂得人性,善于利用人性,真的是太重要了!

注:①《明史.卷一百十三.列传第一.后妃》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皇都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pvz494662.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