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字发展过程中的隶变现象(汉字探源曹)

发布日期:2024-12-22 11:59:45     作者:有敕的玫瑰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qgm401641.html     违规举报

作者:万庆涛 王鸿杰

  曹,现代汉语用于姓和地名,其本义是什么?先看看曹字的字形演变,再看看字书是怎么解释的。

  一、从字形演变看本义

  曹字甲骨文有两种字形,最初是两个東,楷书写作㯥,后来加了口字,表示说话。西周金文把口字误为甘字,战国金文省略了一个東字,秦小篆继承西周金文,但又把甘字误为曰字,也表示说话,算是歪打正着。隶变时,㯥连体简化为非字,楷书写作曹。异体字有曺。


曹字演变(《汉典》)

  曹字最初是由两个東字组合而成的。東字本义是人在树上利用树枝编织的巢居。人是群居动物,既要分居在一个个巢居(東)之中,又在森林中的相邻的树上居住。因此,相邻而居的两个人就有语言交流的必要和可能。两两巢居之人相互说话聊天,必然如同清晨的众多小鸟的叫声混杂在一起。因此,曹字会意嘈杂,即曹字本义嘈杂。换句话说,曹字是嘈字的初文。

  二、字书的解释

  《说文解字》:“狱之两曹也,在廷东,从㯥(曹字甲骨文字形),治事者,从曰。”显然,这是对当时曹字用在法律制度上的用字,并非曹字本义。

  《字源》:“会意字……本义对偶。”对本义的解说貌似正确,实为引申。

  《汉字源流字典》:“会意字。甲骨文从㯥(两个灯笼)从口,是门口悬置两个灯笼形,表示双偶。”灯笼是西汉时期发明的,远古人是没有灯笼的,把㯥字中的東字解释为灯笼,显然是不正确的。

  三、曹字的引申义

  曹字的引申义都是从嘈杂这个本义演化而来的。

  1.二人对话,讨论或辩论,引申为法律上的原告被告之间的控辩。两汉时期,控辩双方称为两曹。

  2.主断狱事的官员称为曹,进一步把主事的官员称为曹。东汉尚书开始分为六曹治理国事 ,据《续汉书·百官志三》记载,有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史记·平准书》:“遣博士褚大、徐偃等分曹循行郡国(派遣博士褚大、徐偃等人按照尚书诸曹职司的不同划分权限,巡察郡国)。”

  3.人们巢居在森林之中,引申为群众,同伴。(1)《左传·昭公十二年》:“周原伯绞虐其舆臣,使曹逃(周朝的原伯绞虐待为其赶车之人,于是他们集体逃走)。”(2)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三首之一:“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4.所有居住在巢居都是一样的,引申为同辈,侪类。《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卿曹与我俱在绝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贵。”如,尔曹,吾曹,女曹。

  5.家畜相互争食,发出嘈杂的声音,转指饲养动物盛放饲料的器皿,即食槽,后来写作槽。

  6.进一步引申为祭猪神。《诗经·大雅·公刘》:“既登乃依,乃造其曹(宾主依次安排定,先祭猪神求保祐)。”祭猪神的目的是为了多养猪,多出肉,人们可以多吃肉。

  7.两两相对。《楚辞·招魂》:“分曹并进,遒相迫些(分成两方对弈各自进子,着着强劲紧紧相逼)。”

  8.巢穴。《楚辞·招隐士》:“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虎豹争斗熊罴叫,吓得禽兽逃出巢)。”

  9.虚化为副词,一起,共同。《国语·周语下·单穆公谏景王铸大钟》:“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百姓都喜好的事情,很少有不成功的;百姓都厌恶的事情,很少有不失败的。”


西周时期的曹国(网络图片)

  西周时期有诸侯国曹国,是周文王嫡六子振铎(史称曹叔振铎)的封国,建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疆域大致辖今山东省西南部。从历史发展看,西周的曹国是夏商甚至更早的以曹为族徽的部族演变而来的。

  根据历史气候来看,曹部族的时代气候温暖湿润,北方地方生活着现在南方的动物,如犀牛、大象等,因此可以推断,曹部族是巢居在树上的。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特点,用双東即㯥作为自己的族徽,旁边的部族也把他们称为㯥。后来,他们发展成为曹方(国),接受大邑商的领导,或者是其盟国。

  到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曹国就被武王封给自己的六弟振铎,实行军事占领。从此,自然发展的曹国就变成了西周的诸侯国。

  公元前487年,曹国为宋景公所灭,振铎的后代以及曹国国民就用原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曹姓的来源之一。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qgm40164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8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