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古代文明(文明肇始最早的江苏)

发布日期:2024-12-22 01:28:44     作者:只余朝霞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qgo459506.html     违规举报

一缕曙光,从江苏泗洪县梅花镇大新庄顺山集地平线上缓缓升起。

它穿透8000余年时空,从历史深处踏步而来,以其命名的“顺山集文化”在江苏文明史中绽放出耀眼光芒。作为目前江苏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它是江苏文明的肇始,也是江苏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最早实物见证。

淮河下游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

泗洪县城向北30里,夏天骄阳下,连片的农田满目葱绿。泗洪县博物馆馆长马功熟稔地带着新江苏记者穿梭在大新庄的阡陌之间。难以想象,这片土地下,藏着一处8000多年前的人类遗址。


“顺山集遗址距今约8500年至8000年,是迄今江苏境内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在这之前,学界一直认为太湖流域距今约6500年的马家浜文化是江苏境内最早的史前文明遗址。可以说,顺山集将江苏文明史至少向前推进了1500年。”遗址现场,马功介绍说。


2010年,南京博物院联合泗洪县博物馆对顺山集进行考古发掘。经过3年考古

工作,先后发现环壕、房址、墓地等遗存,还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骨器、陶塑艺术品及碳化稻等。“遗址面积一共17.5万平方米。”

遗址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壕沟,沟东西宽约230米、南北长约350米。“环壕有抵御自然风险和部落进攻的双重功能,相当于后来的护城河。在同时期聚落环壕中,顺山集环壕创下了三个之最,长度最长、宽度最宽、环壕所围拢面积最大,这也是当时整个淮河下游流域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有专家称它为‘中华第一壕’。”马功感慨地说。


白色标注为柱洞

环壕里是村落和古人居住的房子。根据挖掘出来的房址判断,这里的房子有浅地穴式和平面起建式两种,最大的近3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10平方米左右。

“房址内有几十个柱洞,大大小小围成圆形或椭圆形,古人们在洞中先竖起木桩,然后在木桩间编织树枝或芦苇,抹上泥后用火把墙体烧成红色,盖起一个坚固防潮的窝棚。”马功介绍,住处从山洞或半地穴式房子演变到窝棚再到如今发现的改进式窝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

又见炊烟升起

房址附近,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古人生火做饭的灶类遗迹,包括残存的陶支脚、灶釜的残片以及因火烤而成的烧结面等。


陶釜


可移动灶台

出土文物中,有一件陶器经过修补拼接后发现是一个陶灶,高约24cm,宽30cm。原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考证,这是当时中国已出土文物中年代最早的陶灶。“这是可移动的灶釜组合,形状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用的土灶相类似,可能是居住需要,如果房子里面拥挤,可以移到屋外生火做饭,如果屋外太冷则移到屋内。”

“这里的房子,是改进过的窝棚。”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表示,房址的发现,说明古人过上了定居生活。而陶灶,李伯谦说,他也是第一次看到,应该是最好的发现,可以称为“中华第一灶”。

最早的“鱼米之乡”

江苏的“苏”字繁体写作“蘇”,有鱼有米,人们以此说江苏是“鱼米之乡”。顺山集遗址,以及离顺山集遗址大约4公里,共同构成顺山集文化的韩井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水稻田,出土了碳化稻米,以及鱼、鳖、蚌等水生物残骸——这些8000多年前的实物印证了江苏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碳化稻

“通过对发现的近百个单位样品的浮选及水洗,均发现有炭化稻的存在。”林留根介绍,遗址中出土的标本经过碳14测定距今8500—8000年,而且是驯化稻,说明那时淮河流域的人们已有意识地培育稻种。此外还发现了石斧、石磨盘、石磨球等石制品,说明先民们已经用石器对稻谷进行加工。


石磨与盘球组合


陶网坠

顺山集遗址和韩井遗址出土的一些陶网坠是奠定“鱼米之乡”的第二块基石。陶网坠虽然简陋,但带给我们的想象是无限的:先民们带着鱼满仓的喜悦回到部落,族人们享受丰盛的食物,围坐一起话长短……在捕鱼成为重要谋生手段之一的原始社会,小小的陶网坠带来的更多渔获是多么大的技术进步。

这副生动的鱼米之乡场景,向我们展示了先民们的勤劳智慧,也给江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从实用之物到审美承载

学术界一般公认,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制陶技术的提高,也助力人类提升生存本领、生活质量。

顺山集遗址中出土的陶器除了釜、灶等实用之物,还有众多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器物,如泥塑人面和小熊、小鸡、猴面造型的兽面,只有巴掌大小,逼真可爱。


人面、兽面泥塑

遗址中还发现了精心制作的圆雕鹿角器,通体被打磨得像玉石一样光滑,把手处野猪的獠牙、眼睛和耳朵非常清晰。“据猜测,这件鹿角器也许是身份的象征,虽然当时技术水平落后,但这些陶器和石器线条圆润,形状规则,挖掘出的人面、猴面等泥塑面具也说明当时的先民具有一定审美。”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甘恢元表示,非生产生活工具的诞生,说明当时人们已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很多物品渐渐被先民赋予艺术属性,古人的审美意识在萌芽。

影响和催生江苏其他地区文化

顺山集文化经历了大约1000年的发展历程。它影响乃至催生了江苏其他地区文化。


顺山集文化与周边文化遗址

首先,它北上衍生了苏北沿海地区大伊山类型。大伊山遗址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距离顺山集遗址不到200公里。

1984、1986年两次考古挖掘,大伊山出土的陶器中,釜器和盛器极具代表性,其中盛器有双耳壶和罐,前者侈口、短颈、溜肩、圆弧腹、平底;食器有平底碗、平底钵、圜丘钵,而碗、钵腹上带有角状把手。它们均见于顺山集文化,形态上也非常类似。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燕生东在《顺山集文化与大伊山类型》中指出:“尽管大伊山类型在年代上与顺山集文化存在一定距离,文化发展上存在缺环,但二者的陶器主体如盆形釜、短颈双耳壶等形态特征相同或相似,说明二者同属一个文化系统,具有前后发展的关系。换句话说,大伊山类型应由顺山集文化发展而来。”

顺山集文化还东进形成了青莲岗文化,影响了龙虬庄文化。淮安青莲岗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遗址核心区因取土肥田而被破坏,“青莲岗文化”虽然命名,但文化面貌并不清晰。2018年,淮安市清江浦区黄岗村发现了一处距今约6000—7000年的文化遗址,先民们在这里制陶、捕鱼、打猎、采集食物,其中早期的红陶釜、鼎和陶支角等器物组合,与青莲岗遗址发现的器物基本一致,并且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一发现让沉浸了40余年的“青莲岗文化”复活了。

“研究表明,黄岗遗址所代表的青莲岗文化就是源自顺山集文化,并且与淮河中游的双墩遗址,以及江苏高邮的龙虬庄遗址,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林留根表示,黄岗遗址早期遗存上承顺山集文化,下接龙虬庄文化,进一步证明淮河下游地区存在一个特征鲜明、融合南北、吸纳中西、自成体系的史前考古文化谱系。

顺山集文化对龙虬庄文化的影响则表现在驯化水稻上。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北首,是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村落遗址。

1994年2月至4月,南京博物院考古专家在对龙虬庄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时,在四个文化层中浮选出4000多粒炭化稻。出土时,炭化稻全部在土里,上面的颗粒大而饱满,越往下越小而杂乱,展示了水稻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的驯化过程。经专家认定,这些所有的炭化稻均为人工栽培稻。这也说明龙虬人在距今7000年至5500年间,已从事人工栽培水稻,其稻作农业经济是顺山集先民驯化水稻的一种延续。

“距今8000多年的顺山集遗址是现在可以确认的并且经过论证的江苏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全国范围来看,它是中国同时期较发达的早期农业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规模最大的环壕聚落之一,它的发掘研究为厘清淮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经济形态及古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探索淮河流域乃至中国东部地区古文化交流和人群迁徙提供了重要线索。”林留根表示。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qgo45950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