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民间诗词(存在于长安城的诗词歌赋里)

发布日期:2024-12-22 01:11:56     作者:今晚去哪嗨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qhc533997.html     违规举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人将立春定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当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关于立春,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之语。


除了农谚

“立春”也被诗人们赋予了诸多情感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去找寻

藏在长安城诗词歌赋里的立春

“漂泊”是杜甫的春天

《立春》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此诗作于诗人寓居夔州时,时间约为大历二年(767),离安史之乱结束不过数年。作者由眼前的春盘回忆起往年太平“盛世”,以及两京立春日的美好情景,但眼下的现实却是漂泊异乡,萍踪难定。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一江春水滚滚而来。悲愁之余,只好“呼儿觅纸”寄满腔悲愤于笔端。


“放松”“喜悦”和“惆怅”

是白居易的春天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近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本诗记载了立春这一日,白居易下朝后遇见钱员外,正好又是晴朗的春天,于是两人相约同游,看见柳树刚刚长出嫩黄的浅芽,水里的波纹是那样的清新,散发出早春特有的绿色。此时,尘世间的杂念荡然无存,彼此都放松下来相顾长笑。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唐诗虽然描写的是西湖,但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美丽风景的喜爱之情,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全诗结构谨严,衔接自然,对仗精工,语言浅近,用词准确,气质清新,成为唐诗中的名篇。


《立春后五日》

白居易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

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颗。

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

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这首诗写的是立春后五天,春季形态纷繁轻盈柔美。太阳斜渐长,天空的云低得要坠落。作者认为,遇到物尽欢欣,“爱春的不是只有我”。虽热爱春天,但也有一丝丝惆怅。

“希望”是张九龄的春天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天气依旧寒冷,可是立春到了,天气就要转暖了,青竹、梅花这些不畏寒的植物长得更欢,开得更盛,播种五谷的日子就要来到了。

“欣喜”是唐中宗李显的春天

《立春日游苑迎春》

李显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启流霞席,暂嘱曦轮勿遽斜。

寒冷仍未退去,但春的气息已经显现,梅花报春,柳树显绿,显示出无限生机。由此可见这位养尊处优的一国之君,在立春到来日的欣喜之情。

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又以明快笔调借写立春风俗,表达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


“忧愁”是罗隐的春天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日》

罗隐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去,近水游鱼迸冰出。

开篇的一组数字,体现出诗人内心的一种苦闷,七个数字,看起来非常的荒诞,其实这也正是由于诗人是掰着指头过日子,每天都在计算着日子,所以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伤春忧国”是李郢的春天《一日江村偶兴》李郢

旧历年光看卷尽,立春何用更相催。

江边野店寒无色,竹外孤村坐见梅。

山雪乍晴岚翠起,渔家向晚笛声哀。

南州近有秦中使,闻道胡兵索战来。

本诗是作者立春时的感怀伤今,同时也有对边陲战争侵扰的担忧,描写了诗人伤春、忧国的民族情感。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过了立春,万物即将苏醒

“一年之计在于春”

四季从此刻开始起航

立春可以是“温暖”“欢愉”

和充满“生机”的

也可以是“伤感”“惆怅”

和寓意“希望”的


来源: 西安发布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qhc533997.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4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