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风格与表现技巧(从叙事手法视觉语言)

发布日期:2025-01-22 03:10:04     作者:被你宠上天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qie123649.html     违规举报

《我的渡口》由石伟导,常凯担任制片主任,由湖北电影制片厂于2012年拍摄出品。这部影片带有典型的荆楚地域特色,将鄂西的乡土人情,优美的自然景观完美融合在一起。2013年4月影片在湖北公映后,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成功入围第37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成为首部登上国际影展平台的鄂产电影。此外,影片在2014年第14届平壤国际电影节一举斩获“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和“最佳音乐”三项大奖。


《我的渡口》是一部故事简单但内涵深厚的现实主义电影,以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大沙河渡口老艄公万其珍一家三代,120年来“不收一文钱”,靠着一条木船为大沙河村民义务摆渡的故事为原型,围绕摆渡人老田儿子回家10天中发生的故事展开,以是否继续义务摆渡,儿子小田是否能够成为田家第四代接班人的矛盾与情感冲突为主线。着重刻画了老田善良、正义、执著、传统的慈父形象,同时也表现了在大城市见过世面的小田,面对市场经济与家庭现实带来的冲突,所感受到的无奈与妥协。

近年来,我国的大部分电影都具有浓烈的商业性质,重视票房回报率却忽视了很多来自于自然和人文情怀的东西。而《我的渡口》则像是山间的一股清泉,洗濯了城市的喧嚣,沉淀了人心的浮躁。影片没有目不暇接的时尚元素,没有跌宕起伏的感官刺激,但却充分而细腻的体现了鄂西农村的青山秀水和风土人情。从山的源远和水的流长中细细的讲述一个小山村里小渡口上的小人物坚守了100多年的善良、信义以及对儿子含蓄隐忍的爱。

《我的渡口》故事线单一,只围绕着父子之间对于是否继续坚守已传承百年的义务摆渡的矛盾和情感冲突,对于父子两人的过往经历和情感生活皆是一笔带过。另外,影片的场景设置也极为单一,几乎所有的故事情节均发生在这个小小的渡口。那么导演究竟是靠什么来吸引观众的呢?

“诗化意境”

01 在叙事手法上,营造了天人合一的诗化意境

《我的渡口》在一幅犹如山水泼墨画般的场景中徐徐拉开帷幕, 在青山翠谷之中, 有清澈碧绿的河流, 有如黛的山峦, 渡口旁点缀着两盏大红灯笼, 加上河面上缭绕的云雾, 画面之美让人心醉。河岸旁,一座石头小房,一条老旧的小木船,这就是田家守护了三代的大沙河渡口。


影片中的自然景象的占比很高,将湖北山水秀美的地域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导演表面是在拍摄秀美风景,实则是想表达山水的背后湖北人“含蓄、内敛、淡泊”的性格,以及田家对渡口、这条河还有对岸村民的感情。

青山, 见证了一百多年前村民对田家的恩情; 碧水, 承载了祖孙三代人的不变的承诺; 晨雾,是田家第四代对是否该坚持祖上规矩的迷茫; 灯笼,既为村民指明了方向,也在日月的轮换中昭示着老田坚持不懈为大家服务的心。导演石伟通过情景交融的叙事手法,为这座渡口营造了天人合一的诗化意境。

关于“情景交融”,著名文学家叶嘉莹曾说过“我们的生命与自然界的草木有一种生命的共感”。所谓“情景交融式”,也就是说,当外界的景物与我们的情感遇合的时候,情感就消融在景物里,景成为了情的一部分,写景就是写情。

02 从视觉语言上,营造了空虚灵动的诗化意境1 镜头语言的运用,让诗化的意境更加意味深长

中国古典艺术里都着重转虚成实的表现方法,诗词、绘画如此,电影也如此。《我的渡口》是根据万家第三代摆渡人万其珍老人的真实故事改编,影片力求还原摆渡老人的原生态生活。而影片对于老人生活细节的展现,更多的是使用镜头语言而不是对白,营造出一种空虚灵动的意境结构。

开场的整整10分钟里影片没有一句对白,影片开场从老田在小屋里修理船桨开始,随着老田走出小屋镜头慢慢的拉向远方,观众跟随镜头领略了大沙河渡口的全景,也欣赏了鄂西水乡的秀美风景。之后,镜头又慢慢的拉回渡口,再次回到守候在读了的老田身上,老田一来一回接送了两波渡河的村民,老田会搀扶下船的村民,村民也会偷偷地留下食物表示感谢。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小屋,生火烤土豆、用艾草驱蚊、勘测完水位线后吹灭大红灯笼,老田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影片一开场,导演就运用镜头的语言向我们刻画了摆渡人老田的艰苦生活状态、对摆渡这份工作和村民的挚爱、对儿子的思念以及村民们的朴实善良。这种无声的镜头语言却比有声的对白来得更加感人、更加真实。

另一处镜头语言的精彩运用是在小田回家后,倾诉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于父亲执着义渡的诸多不解,于是小田大哭。镜头痛苦的小田身上慢慢上移至云雾缭绕的山顶、又切换到儿子一个人静坐在门前的背影,然后黑场过渡。导演在有限的画面之中寄托无穷之意,给观众留下了极大的回味和思考的空间,达到“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境界。

2 色彩语言的运用,为诗化意境增添了美学的意蕴

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我相信不同色彩的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就非常善于运用色彩的语言,他在电影里大胆使用各种颜色搭配,但也运用恰到好处,让观众感觉场面气势恢宏。在《红高粱》中,利用一切机会运用红色,使红色成为全片的色彩主调,用红色象征张扬、奔放的个性与顽强的生命力,通过红色颂扬生命、赞美自由。在《影》中,他又将灰暗的色彩呈现在大荧幕,给观众们耳目一新的观影效果。


石伟导演在《我的渡口》中将绿色运用到了极致,墨绿的山、翠绿的树、淡绿的水,影片完美的结合中国的山水泼墨,拒绝更多浓妆艳抹,只做最简单的色彩处理,就是一幅水墨在画中展开,为影片增添了更多的诗化意境和美学的意蕴。另外,绿色是植物的颜色,在中国文化中还有生命的含义,可代表自然、生态、环保等。影片中大量运用绿色可以让观众沉下浮躁的心,隔离城市的喧嚣,将内心的情感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03 从主题设定上,浅析人一生要面临的3重关系

我国著名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说:“人一生要处理三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最低的),人与人的关系(中级的),人与自己的关系(最高级的)。”接下来就结合《我的渡口》说一说我对这三重关系的一点思考。

1 第一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

影片开场的10分钟里,导演用镜头语言向我们细致的刻画了摆渡人老田的生活状态。他生活在渡口边上的一座用石头堆砌的黑暗小屋,一个老式灶台、一张旧木桌、一个棋盘,这就是老田“家”里的全部家具。老田常年穿着那双早已破损的黄胶鞋、和一身麻布衣服,平日里吃着村民施舍的土豆、白菜,偶尔钓上来的鱼是他唯一的荤菜。一条小木船,一对几经修补的船桨便是他的主要劳动工具。

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田穿着、服饰、用品无一都是极其简单,甚至有些寒酸。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与物质之间,总是有着逃不脱的各种关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物,物也为人们提供了生活和生产必须的资源和条件。

作为摆渡人的老田物质世界极为匮乏,但他却能利用极为有限的物质最大限度的造福村民而反观我们大多数的人,却在人与物之间产生了“异化”。所谓“异化”,简单说就是主客体的位置和关系发生了颠倒。本来应该是人支配着物品,但到最后,物品却反过来支配了人们;本来是人支配着金钱,到后来,金钱却支配了人们。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和欲望,为了购买高档的名牌宁愿拮据生活,献血买手机、贷款买包包……。

可以说,无论我们生活在哪里,处于哪个时代,我们总是无法逃离人与物的关系这个命题。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人和物之间人才是主题,人要支配物,让物为人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价值。这才是人和之间得“健康关系”,而不能在人与物之间产生异化,让人成为物的“奴隶”。

2 第二重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仇子龙在《基因科学课》中曾说到,人与人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分享基因组成的亲缘关系,比如跟父母子女的关系。还有一类,是在社会里后天发展的关系,有纯社会学的关系,比如同事朋友,还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关系,像伴侣关系这种。

影片中,老田具有多种关系和角色,对于儿子来说他是一位父亲,对于村民来说他是一位摆渡人,而对于已经过世的妻子来说他又是一位丈夫。老田需要在各种角色中相互切换,从中需要一个关系的平衡点,这种关系的平衡才可以让他实现自己的目标,坚守祖辈的诺言。

与老田一样我们每个人生存在世界上,都不是一个单独孤立的个体,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都会与他人建立一定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人际关系。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往却经常会表现得矛盾重重,比如:影片中老田与村民老覃的矛盾,老田与儿子在观念上的矛盾等等。

在儒学看来,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其关键就在于个人的自身行为方面。老田也正是这么做的,对于老覃的无理他以德报怨,深感愧疚的老覃被老田的善良、大度而感动;与儿子观念上的冲突,老田并没有说教和命令,而是默默的用实际行动去影响让儿子去感悟。

著名的产品经理人梁宁曾经说过: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要处理成为他人的关系,就要“认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而这个“角色化”生存,就是因为我们处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不同的关系。

3 第三重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

按梁漱溟先生所说“人与自己的关系”是最高级的。为什么呢?因为认识自我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在儒家中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四个" 我":一是公开的我, 自己知道, 别人也知道的部分。二是隐私的我, 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部分。三是背后的我,自己不知道, 别人知道的部分。四是潜在的我, 自己不知道, 别人也不知道的部分。

《我的渡口》对于老田来说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而对于儿子田传杰来说则是一部对父亲的理解、对生活的向往的自我觉醒史。田传杰刚刚回到家中时,对父亲只在乎村民不在乎家人的做法十分不解,对坚守百年义渡的意义也颇为排斥。但随着他与父亲的沟通逐渐增多他知道了父亲心中原来是有他、也有这个家的;在他顶替父亲为村民摆渡期间,让他感受到了那种予人玫瑰 手留余香的快乐,也感受到了父亲作为摆渡人的伟大。影片末尾,田传杰不再踌躇,找到自我的他显得非常快乐,临别前他笑着对英子说:“等我回来! ”


对于田传杰的改变,可以用陈海贤在《自我发展心理学》中的观点去解释:人的自我,其实是关系中的自我。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依然是在各种关系中去寻找那个真实存在的自我。

04 结语

著名电影学者、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章柏清曾这样评价《我的渡口》,“在一个犹如沈从文小说《边城》这样的地方,写一群普通的善良人一尘不染的生活与劳动,宁静,质朴,有暖意汩汩流出。

虽然《我的渡口》只是一部小成本影片,演绎的也是小人物的故事,但影片全无商业噱头,以情动人,笔触细腻。片中全景展示了湖北恩施的绝美风光,鄂西风情让人难忘,也将摆渡人的生活细节刻画的淋漓尽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鄂产影片。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qie123649.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6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