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郑的统治者是谁(为何爆发第二次内乱)

发布日期:2024-12-22 03:01:03     作者:话也说了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rzu231935.html     违规举报
编者导读: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三月,“明郑政权”的第二任领导者郑经不幸病逝于台湾,享年39岁。随后,身为长子的郑克臧以其特殊的身份顺利从郑经手中接过“明郑政权”的“接力棒”,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他刚开始准备领导台湾军民奋力前进的时候却被冯锡范等人顺手扔下的一枚“绊脚石”不幸给绊倒,享年17岁。郑克臧的死,无疑在预示着这一仍奉故明王朝为正朔的政权又一次陷入内乱,而这次内乱似乎就是历史给这一垂垂老矣的政权的最后一次考验,它能不能继续担当恢复大明王朝的使命将取决于其是否可以通得过此次考验。在清王朝于中原地区的统治地位已然根深蒂固的大环境下,很遗憾它终究没能通过这次考验。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七月,“明郑政权”覆灭。


据相关史料记载,冯锡范等人之所以能够“名正言顺”地发动“政变”并推翻郑克臧,其根本原因主要还是围绕在郑克臧本人的身世问题上,那么郑克臧究竟是不是郑经的长子呢?在本篇文章当中,笔者就从这一历史疑问入手,通过对“明郑政权”这一阶段历史的梳理及局势分析,来对郑克臧的身世以及此次内乱的始末做一番客观、详实的探究。


郑经画像

本文的研究内容:

01、从史料记载来分析

据《石井本宗族谱》记载,郑经生前共有八个儿子,其长子为郑克臧,次子为郑克塽。而《郑氏家谱》和《郑氏宗谱》中却明确地记载了郑经只有长子郑克塽等七个儿子,那么郑克臧究竟是不是郑经的亲生儿子呢?这一问题在史学界同样也存在过纷争。


实际上,史料中关于“郑克臧乃郑经之长子”的记载也不乏少数,如郁永河所著的《伪郑逸事》一书当中就明确地指出:“钦舍(即郑克臧)……独经谓生时目睹”。然阮旻锡所著的《海上见闻录》一书中则阐述了另一种说法,说郑克臧并不是嫡系长子,而是乳母陈氏所出,其具体记载为:“公议克臧乃乳母所生也,非正嫡所出,乃缢杀之”。除此以外,关于“郑克臧乃乳母陈氏所出”的记载还有江日升的《台湾外纪》、郑亦邹的《郑成功转》、高拱乾的《台湾府志》以及夏琳的《闽海纪要》等,其具体内容如下:

锡范,随秘向国轩谋:“监国乃螟蛉子(即义子),安得继承?”国太曰:“以监国乃李氏子,非郑家真血脉耳。”——江日升:《台湾外纪》

臧,郑氏螟蛉子也。原姓李,经嬖妾林,养之,其事秘,经莫知之。——郑亦邹:《郑成功转》

克臧为伪藩螟蛉子,原姓李,初经嬖妾林氏养取而秘养之,经不知也。——高拱乾:《台湾府志》

世藩(即郑经)未有子,嬖妾生女,秘取他人子代之,即克臧也。——夏琳:《闽海纪要》


郑克臧画像

从上述事实可见,郑克臧乃乳母陈氏所出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著名史学家黄玉斋先生也认为在上述史料中,由高拱乾等人所纂写的《台湾府志》是最具可考性,因为相对其他史料而言《台湾府志》的成书时间(康熙三十三年)与郑克臧的遇害时间(康熙二十年)最为接近。

02、从当时局势来分析

尽管诸多史料明确指出郑克臧并不是郑经嫡系长子,但关于这一说法笔者仍持有不同的观点,即笔者始终相信郑克臧乃郑经长子,其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倘若郑克臧真的不是郑经的亲生儿子,那么作为“明郑政权”的最高决策者,郑经真会糊涂到将一“国”大权交给一个旁人手中吗?史料记载,郑克臧十六岁时便被郑经委以“监国”之重任,且将其心腹陈永华的女儿亲自指配给他,毫无疑问,郑经此举便是在间接地昭告大家:长子郑克臧便是“明郑政权”的“太子”,诸位日后可要好生担待。此外,倘若郑克臧真的不是郑经的亲生儿子,而是史料中所记载的“嬖妾生女,秘取他人子代之”,那么在其生前的近二十年里为何无一人敢于指出,直至郑经逝世之后才突然有人揭发并推翻他?显然,里边必有蹊跷!作为率先挑起事端的冯锡范与这件事也必然脱不了干系。


史乘记载,郑克臧死后,郑经次子郑克塽被推上了“王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时的郑克塽年仅12岁,而且还是冯锡范的女婿,而郑克塽上位之后,“明郑政权”的大权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老丈人冯锡范手中。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冯锡范此人最有可能是制造该起内乱的“幕后黑手”。除此以外,郑克塽在监国期间由于处理政事不徇私情而与诸多权臣之间产生的潜在矛盾也是导致其被推翻的原因之一。说白了,郑克塽在监国时期就已经严重危及到了“朝中”权臣们的既得利益,然而,当时郑经、陈永华尚在时,这些权臣还不敢拿他怎么样,一旦郑经和陈永华死后,郑克塽也就必然会遭到这些权臣们的极力反扑。这也即是为何诸如刘国轩等权臣会积极配合冯锡范发动“政变”的一大重要原因,史料记载:

克臧,其赋性刚方果决,颇有赐姓遗风,诸公子及冯锡范深忌之。——夏琳:《海辑纪要》


03、写在最后的三言两:

英国政治家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1759年5月28日-1806年1月23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无限的权力最终会毁掉它的占有者”,同样,这句话也适合用在冯锡范等人的身上。尽管冯锡通过不择手段最终成为了幕后的实际掌权者,但此次内乱也从根本上动摇了“明郑政权”的根基,从而为清朝政府武力剪除“明郑政权”创造了契机。

参考文献:

黄玉斋:《明延平王三世》

阮旻锡:《海上见闻录》

​陈昕:《郑经研究》等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rzu23193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0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0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