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的真实结局(明成祖朱棣的戏精)

发布日期:2024-12-22 12:59:42     作者:勇敢的爱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suo423195.html     违规举报

有书君说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二位庙号为“祖”的皇帝。

他南征北战,安定国境;又施政有方,成就永乐盛世。

他还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将大明国威宣扬于几十万里之外。

朱棣一生威名赫赫,却充满争议。因为他的皇位,是从侄儿建文帝手中篡夺而来。

为了洗白自己,朱棣想尽办法美化起兵动机,却终究只是徒劳。

今天,让我们一起见证朱棣的“戏精”生涯。


困兽朱棣

朱棣,是明朝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被封为燕王。

封藩,是朱元璋吸取前朝失败的教训,而设立的政治体系架构。

朱元璋认为,秦、唐、宋之所以灭亡,在于国家危难之时,臣子各怀异心,皇帝没有强大而可信任的藩王作为倚仗。

而元朝末年各地军阀的割据混战,更是让朱元璋对权臣大起戒心。

朱元璋的结论是,只有血亲,才能对皇帝绝对忠诚。

所以“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朱元璋

从洪武三年开始,他将除了太子以外的儿子陆续分封到各地为藩王。

这些藩王不能拥有土地,不能干涉地方政务,却统率三千到一万九千人不等的重兵。

当国家有战争时,藩王就率军参加,并且有权力号令战场上的将帅。

其中最受朱元璋倚重的,是骁勇善战的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

他特意将这两个儿子的封地,放在与北元作战的前线。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下令,由朱棣和朱棡联合率大军攻打北元。

朱棡胆怯不敢进军,朱棣却率军冒雪前进,一鼓作气打到迤都山,接受了北元大将乃儿不花的投降。

朱元璋十分高兴,称赞:

“肃清沙漠者,燕王也!”

此后,朱棣又多次出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朱元璋对他越发看重,给与他更多兵权。


朱棣

实力的膨胀,滋长了朱棣的野心。他开始对太子之位有了想法,屡屡进行试探。

可令朱棣失望的是,朱元璋自始至终只把他当成一方守将。

朱元璋看重的继承人,是宽厚仁孝的长子朱标。可惜朱标身体不好,于洪武二十五年病逝。

朱元璋考虑再三,决定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既是因为朱允炆是嫡长孙,是封建宗法制度下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更因为朱允炆当时已经十六岁,而且聪明好学,仁慈孝顺。

朱元璋相信,待自己亲自培养几年后,年富力强的朱允炆一定可以大展宏图,做个好皇帝。

为了安抚朱棣,朱元璋特地任命他“总帅诸王”,整体负责边疆防御事宜。

又拿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侄儿周成王,成就君臣佳话的例子,勉励朱棣在将来忠心辅佐侄儿朱允炆。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告诫朱棣说:

“我这些孩子里面,你的才智最佳。

如今秦王和晋王都薨了,你就是我最年长的儿子。攘外安内,除了你,还有谁能担当此任。

你现在要率领诸王,相机度势,既守护边疆,又能安抚黎民百姓,以报答上天之心,以不负我托付你的心意。你可千万不要懈怠。”

然而朱元璋自己也清楚,以朱棣的野心勃勃,大约不会安心做辅政的“周公”。

所以朱元璋死后特地留下遗诏:

“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

当时,朱棣已经从北平出发,打算借“奔丧”为名,进京见机行事。

半路收到遗诏,知道京城已经做好了应变的准备,只能老老实实地返回北平。

新皇顺利登基,诸藩王“安分守己”,政权实现了“平稳过渡”。

然而,看似平静的局面下,正在酝酿大变。


装疯求存

对于朱元璋而言,这些藩王既是骁勇善战的得力干将,又是能被他绝对掌控的儿子,所以他可以放心信任他们。

但对于年轻的朱允炆而言,他既是晚辈,又没上过战场,很难得到叔叔们的臣服。

因此,这些手握重兵,又常常横行不法的藩王,就成为皇位的大威胁。

为了巩固权力,朱允炆听从了大臣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削藩。

首当其中的,无疑是“总帅诸王”的燕王朱棣。

然而朱棣的势力太强,朱允炆害怕贸然行动会引起北方边境动乱。

于是,他选择先废除实力较弱的周王朱橚。不到一年里,又先后废除了湘、代、齐、岷四王的爵位。

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朱棣很清楚,也许下一个被夺爵、削藩、囚禁、乃至被处死的就是自己。

若想要继续掌握权力,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唯有起兵谋反,夺得皇位。

可造反谈何容易。他的实力在藩王中虽然首屈一指,但与天子掌握的大军相比,相差甚远。

只有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才有可能征集到更多的兵力。

可如何争取时间呢?

朱棣想到了一个很多前人都用过的办法:装疯。

于是,北平的老百姓们就常常会在街头看到这样的一幕。

曾经英明神武的燕王,如今穿得破破烂烂,在闹市大呼小叫,还经常抢人的酒喝。喝醉了,就随便躺倒在哪里呼呼大睡。

消息传到京城,朱允炆觉得其中有蹊跷,就派人探病。

当时正是盛夏,使者却看见朱棣裹着厚厚的棉衣,围在大火炉边,一边打着寒战,一边叫嚷:

“冻死了!冻死了!”

使者将看到的情形汇报上去。朱允炆将信将疑,虽没有立刻下令削藩,却加紧了对北平的防范,陆续派遣信任的臣子担任北平重要职务。

但朱棣已经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他暗地里加紧练兵,为起兵做最后的准备。


朱允炆

建文元年六月,朱允炆终于等到合适的契机。

当时燕山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朱允炆下旨让北平布政使张昺、北平都指挥使司谢贵、张信逮捕王府属官,并围困住王府。

却不料张信本是朱棣的老部下。他看到旨意后,偷偷前往燕王府邸告密。

朱棣却不知张信的来意,犹自假装发疯。

张信果断地说:

“臣如今奉皇上的诏命,来捉拿王爷。

王爷如果没别的想法,就束手就擒吧。如果有想法,就不要欺瞒臣了。”

朱棣大为感动,当即下拜说:

“你是我一家的大恩人呢。”

朱棣随后招来最信任的谋士僧道衍,密谋如何应对眼下的局面。

并偷偷安排勇士张玉、朱能带领八百勇士入府守卫。

北平城内的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靖难”篡位

建文元年七月,张昺、谢贵正式带兵闯入王府,要逮捕朱棣。

却不料朱棣早有准备。他一声令下,伏兵一拥而上,杀了张昺、谢贵,然后起兵谋反。

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朱棣向朱允炆上书,称齐泰和黄子澄是奸臣,蛊惑了皇帝。

他引用朱元璋颁布的《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

声称自己是惩奸除恶的正义之士,要出兵“靖难”。

朱棣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打下了居庸关、密云、遵化等地。

又亲自率军偷袭了宁王封地,挟持了宁王,获得了宁王的精锐兵力,一时实力大增。

朱允炆全力调集精兵强将,阻拦朱棣的叛军,却终究不敌,节节败退。

经过了激烈的四年征战,最终是朱棣在谷王朱橞、将军李景隆的里应外合下,打下京城,取得最后的胜利。

朱允炆无奈举火自焚,不知所踪。

入城后,朱棣大张旗鼓地宣布捉拿奸臣齐泰、黄子澄等五十余人,再次声明自己起兵,只为“靖难”。

但他的野心,朝廷上下都看得清楚。几天后,诸王和众臣联合劝谏,请他登基为帝。

朱棣也顺水推舟,坐上了梦寐以求的皇位。

为了洗白自己,朱棣想劝说当世大儒、朱允炆的忠臣方孝孺来起草继位诏书。

他将自己美化为只想辅政的周公,只因“成王”——侄儿朱允炆已死,才不得已继承帝位。

方孝孺怒不可遏,问道:“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子?”

朱棣狡辩:“国家需要成年的帝王。”

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之弟?”

朱棣无言以对,索性耍赖:

“这是我朱家的家事。你只管起草诏书就好。”

方孝孺又哭又骂,坚决地说:

“我可以死,但绝不写诏书!”

朱棣恼羞成怒,下令车裂方孝孺,再诛杀他的十族。又借机大肆清洗朝堂。


方孝孺

可无论他如何文过饰非,也掩盖不了自己是篡位乱臣的事实。

而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也成为朱棣一生的心病。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朱棣七次派郑和下西洋搜寻朱允炆的踪迹,却始终没有结果。

朱允炆是否卷土重来,成为朱棣余生最大的隐忧。

戏精也许可以隐瞒一时,却不能隐瞒一世。

再炉火纯青的演技,也会随着岁月流逝,露出马脚。

再正义凛然的口号,在事实面前,也只是苍白无力的借口。

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真相不会被掩盖,历史终会给出公允的评价。

参考资料:

1.《明史•本纪第五•成祖一》

2.《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

3.《明通鉴》卷十二

4.《明史·方孝孺传》

5.《明史·郑和传》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suo42319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1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