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宋王安石这首诗带拼音(读王安石元日聊聊古诗词中的)

发布日期:2025-01-22 11:39:38     作者:过河卒子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thr351268.html     违规举报

时光如电,转眼之间又免费赚了一岁,再睡一觉,又是“过年”了,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元日宋王安石这首诗带拼音?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元日宋王安石这首诗带拼音

时光如电,转眼之间又免费赚了一岁,再睡一觉,又是“过年”了。

假如让你说出一首关于“过年”最熟悉的诗词,无论你是七岁还是七十岁,保证第一时间会想到王安石的《元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大家对这首诗之所以这么熟悉,一是几乎每个三到五岁的小孩,大人们都会教其背这首诗;二是这首诗很接地气,它描述的是每家每户过年的情景,千百年来未曾过时,很有过年的氛围,俗话叫“年味”。

先说说“过年”跟燃“爆竹”和换“桃符”。

“年”是传说中的一种怪兽,专门残害百姓,“过年”就是要把“年”这种怪兽赶跑。

“爆竹”是鞭炮的前身,燃“爆竹”是古往今来过年的习俗,至今未过时,是赶走魔兽“年”的一种方法。

古时未有火药,人们通过燃烧竹子发出的“啪啪”爆破声来把“年”吓跑,为了使爆破声更长更连续,人们会用很长的竹子来燃烧,这些长长的竹子就叫“炮仗”。

有了火药之后,人们便用声音更大的火药代替竹子,而且可以做成鞭子一样长长的一串,于是便有了“鞭炮”。

可见今天放鞭炮跟古时燃爆竹是同一个习俗。

至于“桃符”,则是“对联”的前身。

旧时人们认为桃木可以驱鬼魔,于是便用桃木做成三寸宽六寸长的木板,在上面

刻上驱鬼祛邪的字眼,挂于家门两边保平安,这桃做的木板就叫“桃符”,每当过年时,会把新的桃符换掉旧的桃符。

发明了造纸术之后,人们便逐渐用纸代替桃木,上面的文字也逐渐用祝语代替驱鬼的内容,由于是成对贴于家门的两边,而且内容讲究平仄对仗,所以叫做“对联”。

由于人们习惯在过春节时,用新的对联换掉旧的对联,所以也叫“春联”。

有些人也习惯把春联叫做“挥春”,其实春联跟挥春是有区别的,春联的特点在于“对”和“联”,就是要求“成对”,而且内容要求对仗;春晖则是指单独一幅,内容一般是单字到四字,比如常见的“福”、“吉”、“吉祥”、“平安”、“招财进宝”等等。

好了,回到文章的主题。

第一次读到“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有一个困惑:今年过年用“新桃”换掉“旧符”,那明年过年不得用“新符”换掉“旧桃”了吗?怎么年年用“新桃换旧符”呢?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总把新的桃符换掉旧的桃符。这里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由于诗的语言必须讲究文字精炼,一件事,一个意思,如果铺开来说,那么将会很长很啰嗦,无法用诗语的特点来表达,而且失去精炼和诗意,于是诗家们发明了一种叫做“互文”的修辞手法,就是前后两句诗之间,或者一句诗的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是互相补充、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共同完成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叫做“参互成文,合而见义”。

如果不掌握互文的修辞手法,很多古诗词读起来就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再举几个例子: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大家看“主人下马客在船”这句,主人下了马,说明还在岸上,而客人却在船上了,一个在岸上,一个在船上,如何“举酒”对饮呢?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下了马,一起来到了船上。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大家再看“秦时明月汉时关”这句,是不是怪怪的?难道秦朝有明月,汉朝就没有明月吗?汉朝有关隘,秦朝就没有关隘吗?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关隘。用的同样是互文的修辞手法。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其中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也用的是互文的手法,意思是: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水和水边的沙。千万不能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则笼罩着沙。因为烟雾和月光根本就分不开的,它俩不可能分工负责。

可见“互文”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里是经常用到的,这也是诗语的优美之处,了解和理解了诗词的这种手法,好多古诗读起来会其韵无穷。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thr35126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115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