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小学数学分层教学论文)

发布日期:2025-02-02 07:49:14     作者:晨曦和微光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tng485586.html     违规举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分层作业布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作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课堂上,设置分层作业能够突出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与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相符合,能够实现学生的整体进步和提高。

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现分层作业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分层作业;布置

众所周知,数学是小学生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数学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学好小学数学不仅仅可以提升个人成绩,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改大环境下,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秉持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学习状况和认知能力都不相同,教师为学生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如果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不但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还会阻碍教学效果的进步。

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为基础,为其布置相适应的作业,充分发挥出数学作业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最终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的概念和意义

(一)分层作业的概念

数学是小学阶段主要教学科目之一,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数学作业的有效利用能够推动教学效果的提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指导学生完成作业[1]。

为了突出数学作业的作用,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差异性出发,把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要求其完成相对应的作业,也就是实现分层作业。

(二)分层作业的意义

分层作业的实施证明了数学教学的人性化,充分考虑了学生之间的差别,保证所有学生都可以顺利完成自己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及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数学课堂上收获信心和感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作业布置策略

(一)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布置分层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出作业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实现分层作业的合理设置。

具体来说,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认知能力、数学基础水平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可以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理解能力较强、成绩优异的学生,为这层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业内容要相对开放,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第二层由有一定数学基础,成绩中等的学生组成,布置作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

第三层是基础相对较差,成绩偏低的学生,为其布置的作业要以基础题为主,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1]。

例如,学习“分数加减法”这节知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分层作业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置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运算题目如“1/6 4/7=?”等计算量大的题目,注重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同时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多做一些题目,规定计算时间,让学生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计算速度;

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设置中等难度的题目,尽量保证正确率,对计算时间不做过高的要求,主要增强学生做题熟练度,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需要为其设置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等简单题目,如“1/5 2/5=?”,要求学生通过做题来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分数加减计算有简单的了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其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这种方法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作业的需求,充分发挥出作业的作用,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结合教学目标布置分层作业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学生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基本的教学目标是满足课程的要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例如,学习“圆”这节知识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对作业进行分层,对于基础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相对简单,要求学生通过做作业能够掌握圆的特点、半径和直径的概念以及其运算规律;

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老师要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目,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计算规律,培养自身的空间意识,能够利用圆的知识解答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做到熟练应用。

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促进深度学习,新课改不断发展,传统的作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也不相符。

所以教师要以学生的差异性为基础,设置分层作业,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通过作业来获得提升,实现发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楼华天.小学数学教学的分层作业布置方法[J].小学时代,2019(02):56-57.

[2]郭晓莉.小学数学教学的分层作业布置分析[J].辅导员,2017(15):46-48.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tng485586.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37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