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应如何践行绿色生活(倡导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应抓好)

发布日期:2024-12-22 04:33:07     作者:心随爱痛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ukx422583.html     违规举报

倡导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

应抓好“知、情、意、行”

文|唐知然

一、倡导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的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彰显“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2020年3月2日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教体艺〔2021〕7号)要求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保持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强调不滥食野生动物,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减少污染和浪费。教育引导青少年自觉选择绿色生活方式,事关健康中国行动,事关美丽中国建设,事关美好生活需要,事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后继有人,意义重大,形势紧迫。

二、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的问题及归因

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指以通过开展生态教育课程、科普宣传活动等引导青少年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践行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绿色志愿服务,实现自然、环保、文明、健康的方式生活。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关系着个体身心健康和良好习惯养成,关乎人与自然共生平衡,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不讲文明卫生、不注重低碳环保等问题不但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而且降低了时代新人培育质量。笔者通过调研2352名青少年发现,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一)知行脱节。青少年整体知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环境健康行为实施上并不理想。比如绝大部分青少年知道自带购物袋、减少外卖和网购有利于环境保护,但实际减少购买使用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塑料管等易造成污染的用品,少购买使用过度包装产品等真正知行合一者并不多。

(二)公私有别。青少年存在“公共场所”与“私人领域”健康环境行为不统一的情况。比如青少年在公共场所分类投放垃圾的比例明显高出私人领域;在教室、自习室等公共场所青少年会注意空调温度设置,减少浪费;但在家或在寝室,存在夏天“盖着被子吹冷空调”、冬天“穿短袖吃冰棍”等不适度使用空调情况。

(三)学做不一。大部分青少年会认真学习气候危害常识、卫生保健知识,掌握生态保护资讯。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出现浪费粮食、忽视环境的行为。比如大部分青少年看过CCTV节约粮食的公益广告,知道每年1/3的粮食被浪费,但每顿饭依旧“光盘难”;大多数青少年学习过废电池、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固体污染物需要投放到相应回收地点及设施中,但在现实中直接扔到生活垃圾里处理。

(四)被动环保。部分青少年的亲环境行为并非主动选择,而是被动实施。如公共区域设有分类垃圾桶故分类处理垃圾、没有私家车只能选择公共交通、为获学分参加环保志愿服务等。这样非自觉自愿坚持实施的行为会随着环境变化而改变,造成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的固化困难。

出现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审视青少年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偏低这项关键障碍。根据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发布的“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2018年)中的数据显示:在各年龄段人群中,15岁~19岁居民基本知识分类素养水平中最低,仅2.2%,大大低于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12.5%的总体水平;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预期2022年和2030年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25%及以上标准的差距更大。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评中心负责人朱忠军说:“这一人群绝大多数为在校青少年,不仅不能忽视青少年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还应加强对风险、暴露等基础科学概念、基本科学知识的理解,以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理念。”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塑造和行为养成的人生重要发展阶段,有必要加强教育引导,促进知行合一。

三、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的对策分析

促进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的“知行合一”,一定要遵循“知情意行”的育人规律,强化“认知”明理、重视“情感”体验、增强“意志”凝炼、固化“行为”自觉,由表及里,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的。

(一)“知”解决青少年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认知不足问题,是基础。“首次中国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15岁~19岁年龄段青少年对环境的重要性等有关问题的正确回答率最高,对环境污染能造成哪些健康影响、造成健康影响的相关暴露途径、重污染天气成因、细颗粒物污染的危害、垃圾分类等有关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最低。可以看出,青少年认可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但环境与健康究竟如何息息相关等绿色生活方式价值归旨理解尚不明确。这提示我们要引导青少年主动学习掌握环境与健康素养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遵守生态环境行为规范。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一是教师指导,善用“大生态课”。积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科学组织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背景,讲透环境健康理念、讲深环境健康知识,讲活环境健康技能,显隐结合,扣好青少年第一颗“绿色扣子”。二是朋辈引领,打造“零碳青少年”。选树环境保护先锋、绿色创新榜样、零碳生活典范、环境友好表率作为参照系,通过带头前往食堂用餐减少外卖购买、新媒体平台分享典型案例、邀请代表作交流报告等方式充分发挥“零碳青少年”的朋辈引领作用,掀起健康行动热潮,浓厚绿色环保氛围,不断提高青少年环境与健康素养,促进青少年同进步、共成长,有效激励青少年自觉选择绿色生活方式。

(二)“情”解决青少年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情感缺乏问题,是关键。情感认同即个体从情感上认可和接受某一事物,是将外在理念和标准内化于心的重要表现,是进一步自觉外化于行的基本前提。故青少年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情感认同是自觉选择该生活方式的关键所在。要强化青少年对环境与健康的价值认同:一是实践养成,增强主观体验。开展生态劳动体验、低碳运动打卡、零碳创意征集、绿色存折兑现等实践活动,提升积极情绪体验,增强主观情感感受,推动绿色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二是情绪渲染,实现“同频共振”。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青少年”原则,通过垃圾房变身“网红打卡地”、食堂研发美食与外卖较劲、创造《垃圾分类》歌曲等方式让青少年“喜欢”上绿色生活。三是舆论引导,争当“3060”小粉丝。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通过引发群体共情共享情感和意义叠加,激发青少年健康中国的情感共鸣,引导青少年崇尚绿色生活。

(三)“意”解决青少年环境保护信念涣散的问题,是保障。意志品质是人在克服困难、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性和素质。绿色生活意志品质主要体现为绿色行为的自觉性、绿色行为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坚持性、绿色行为选择的果敢性以及受到诱惑所表现出的自制性。当前青少年在绿色行为中出现“知行脱节”现象,其关键在于缺乏克服“懒”而点外卖、垃圾分类“麻烦”等困难以及抵制打车出行“方便”、品尝野味“猎奇”等诱惑的坚强意志品质。顽强的意志品质需要主动锤炼:一是文化熏陶,探赜绿色文化资源。创新以文化人载体,将绿色生活理念融入文艺创作。发挥礼仪教化作用,利用“植树节”“地球日”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厚植绿色文化沃土,催生青少年绿色信念生根发芽。二是在品德修养,凝练爱护环境意志。激励青少年“严以修身”“正心正德”,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践行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是思想溯源,传承历史智慧。传承和弘扬好“天人合一”“取之有节、用之有度”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系统回顾百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智慧与人民群众绿色生活方式变迁经验,通过“文化地理开拓”微视频大赛、“国学季风”知识竞赛、“古文新读”共赏活动等方式为青少年讲好尊重自然的中国故事,产生保护自然的情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将对绿色生活的情绪、情感升华为情操、信念。

(四)“行”解决青少年环境行为失范的问题,是归宿。行为是指青少年有意识的活动,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外在表现。对青少年绿色生活方式的教育引导最终都要落脚到践行绿色行为和养成绿色生活习惯上。“行”既是“知”“情”“意”实现后的“水到渠成”,更要保障外部规范与内部牵引同向同行:一是数字赋能,集成“数字 绿色消费” 。加强绿色产品开发,强化数字“沉浸式”绿色消费体验,驱动青少年绿色消费行为的数字化转型。二是制度保障,健全“三线”管理制度。创新“红线”禁止、“黄线”警惕、“绿线”鼓励制度,引导青少年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绿植栽培、垃圾分类等正向行为,纠正铺张浪费、乱扔垃圾、污染环境等负向行为。三是场域创建,构建育人共同体。通过开展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行动,构建家庭、学校、政府及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建机制、共享信息、共担责任的育人共同体。


文章来源 | 《健康中国观察》杂志 2022年第9期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ukx42258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9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