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向下跳空缺口买入法(出现向上跳空缺口)

发布日期:2024-12-22 03:04:48     作者:执墨染青城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ung381988.html     违规举报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

对于图形分析者来说,缺口就是没有交易的价格范围。这个概念很重要,它可以帮助解释一些技术性的结果。

缺口,通常称为跳空,是指股价在快速大幅波动中没有留下任何交易的一段真空区域。缺口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向某个方向运动的一种较强动力,缺口的宽度表明这种运动的强弱;一般来说缺口愈宽,运动的动力愈大,反之,则愈小。而缺口分析是技术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跳空缺口,就是在K线图中相邻的两根K线高点与低点间没有发生任何交易,由于突发消息的影响,或者大多数投资者看涨或看空时,指数或价格在走势图上出现空白区域,就是跳空缺口。抓住缺口,就等于抓住了方向,抓住了行情。

缺口应用口诀:

高开,回档时不补缺,回升高过开盘价,看多;

高开,回档时补缺,回升不高于开盘价,看空,诱多;

低开,回升时补缺,回调时不低于开盘价,诱空,看多;

低开低走,或回升时不补缺,看空。

缺口的形态可以分为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续性缺口与衰竭性缺口共四种形态。缺口理论示意图如下:


缺口的基本类型:

缺口分为四种,分别为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续性缺口和消耗性缺口。


(一)普通缺口

通常在密集的交易区域中出现,一般是指在横盘整理中偶然出现的缺口,并且很快就会被补回来,因此许多需要较长时间形成的整理或转向形态如三角形、矩形等,都可能有这类缺口形成。对趋势研判作用不大。普通缺口的操作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判明缺口是否是普通缺口,而且股票价格的涨跌必须有一定的幅度,才能采取这种高抛低吸的策略。成交量的萎缩是买进股票的关键。

(二)突破缺口

突破缺口是指行情向某一方向急速运动,脱离原有型态所形成的缺口。突破缺口的出现预示着后市将会出现一波爆发性的行情,突破缺口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向上的突破缺口,二是向下的突破缺口。

(三)持续性缺口

四个缺口中,持续性缺口的技术性分析意义最大,它通常是股价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出现的缺口,持续性缺口往往会在股价剧烈波动的开始与结束之间一段时间内形成。由于持续缺口能大约预测股价未来可能移动的距离,所以又称为量度缺口。

(四)消耗性缺口

竭尽性缺口的出现,表示股价的趋势将暂告一段落。如果在上升途中出现竭尽性缺口,表示即将下跌;若在下跌趋势中出现,就表示即将回升。以我的经验来看,一般同一方向出现的第三个缺口,往往是竭尽性缺口,就如一句古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不过,竭尽性缺口并非意味着市场必定出现转向,比如雄安概念多只个股曾经出现连续一字板,但并不是说拉升行情就结束了。

形态一:向上跳空缺口 高位巨量阴线:


这种比较常见,主力集合竞价使得股价高开很多,一般低开一两个点是不会形成这种形态的,最起码是高开2%以上,但是具体也是要结合个股的形态。出现这种形态,主力出货的可能性大一点,而且越是在高位出现这种形态,今后下跌的可能就越大。

形态二:向上跳空缺口 高位震荡(长上影线):


这种形态的“诱多”原理和形态一是一样的,只是形态上表现得不一样,差距在于这里高开得并没不多,可能只有一点点,但是它高开后立即拉升随后高位不断震荡出货,留下着长上影线,而这长上影线也正象征着上方套牢盘的成本,短期内难以突破此上影线。

散户需要牢记的止损技巧

1、操作前的准备。止损作为风险投机市场中控制损失扩大化的有力手段,一定要在投资买入前就要考虑:如果判断失误,应该如何应对,并且制定周详的止损计划和止损标准,只有这样才能有备无患,一旦发觉研判失误时,才能果断止损。

2、操作中的执行。有些投资者在买入股票时,总是满腔热情地憧憬着如何赚钱,却很少愿意去想如果出现亏损怎么办,一旦出现亏损,就手足无措,并且犹豫不决,等到意识到该要止损时,却已经错过了最佳止损时机。因此,不能及时果断地止损是导致止损操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投资者在执行止损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克服。

3、操作后的风险控制。止损策略的应用是市场整体趋势出现转弱迹象的一种应变策略,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如果为了急于扭亏,而采取频繁的短线操作,将很容易加重投资的失误概率。因此,投资者在顺利逃顶或成功止损后,不要立即抄底或重新买入,重要的是必须研判清楚市场运行趋势。

如果您喜欢以上文章,想了解更多股市投资经验及技巧,关注公众号越声投顾(yslcw927),干货很多!

声明:本内容由越声投顾提供,不代表投资快报认可其投资观点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ung381988.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73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0.6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