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家赵琬如简历(诗坛泰斗臧克家)

发布日期:2024-12-22 08:51:00     作者:莣记壹切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vdd100555.html     违规举报

抗战期间,沦陷区大批机关、学校、官僚、青年学生和难民流亡临泉,其中不乏当时文化界知名人士。彼时,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总部在临泉县于老庄,管辖四省边区46县。“第十战区临泉干训团”属于中央干训分团,每期千余人,总计培训1万余人。政治学院、将校班、特训班、美国OSS、中美临训班、韩国光复班、青训团纷至沓来,使临泉县城成为党政分会政治中心,时称“小重庆”,与边区经济中心“小上海”(界首)遥相呼应。


01 臧克家与郑曼

文学界的文化人来自党政分会各报社的有“诗坛泰斗”臧克家,著名作家黄潮阳、田涛、姚雪垠、蔡叔和、朱镜我、周宪鲁、黄乐民、骆耕漠和中共党员蔡云培等。《重建日报》和《长城月刊》为抗日时期华北敌后第一家铅印报刊,单印双版日报,面向全国发行,全国各大书店代售。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汇集了一批知识分子和知名报人。著名诗人臧克家曾任第三十一集团军参议,后兼“三一出版社”副社长,负责《长城月刊》和《重建导报》的编辑工作。先后出版了《走向火线》《向祖国》《从军行》《淮上吟》《古树的花朵》《春鸟》等诗集和散文集,并在“文化服务社”出版。郑曼时为“中原王”汤恩伯副官的家庭教师,郑曼与臧克家两人相知相爱于抗战烽火期间。左翼著名作家黄潮阳(时笔名碧野)、著名作家田涛(时笔名津秋)也曾服务于鲁苏豫皖边区报社。这些作家所著带有有中原文化和反映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战精神的文学作品是临训团、特训班、青训班学员和边区多所国立中学生的最爱,在边区所辖46县书店里畅销。此时临泉邮政局和民众教育馆在“同乐园”(戏园)西边路口,作家和诗人常到此邮寄书信和稿件,也会到邻院的民众教育馆礼堂作抗日宣传演讲。这些文化人常往来于党政分会总部和干训团,坐船从北门而来。常沿东大塘过厦拉门(建国后称人民街)台阶而上,去东大街的“文化服务社”。抗战期间,临泉县城书店先后有“大同印刷服务社”“宝盛书店”“中华书店”“文化服务社”(兼营印刷发行)。出版社有长城、三一、重建、临泉四处。报刊品种丰富,中央级的有《救亡日报》《扫荡报》《青年文艺》等。党政分会管辖的有《淮上日报》《颍川日报》《华中日报》《漯河日报》《中原文化》等。印刷出版发行均在临泉的有《重建日报》《重建周刊》《长城月刊》《战地青年通讯》《前路》《临泉导报》等。《重建导报》(后改为《重建日报》)为鲁苏豫皖总司令部机关报刊。


02.历史学家马非百

本科院校的教授1942年初,在县城南关(今临泉县医院北区一带)办本科院校“边区政治学院”。著名历史学家马非百(学院院长),著名水利学专家沈晋(时年28岁,建国后被评为“国家杰出贡献专家”),体育学教授谢似颜(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知名专家),著名历史学家张松涛(学院教务主任),军事学教官赵子杰,著名法学教授康蜜羽,数学家金干庭,汉语文学和书法家薛历若(著《宋词评论》等)、原河南大学教授晃松亭、王荣(时年34岁),化学副教授顾振甫(时年30岁)等。他们大多是汤恩伯所办边区政治学院聘请的教授。安徽大学筹建人张敬亭(1938年为临泉抗敌救国委员会委员)曾较长时住在临泉县城居住。马非百院长的《秦史纲要》和《秦时佛教已流行中国考》,沈晋教授的《微积分与图解》等就均由“临泉文化服务社”印刷出版。


臧克家创办的刊物《长城月刊》

戏剧名角在临泉抗战期间,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邀集沦陷区一批京剧演员在临泉老街“厦拉门”西组建重建剧团,演职员40多人。党政分会管辖的著名的剧社还有景乐班(漯河)、密县班(以马金凤、毛兰花为代表)、服务剧团(界首)。京剧、豫剧名角常在同乐园演出。重建剧团有著名京剧大师俞淑英(从上海流亡到临泉),著名京剧演员张文华(阜阳人),兰月春、俞富英、郝效莲等。著名豫剧表演家毛兰花、闫立品、徐艳琴、沈美君等。重建剧团京剧名角与临泉青年剧社联合排练《塞上风云》等抗战戏曲,首场公演就在“同乐园”进行,沈克致词,台下坐满党政分会官员和文化人。戏剧名角们下酒馆聚餐较少,大十字街西路北稻香村当时是临泉最上档次的酒馆,店主说话油腔滑调,极会阿谀拍马。院内有小戏台,可边吃边听魏二谜的道情。文化人中有的是官员眷属,更喜欢去“同乐园”西侧的“大观园”(即建国后的“小楼饭店”)。可一边吃一边听土腔土调的古沈清口小戏。可是,这些官员眷属大多来自江浙和山东,听不懂。后经重建剧团和青年剧社刘锐武指点,将古沈清口小戏加入了南方采茶调风格,改进后的民间小调《小乔哭周瑜》《朱买臣休妻》深受喜爱。


鲁干班期刊《前进》

临泉街头的风景临泉县城时称沈丘集,规模不大,以大十字街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大街,有九条小巷。两边多是前店后坊式店铺,一色的青砖布瓦,街巷窄长,石板路黑亮圆润。从东大街到西大街,两边有茶楼酒肆、五金文具、洋行广货。走廊户户相连,下面可以躲避风雨和太阳,很是惬意。开门店主就卸下一块块青灰色的门板,迎面就是柜台,柜台多是木头的,磨得铮亮。古沈人保守、原始、宁静、朴实。文化人的到来成了临泉街头新的风景,引来本地人好奇的眼光。他们走到哪,后面总跟着一群顽皮的孩子。穿长袍拄拐杖的长者少有围观。而从上海、南京等地来的年青男士有的带金丝边眼镜,身穿西服打领带,三七分发型,发油蹭光。集人会嘲笑说“半橛子(男青少年)真光滚,头发梳里蚂蚁拄拐杖也上不去”。夏天,外地来的女士们常穿着旗袍打着太阳伞上街,半大的男孩跟在后面起哄,当地小脚妇女和老太太掩芭蕉扇而笑,在后面指指点点。抗战期间边区生活虽然艰苦,但文化人偶尔也会小聚聊天,打打牙祭。就像别的古城一样,临泉也有自己的美食。沈丘集老街的糕点店著名的有安大果子店和德大食品店,德大食品店杨老征师傅制作的麻片其味蜜甜,入口酥脆,是女士们的最爱。李家火翣馍外皮焦黄酥脆,形如古代仪仗中用的大掌扇,馍中鸡蛋和肉沫鲜嫩多汁,一口咬下,焦脆和软嫩两种不同口感的食物在齿间碰撞交融。卖卤菜的李胖子待客热情,叫得很亲热,招呼客人无微不至,好像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一样。他不停翻着卤菜,显露卤菜油汪汪香喷喷的媚态。用一把锋利的菜刀切了你想要的卤肉,还另抓一把花生和豆皮、荆芥送给你。文化人喜欢到元泰永茶庄买包茶叶,再到咸易烟酒店(陈咸易开)买一陶罐黑熬子酒或明流子酒,买包“永平”牌(临泉产)或“国光”卷烟。然后拎着陶酒罐子,提着卤肉,赶往租住的草房喝茶品酒呤诗。国破家亡,漂泊在外,他们喝的不止是茶和酒,还有深深的乡愁。


夏天,文化人去食铺享受古沈美食,也时常受到苍蝇困扰。边区三青团发动灭蝇运动,许多卖食物的铺子和流动小贩装了沙布罩子,把苍蝇与食物隔离开。酒馆里神气的小伙计和这些文化人说,这是恁外地人来了之后才有的呀。冬天,这些外省文化人在临泉的生活有些单调,把利用工余课余溜街闲逛作为消遣。一条非常热闹的十字街,行人非常拥挤,当地的学生与公务员大多穿着灰黑色的棉制服逛街。外地的年青文化人穿着单薄大衣溜达,冻得哈哈哧哧,会引来集人人的嘲笑。

古沈人原本没有进茶馆的习惯, 为迎合来至南方沦陷区来的文化人,大十街西北角最有名气的董家茶馆重新整修,喝茶开始讲究起来。茶馆前设大灶和柜台,中为罩棚和大水缸,用屏风隔开过厅,后堂两旁设有“雅座”。一般茶客到前边茶棚长板凳坐下,粗磁大碗里倒上温水糖茶,一气喝下,来包面蚕豆,然后扔下铜板走人。文化人们自然到后面的雅座,用细瓷盖碗品茗。集上“王、刘、施、尹”等大户绅士也开始学着文化人进茶馆谈古戏、论国事、说东道西。流亡到临泉的文化人从董家茶馆出来,喜欢去北大街水门。来到上埠口码头,遥望泉河,樯帆云集。举目望苍穹,淼淼炊烟飘来了思乡之愁。

通讯员 文涛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vdd10055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204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