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特产鸭子怎么带回家(南京特产除了鸭子)

发布日期:2025-01-22 03:48:15     作者:一頁愛情     手机:https://m.xinb2b.cn/life/vqv275390.html     违规举报

南京有啥特产?

在这个问题面前,年被zan量过亿的鸭子(板鸭、烤鸭、盐水鸭)绝对首当其冲。


然而,除了鸭鸭就没别的了吗?

当然有。那就是大学生。尤其是逢年过节,当在外求学的年轻人回到老家,被亲戚朋友问到在哪上学时,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

因为无论是苏南还是苏北的,至少得有一大半人回答:“在南京哎。”



南京有多少大学生?

这还得从1977年说起,那年冬天中断了十年之久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南京在校大学生数量重回2万人,自此以后便是一路高歌猛进。

40多年间,这个数字已经悄然扩大了40倍之多。


截至2017年,南京共有两院院士82人,在校本科生72.15万人,在校研究生11.92万人。

也就是说,在拥有840多万常住人口的南京城里,平均每10个人里就有1个是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挤个地铁的功夫都能遇到一大把。


现如今,南京已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五大城市之一,中国最具教育发展力城市 ,中国高等教育重镇排行仅次京沪,中国最佳求学城市排名全国第三。

这实力,一个字:“摆!”



南京为什么有这么多大学生?

省会城市固然有它的优势所在,但南京之于江苏在这方面体现得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显。

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得益于那些硬核的“历史遗留问题”。


众所周知,南京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明朝时期的南京国子监,更是成为了世界上最为繁盛的高等学府。


夫子庙内以文德桥为界,那里一边曾是科举重地,一边曾是风月场所。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从南唐到清代出了不下20位文武状元,其中还有两位是“连中三元”的超级学霸。

据统计,中国古代科举中只有19人“解锁”了这一Level,你说南京牛不牛?


更让人佩服的是,就连秦淮河对面的那些青楼女子也是人才辈出。

最为人熟知的秦淮八艳,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她们不光留下了众多文学、艺术佳品,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还在家国危难之际保持了民族气节。

总而言之,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南京高等教育的内核。



真的只能是南京

建国后的第3年,国家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进行了全盘调整。

曾经亚洲第一的国立中央大学被化整为零,部分院系被拆分重组,南京拉开了高校遍地开花的序幕。

现在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镇江)、江南大学(无锡)就是教育史上的“龙生九子”


这一变化就像压井有了足够的饮水,50多所高校逐渐在南京这片沃土上萌芽生长。

其中有2所985(南大、东大),8所211(南大、东大、南农、河海、南航、南理工、南师大、中国药科大)。除了综合实力过硬以外,其实南京很多大学单凭特色专业就能打遍全国,比如:

华夏IT英才的摇篮-南邮最会打算盘的大学-南财种树是把好手的大学-南林盛产奥运冠军的大学-南体全球气象人才的摇篮-南信大突突突最厉害的大学-南理工造飞机无人能及的大学-南航水利实力全国第一的大学-河海中国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大学-南审中国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南艺...


有了这些加持,江苏乃至全国的学生就有了来南京上学的理由。

再加上1999年的全国高校扩招政策,南京在校大学生数量开启“野蛮增长模式”,短短五年时间,就从16万人一举突破了56万,实属罕见。



浑身是戏的南京大学生

特产特产,不光是有数量,得有特点才对。

“南大的名,东南的汉。南师的美女,南航的饭。河海的**满街串...”

上面这段顺口溜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但这还不足以全方位体现南京大学生的特点,我斗胆用四个词总结了一下供大家参考:爱吃、会玩、好学、重感情


一、南京的大学生有多爱吃?

像南林香樟苑、南理工罗汉巷、南工大堕落街、三江学院四号门、南信大疏导市场、江宁义乌文鼎、仙林大城名店等一大批美食街就是硬生生被他们吃出来的。

甚至还衍生出了一系列鄙视链,真是苦了那些没有美食街的学校了。


▲现在已经拆了

与此同时,为了让他们吃好,南京众多高校也是不惜置重金翻修食堂,其中南航最具有代表性,每年都能吊住一大批吃货同学的胃。

这也算是学生和学校之间的默契了。


二、南京的大学生有多会玩?

我们只说几个经典事件,大家体会一下:

光棍节的定义源于南大四名学生的一场卧谈会;用无人机向女神表白的先河开自东大理工男;高校之间搞CP是从南京各校官微开始的;几乎每所学校都有翻唱版《南山南》520亮灯搞事是南理工人最拿手的。


三、南京的大学生有多好学?

下面这张图,绝对是最有力的证明。


▲学期末,南财学生排队进图书馆

四、南京的大学生有多重感情?

2017年,网易云音乐在新街口搞了一个点亮大屏表白母校的活动。

很多毕业多年的校友不远万里从外地赶来,只为见证这一特殊时刻。最后因为现场人数过多,警方出于安全考虑临时叫停了活动。可见,大家对母校是有多么的热爱。


除此以外,每年我们都会写很多赞美各个大学的文章,无论是写哪个学校,只要被那里的学生看到了,一不小心就会被疯狂转发。

尤其是毕业季的时候,这种稿子简直就是大型表白现场,100个留言位根本承载不了学生们对母校的不舍/思念。





南京,留与不留

然而,就是这样一批批有质又有量的南京大学生们,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大多“肥水流了外人田”

去年的一份调查表明,有超过27%的在宁毕业生首选上海作为就业地。还有一大部分人表示苏锡常也是不错的选择,毕竟那里离家近、花得不算多、挣得也不算少

在魔都强大的虹吸效应,以及苏南城市的虎视眈眈之下,最后能够留在南京的毕业生,只占了24%左右,远不如武大、浙大留下来的人多。


曾经有文章很犀利地质问道:“为什么南京留不住人才?”

为啥?

有的人是觉得这里收支不平衡,会影响生活质量。也有人是真心想留下,干一番事业出来,却又苦于没有合适的发展环境,最后不得不往北上广深挤。


像我们比较熟悉的南大毕业的袁岳、东大毕业的周源、南艺毕业的戴荃、南航毕业的陈都灵、南广毕业的白客(王大锤)...

无论是企业家、技术男还是学艺术的人,都在其他城市找到了自己的机遇,而南京却活生生成了一个人才输出基地


不过,好在南京及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告别了“佛系大萝卜”思维,开始奋力“抢人”。

人才落户、积分落户、大学生住房补贴、面试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多管齐下,去年一年就吸纳了近10万人才,占到了江苏全省新增人口的一半。


再加上阿里、百度、京东、腾讯、小米、今日头条、台积电等行业巨头的不断入驻,南京不仅逐渐摆脱了“互联网沙漠”的称号了,也给80多万在校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留下来的条件。

将来,如果南京能够留住更多大学生,那必定会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辉煌时刻。


来源: 南京全接触

 
 
本文地址:https://xinb2b.cn/life/vqv275390.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图文
推荐生活知识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18010318号-4  |  百度地图  | 
Processed in 0.056 second(s), 1 queries, Memory 2.44 M